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分层解析

2015-01-30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文主体政治

李 岩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分层解析

李 岩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

透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的层面来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方法论原则层面来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的沉淀凸显对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关注和关心;从具体活动层面来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循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培育和发展人健全的主体性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目的;方法论原则;活动

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就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的长期互动——实践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并推动理论萌芽、形成臻于成熟,理论反过来又发挥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此间,党自觉地将人文意蕴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在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逐步奠定并保持“生命线”地位,正是因为其不断生长、发展并渐趋浓厚的人文意蕴使得其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透析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文意蕴重要性的认识进而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要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人文关怀,渗透着人文精神。中国语境中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由西方的“人文主义”转译、借用、发展而来的。自20世纪90年代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以来,国内理论工作者对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使用呈现出三个特点:(1)主要从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一般意义而不是从二者在西方思想史的某个特定发展阶段的意义上使用二词。(2)从研究的逻辑和内容来看,普遍推崇并使用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趋同。(3)对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的理解,试图抽取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中积极、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成分,而摒弃其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或不足。二者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全面地看待人性和人的本质,关心人的世俗生活,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的要义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承认人不仅是社会存在物,也是精神存在物,还是自然存在物。这决定了人有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自然性需要及生存、享受、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需要。作为教育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它关注人的主体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或引导需要健康发展。二是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多重关系中,人居于主体地位,即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人是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而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三是培育人健全的主体性。居于主体地位的人之主体性并非先天就有,需经后天影响或培育方能生成并逐渐发展和完善。具有教化人的基本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培育人的主体性走向健全、成熟。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起主导作用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以此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功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从逻辑上说,上述四方面呈层层递进关系;从现实来讲,这四方面又生动地体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二、目的层面: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渐次拓展,还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兼顾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思想轨迹,都鲜明地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指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的拓展轨迹,明证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指向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党的七大更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1〕写进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严格要求和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党对各项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尽管党在探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走过弯路,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有过失误教训,但不可否认,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是始终如一的。在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时时渗透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中,发展革命者必需的也是首要的素质——政治素质。随着革命队伍的扩大,革命者思想素质的参差不齐制约着革命的进程,在不放松发展政治素质的前提下加强革命者思想素质的培养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只有从思想上、理论上掌握人,只有兼备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革命队伍,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所讲:“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2〕新中国建立后,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人才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便加大了发展人的道德素质的力度。改革开放以后,违法乱纪、贪污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人的法律素质使之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3〕198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转型、阶层分化、生存压力、职业竞争、呈现加速度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大,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于是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增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又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及强调将“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方法。

由上述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的拓展,我们不难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蕴含着随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表现出的丰富性、发展性,其既有对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呼应,又表现出对人的发展的引领性。这种呼应和引领既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也凸显了更加全面的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从理论上讲,前者可归结为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社会条件,后者则是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现实来说,两方面价值的实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全过程。

(二)兼顾全面发展观与重点发展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轨迹,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指向

党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同步发展,而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而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3〕66,它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本方面,又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灵魂,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激励和导向作用,因而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推动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在现阶段,既要坚持全面发展观,重视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又要坚持重点发展观,始终不放松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即在教育实践中,要始终不放松以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曾以多种阐述表达了兼顾人的全面发展观与重点发展观的思想。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在教育方面有一个总体思路,可概括为兼顾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但政治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献中多有体现,如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阶级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之打仗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乃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才去打仗的”〔5〕;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明确表达了军队中应兼顾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思想,同时认为政治工作“应有其适当的地位”,“应适当地强调它的作用,否则这个部队的工作就要受到损失”〔6〕。

在和平发展时期,党始终认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并行不悖,只有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人的发展或人才的选拔提出了“又红又专”(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兼备)的要求,但同时又强调政治是统帅和灵魂。毛泽东多次强调,劳动者应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首要的是要“有社会主义觉悟”。邓小平也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7〕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8〕110,同时又未停留于“四有”全面发展思想的表达,还明确说明了“四有”的层次性。邓小平认为,“四有”当中,“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8〕110。对理想纪律的重要性的强调,实际上也是他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及重要性的强调。培育“四有”新人的发展思路自提出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一贯执行,在理论文献中也多次被重申和强调。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献,均明确肯定并坚持了培育“四有”新人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

