APP下载

“北极航道”潜在经济战略价值的研究综述

2015-01-30李珍胡麦秀

海洋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济性航道北极

李珍,胡麦秀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北极航道”潜在经济战略价值的研究综述

李珍,胡麦秀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北极航道的开通不仅会改变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而且会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北极航道开通的潜在经济战略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首先介绍了北极航道航运价值方面的研究现状,这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角度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类阐述;然后,分别总结了北极航道开通影响贸易潜力和北极航道开通影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指出了可进一步探讨突破的空间。

北极航道;航运价值;贸易潜力;区域经济发展

引言

北极航道是指北极地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具体来说,该航道主要由三条航线组成,即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穿极航道。东北航道主要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西北航道主要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海域,穿极航道指穿越北极点的航道。目前,东北航道的开通前景最为乐观,西北航道通航条件稍次,穿极航道通航条件最为恶劣。

北极航道的开通具有巨大的经济战略价值。一旦北极航道全面投入商业运营,联系欧洲、北美与东北亚的海上便捷通道将被开启,北极航线要比传统远洋运输航线航程大大缩短,这意味着传统的远洋运输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伴随着新航道的开通,船舶建造、货运代理、仓储转运、海洋信息服务等沿线许多相关产业会迅速崛起和发展,促进一些港口、城市迅速壮大,吸引大批人口向北极地区迁移,最终形成以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环北极经济圈”,这一系列可以预见的变化将改变世界航运格局和产业发展格局,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高度关注北极航道开通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有利于我国争取在北极地区的航道利益,也会影响到我国在北极以及全球战略中的长远利益。首先,北极航道由于具有天然的距离优势,可以大幅度节省海外贸易的运输成本,带动航运业产业的发展,因而具有显著的航运价值。其次,海外贸易的运输成本的降低会进一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交流,提升对外贸易潜力。再次,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贸易流量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影响航道沿线地区港口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此外,北极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对我国这种能源进口大国来讲非常具有货源开发价值。因此,本文围绕北极航道的航运价值、北极航道开通对贸易潜力的影响和北极航道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几个方面,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的北极航线战略的制定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北极航道航运价值问题的研究

从航运价值层面来看,北极航道的开通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具有航行上的经济性,还会进一步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对航运业的航线布局、航运安全、物流平台建设和货源地开发等各方面带来影响。

1.1关于航行的经济性问题的研究

开辟北极新航线可以大幅度节省海运里程,降低海运成本,包括燃油费、保险费、人员薪酬、操作管理费等。然而关于船舶航行于北极航道是否具有经济性,能否节省可观的运输成本,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对此持有乐观态度,认为北极航道相对于传统的海运航道是具有经济性的选择,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1.1.1北极航道具有航行上的经济性

(1)定性分析角度的研究综述

从航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大量文献研究了北极航道较之传统海上航道所具有的距离优势、成本优势、时间优势等潜在经济性优势及其影响效应。然而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进行简单的经验分析或情景预测分析。

Alexander G Granberg(1998)对航行于北方海航道(北极东北航道的主体航段)的船舶类型、货物种类和货运量进行了分析,指出北方海航道将成为西欧与东亚、西欧与北美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1]。Borgerson S G(2008)对北极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带来的经济价值和安全意义进行研究,指出东北航道将使横滨到鹿特丹的航程比走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6 500海里、节省40%的航程,西北航道将使西雅图到鹿特丹的航程比经巴拿马运河航线缩短2000海里、节省25%的航程[2]。张侠、屠景芳等(2009)列举实例比较了北极航道和传统航线的海运里程和成本,指出北极航道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可使我国每年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节省533亿~1 274亿美元[3]。

除了上述经验分析,不少学者运用情景分析法对船舶航行于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的运营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Liu and Kronbak(2010)分别利用一艘冰级、非冰级4 300标准箱(TEU)集装箱船一年的运营情况,对东北航道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的经济性进行评估,结论认为,北极航道较之苏伊士运河航线更具优势,而这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每年的通航时间、俄罗斯收取的各种费用和燃油价格[4]。任重、陈金海(2011)和徐骅、尹志芳(2013)也对集装箱船在北极东北航道和现有航道上单航程的资本成本、营运成本、燃料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船舶通过东北航道航程明显缩短、航行时间明显减少、燃油费用明显降低,因而该航线存在巨大的航运价值[5,6]。王宇强、寿建敏(2013)设计了四条航经东北航道的中—欧航线,为我国航运公司提供参考,除了分析这些航线的航次成本外,还列举了几种受益于北极航道通航的船舶的类型[7]。王杰、范文博(2011)和Xu H、Yin Z、Jia D(2013)同样运用情景设计法,得出中—欧航线上的集装箱夏季在北冰洋航线上航行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优势[8,9]。胡先进(2014)将一艘常年使用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普通集装箱船和东北航道/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混合运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航线(天气较暖的时候使用东北航道,天气较冷的时候使用苏伊士运河航线)的运营成本将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成本要低,而且混合航线每年可以有13个航次,苏伊士航线一年也只有l2个航次[10]。李振福、尤雪等(2015)考虑集装箱船航行期间和在港停留期间消耗燃油的不同,详细地比较了东北航道与传统航线的成本与收益;结果发现了稍微不同的结论,即东北航道在单航次内经济优势并不明显,但在较长航运期内会因航次增加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11]。

上述学者都是使用集装箱船进行航次模拟,而SchØyen H、Brathen S(2011)对散货船使用东北航道和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东北航道可使燃料消耗减少一半的结论,且散货船相对于班轮运输,成本优势更加突出[12]。

(2)定量分析角度的研究综述

由于北极航道尚未真正开通,在研究过程中要想获得满足实证分析要求的数据,难度很大,因此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北极航道航行经济性的文章目前来看还较少,现有的文献多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

Saran Somanathan和Jozef Szymanski(2006)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对经过巴拿马运河和北极西北航道的不同类型船舶的必要运费率和航行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Somanathan等(2009)再次使用计算机仿真方法评估了从横滨港到纽约港经由西北航道和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差异,两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西北航道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13,14]。金海勤(2012)详细阐述了北极航道航行经济性的仿真策略和流程,结果表明:船舶经西北航道的周转次数比经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周转次数高57%;从横滨到圣约翰斯走西北航道所需运费率比走巴拿马运河所需运费率节省16%左右;且而当CAC3船舶成本高出巴拿马型船95%时,西北航道与传统航线相比不再具有经济性优势[15]。张爱锋、宋艳平(2014)将海冰与航速的关系数值加入到MATLAB的模拟之中,论证海冰对北极航道航行经济性的重大影响;结果显示,不考虑海冰影响时,东北航道的必要运费率较苏伊士运河航线低50.3%,而考虑海冰之后,东北航道的必要运费率较苏伊士运河航线低23.2%[16]。

1.1.2北极航道不存在航行上的经济性

与以上观点截然不同的是,不少学者认为,由于航线中的特殊气候和高额的破冰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北极航道不具有航行上的经济性。他们大多也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情景设计中的船型、航速、航行时间和成本费用等参数存在差异。

Verny、Grigentin(2009)假定北极航道全年通航,以集装箱船型为例,采用吨位航速和航距为参数,对北极航道和传统航线的必要运费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东北航道的必要运费率高出苏伊士运河航线的80%,西北航道的必要运费率高出巴拿马运河航线的16%,因此北极航道不是最佳选择[17]。Mejlaender Larsen(2009)也对集装箱经过苏伊士运河和东北航道进行了比较,指出除非燃料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同时东北航道的海冰有显著的消失,否则东北航道不可能会越过苏伊士运河成为亚欧之间的海上黄金航线,而且由于海冰因素的阻碍以及不可预测性使得东北航道在近期是不会出现快速发展的[18]。Den Norske Veritas(2010)主要从经济成本方面研究了亚—欧全年的海上运输线,认为西北航道是不可行的,而东北航道相对于北亚中心在2030年夏季才具有竞争力优势[19]。Frédéric Lasserre和Sébastien Pelleti-er(2011)也认为除非在燃料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否则北极航道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同时还调查了不同地区的海上运输公司和公司不同部门对北极航道的兴趣,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的公司以及公司部门对于北极航道是持消极态度的,对其不感兴趣,北极航道既没有理论上的优势又无现实企业的支持[20]。

1.2关于航运业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上述学者都是着眼于航行的经济性对北极航道的航运价值进行评估,航运距离的缩短、航行成本的降低、船舶周转次数增加等经济性指标的改变必定会对航运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国内有部分学者以此为切入点来定性分析北极航道开通后的海运经济价值。

王宇强、寿建敏(2012)认为北极“东北航道”的通航会给我国航运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21]。李娜(2012)采用语言判断矩阵,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我国航运业在北极航道开通后所受的影响,结果发现受北极航道影响程度最大的几个航运指标是:海运距离的缩短、海洋货物运输量和能源需求、航运物流平台的建设能力等[22]。王丹、李振福等(2014)指出北极航道开通后不仅会降低我国的海运物流成本、促进新的能源通道和货源地的开发,而且会推动我国航线布局的重心向北移动和提升战略物资的航运安全系数[23]。李振福、李漪(2014)站在全球战略的角度,分析了北极航道通航后对世界航运网络格局的影响,如会使得航线数量、港口地位、区域凝聚力发生改变等,并指出了我国应在“积极争取,充分参与”的战略上积极打造北极航运中心[24]。王丹、张浩(2014)着眼于港口来分析北极航道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认为北极航道通航后,我国北方港口的竞争程度、网络结构、腹地范围、区位条件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并提出了我国港口应对国际航运中心竞争格局的策略[25]。

2 北极航道影响贸易潜力问题的研究

从贸易潜力层面来看,根据国际贸易实证分析的经典模型——引力模型,两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北极航道带来的贸易距离的缩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最终将反映到国际贸易的流向、结构和规模的变化上。我国与欧洲、北美的贸易量非常大,年贸易额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这些贸易量的90%以上需要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北极航道的开通可以大大缩短海运里程,降低海外贸易的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欧洲和北美的贸易。

杨晓丹(2012)基于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10年11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不仅仅从货物贸易角度还从服务贸易角度定量分析北极航道对我国贸易格局的影响,指出北极航道开通后将使我国的货物贸易总额増长12.67%,同时也会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该文最后还应用厂商异质理论分析了距离变量引致的贸易格局改变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作者指出,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我国的厂商将产生新一轮“优胜劣汰”的筛选[26]。贺书锋等(2013)将引力模型与随机前沿效率模型相结合,除了GDP、距离和贸易额之外还加入贸易互补性指数、共同语言、共同边界等变量评估北极航道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我国出口效率和进出口效率与航运距离显著负相关,北极航道开通将使我国的出口潜力和进出口潜力平均提升10.5%和28.1%[27]。孙艺萌(2014)也是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选取79个国家10年间的GDP、贸易额、距离、是否为APEC成员为研究样本,最终发现北极航道通航可以使我国出口潜力平均提升12.85%、进出口潜力平均提升8.48%[28]。姚明月、胡麦秀(2014)以我国和欧洲17国为研究样本来分析北极东北航道对中欧贸易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若出发港口不同,东北航道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以大连为出发港时的贸易提升效应最大,上海次之,广州最小[25]。

3 北极航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北极航道的开通带来的贸易流量的增加将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因为对外贸易具有“乘数效应”,会进一步经济总量增长、就业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缘经济优势,拥有便捷的海洋通道,能够直接连接世界各大经济区域,北极航道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这一优势。尤其是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离北极地区相对较近,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北部沿海地区的优势更加显现,从中获得的益处更大。在现有的研究当中,众多的文献都提出了北极航道开通将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带来影响,然而鉴于北极航道尚未开通、缺少切实可行的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很少有学者集中视角、专门研究这一领域。

张侠早在2009年就指出,北极航道开通有利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对于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3]。窦博(2012)进一步以图们江地区为例,阐述北极航道开通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应在东北地区开凿运河、借助运河间接出海,并且将珲春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因为北极航道通航后,我国图们江流域的珲春将取得与新加坡同等重要的地位[30]。李靖宇、詹龙龙、马平(2014)从我国开发北极航道的战略构想出发,指出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将极大提升我国北部省份的战略地位,有利于其获得更多的发展商机,从而促进北部崛起,而东南沿海和南方省份的经济地位可能会相对下降,这样有利于缩小我国沿海地区的南北差距,协调经济布局[31]。

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从研究视角上看,中文文献的视角普遍放在北极航运带来的有利影响上,对北极航道通航价值持有“一边倒”的观点,而从国外文献综述情况来看,有正反两派的支持观点。国内多数学者通过航程、航运时间、航运成本、航行安全的比较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具有成本优势,通航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国外部分学者乐观看待北极航道,认为北极航道具有航行里程等方面的经济优势;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破冰费用过高、沿途国家征收税费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北极航道不具有成本优势和通行可行性,除非未来的燃料价格非常高。

(2)从研究内容上看,关于北极航道经济价值的评估,大量的研究篇幅集中于航运价值的评估,关于贸易潜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难以形成专业性、系统性、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体系。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北极航道航行经济性的研究最为成熟和深入,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贸易潜力的研究目前还局限于国内学术界,这是国内学者在北极航道经济价值研究方面的一大前进和突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更为系统和复杂,目前此方面还没有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

(3)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的研究大多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进行简单的文献整理、描述性分析或统计分析,缺乏精确的量化研究,只有少数学者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或贸易引力模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5 结语

随着北极地区升温,北极航道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国际上有关北极航道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不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软科学层面都积累了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而国内对于北极航道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相对较晚,有关航道软科学方面研究成果最早出现于2009年,而且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航运价值、贸易潜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三方面对北极航道开通的潜在经济战略价值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期能为我国制定北极航线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支持。这三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关系,也说明学术界关于北极航道经济价值的研究已经正在逐步深入和完善,然而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去进一步探讨和突破。

就研究视角而言,当前的学者可以站在全球战略的视角而不仅仅是国家战略的视角进行北极航道经济战略价值的评估,来进一步具体分析北极航道开通对世界航运格局、世界贸易格局和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因为北极航线问题不仅仅是国家问题更是全球问题,需要多方参与、普遍关注。

就研究内容而言,不仅应该关注北极航道开通会对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还应该去关注航运业的发展会对北极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航运业应对北极航线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关于贸易潜力方面,现有的学者都是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以距离为切入点进行北极航道潜在贸易价值的评估,如果能够考虑到北极航道的特殊性因素,将气候、海冰等因素纳入模型的构建当中,或许能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北极航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本文认为可以以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基础,探讨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从而间接评估北极航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就研究方法而言,针对北极航道目前尚未全面开通的现实,在研究过程中,获取满足实证分析要求的数据难度很大;鉴于此,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博弈论方法、引力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各种研究方法,使北极航道经济价值问题的研究更扎实、更科学、更深入。

[1]Alexander G.Granberg.The northern sea route:trends and prospects of commercial use[J].Ocean&Coastal Management,1998,(41):175-207.

[2]Borgerson,S.G.Arctic meltdown:the economic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global warming[J].Foreign Affairs,2008,87(2):63-77.

[3]张侠,屠景芳,郭培清,等.北极航道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J].我国软科学,2009(S2):86-93.

[4]Miaojia Liu and Jacob Kronbak.The potential economic viability of using the Northern Sea Route(NSR)as an alternative route between Asia and Europ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0(18):434-444.

[5]任重,陈金海.上海出口集装箱运输北极东北航道的经济效益分析[J].港口经济,2011(5):32-34.

[6]徐骅,尹志芳.北冰洋东北航道夏季集装箱航运经济性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9):10-16.

[7]王宇强,寿建敏.航经“东北航道”的中—欧航线设计及经济性分析[J].航海技术,2013(2):22-24.

[8]王杰,范文博.基于中欧航线的北极航道经济性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1(4):72-77

[9]Xu H,Yin Z,Jia D,et al.The potential seasonal alternative of Asia-Europe container service via Northern sea route under the Arctic sea ice retreat[J].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2011,38(5):541-560.

[10]胡先进.北极航道和苏伊士运河航线:谁性价比最高[J].海运情报,2014(6):2-3.

[11]李振福,尤雪,王文雅,等.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5(1):34-40.

[12]SchØyen H,Brathen S.The Northern Sea Route versus the Suez Canal:cases from bulk shipping[J].Journal of Trans-portGeography,2011,19(4):977-983.

[13]Saran Somanathan,Jozef Szymanski.The Northwest Passage:A Simul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06 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2006:1578-1585.

[14]Somanathan,S.,Flynn,P.,Szymanski,J.Northwest passage:a simul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09,43(2):127-135.

[15]金海勤.北极航道航行经济性的模型仿真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2.

[16]张爱锋,宋艳平.基于海冰影响的北极航道经济性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5):43-46.

[17]Jerome Verny,Christophe Grigentin.Container shipping on the Northern Sea Route,[J].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2):107-117.

[18]Mejlaender-Larsen.ARCON-Arctic Container[M].DNV Container Ship Update,2009(2):9-11.

[19]Det Norske Veritas(DNV).Shipping across the Arctic Ocean:A feasible option in 2030-2050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J].Research and Innovation,2010(21):4-8.

[20]Frédéric Lasserre,Sébastien Pelletier.Polar super seaways?Maritime transport in the Arctic:an analysis of shipowners intentions[J].Transport Geography,2011(19):1465-1473.

[21]王宇强,寿建敏.北极“东北航道”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北极“东北航道”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J].国际商贸,2012(10):75-80.

[22]李娜.北极航道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2.

[23]王丹,李振福,张燕.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影响[J].我国航海,2014(3):141-150.

[24]李振福,李漪.北极航道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1):1-9.

[25]王丹,张浩.北极通航对我国北方港口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我国软科学,2014(3):16-31

[26]杨晓丹.北冰洋新航道开通对我国贸易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及厂商异质理论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7]贺书锋,平瑛,张伟华.北极航道对我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8):3-12.

[28]孙艺萌.北极航线对我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4.

[29]姚明月,胡麦秀.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分析[J].海洋经济,2014(10):9-15.

[30]窦博.北冰洋通航与我国图们江出海战略探讨[J].东北亚论坛,2012(3):113-120.

[31]李靖宇,詹龙龙,马平.我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的战略推进构想[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43-51.

A Review:Potential EconomicStrategic Value of the“Arctic Passage”

Li Zhen,Hu Maixi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The opening of the Arctic Passagewill not only change the pattern of world ocean transportation,but also has wid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puts emphasis on a systematic induction and summary of potentialeconomic strategic value of the Arctic Passage.Firstly,the review of the marine transportation valu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coverage in this article.There exist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in this part,which are classified and explained from the angle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n,it discussed the impacts of the Arctic passage on the trade potenti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Finally it carried on the summary to comprehensively comment on the current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space which can be extended in future.

ArcticPassage;marinetransportationvalue;tradepotential;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

F550.74

A

2095-1647(2015)03-0012-07

2015-04-19

2014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北极航道开通与我国的潜在战略利益研究”[14PJC061]

李珍,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国际贸易,E-mail:lizhen123520@qq.com。

胡麦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极地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E-mail:mxhu@shou.edu.cn。

猜你喜欢

经济性航道北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厦门港航道通过能力建模及应用
新航道
英语高能高分 就上新航道
基于模拟仿真的航道双向通航研究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