可以说,兼顾人的发展的全面发展观与重点发展观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实现阶段性目标的保证。此阶段性目标,不仅包括社会发展的目标,也包括人的发展目标。作为生动的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是分别实现或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是相融并进的过程。全面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重点发展观则切实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并且重点发展的过程本身实际上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简言之,兼顾全面发展观与重点发展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鲜明体现。

三、方法论原则层面: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的沉淀凸显对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关注和关心

方法论原则是指历经长期实践探索总结出的带有方法运用的一般规律性质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的产物,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服务的,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纽带。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若干方法论原则,现择其主要之点解析其人文意蕴。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直接来源于党历来坚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中心工作、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方针。固然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此方法论原则理解为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但同样很明显的是,没有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就无法取得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就会始终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没有每个人在各自业务岗位上作出自己的成绩,个人的发展需要甚至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因而称此方法论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关心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有着充分的逻辑依据。不仅如此,事实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由于政治工作的任务始终“根据我军的基本任务与当前具体任务去规定”〔10〕,从而发挥作用并最终实现政治解放目标,才奠定了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政治前提。在和平发展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中去,才保证了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并最终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促进了人的需要的现实满足。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它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必须用理论武装群众;二是理论必须结合人们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以及所处环境的实际,如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能够解释和解答人们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才能达到武装和掌握群众的目的;三是以理论武装群众不能单纯依靠理论教育,还要将理论教育寓于实践活动或实践环节中,实现群众思想的转化或升华,保证理论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这一原则包含着以下人文意蕴:(1)人都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从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个体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社会性需要;从其助力于人的思想建构来说,也是一种精神性需要;从人的素质发展来说,又是一种发展需要。由此可以说,我们党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是对人的多方面需要的满足。(2)以理论武装群众,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更好地应对遇到的现实问题,提高现实生活的品质。(3)理论教育寓于实践带来的不是单向的理论灌输或思想影响,而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或实践环节,人的主体性会愈加成熟。在此过程中,人的尊重需要、求知需要、被认同的需要、发展需要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三)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方针——疏导方针,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了发展创新〔11〕。疏即疏通,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渠道使人能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观点;导即引导,就是根据疏通获得的各种思想信息,采取适当的方式(如民主讨论、说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将人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或者推动正确的思想观点进一步发展,或者转变错误的或存在偏差的思想观点达到正确的方向。疏通是引导的前提,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尊重及对人本身的力量的肯定,能够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并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为引导做好充分的准备。引导是疏通的目的,是在尊重人的前提下发展人的过程,是将人的主体性导向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并推动人的主体性走向健全、成熟的过程。可见,该原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需要、认同需要、发展需要等主体性需要的满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我党赢得民心,实现广泛、有力、持久的社会动员,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我党在和平发展时期始终保持其强大的凝聚力,巩固其执政地位,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如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重视对土地问题的处理,始终根据形势的发展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在凝聚民心、发动群众的同时,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与此方法论原则直接相关的,还有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原则无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内的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关切,人文意蕴显著。

四、具体活动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循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培育和发展人健全的主体性这一主线

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区别于客体的那种本质特性”〔12〕。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生成的起点,“是指人的主人意识和主动意识”〔13〕。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对象性活动发挥主体能力(作用)的过程是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主体性生成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一则主体意识需要激发或唤醒,二则主体性生成需要主体对对象性活动的参与,三则主体性的发展方向是不确定的,需要一定的外力将其导引至正确的发展方向。四则主体性的成熟需要长期的过程。党历来强调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究其根源在于它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说,这种作用可概括为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培育和发展人健全的主体性。

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阶级斗争和军事斗争服务”〔14〕313,着力于引导人认识实现政治解放对其自身主人地位确立的必要性,调动其参与正义的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在发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增强其领悟或投身革命斗争的主体能力,从而引导其主体性循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引导人认识经济发展对其获得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获得作为人的尊严的重要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党的政治生活出现“左”倾错误,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片面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精神作用、运用过火的群众运动及政治批判的方法开展工作等“左”的倾向,使人的主体性的培育偏离了良性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思想政治教育重回正轨,对人的主体性的培育也重新步入良性发展之路。这主要表现在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和发展人的主体能力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引导和完善人的主体意识,培育人健全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以来,党通过各种措施,恢复并加强了党内及企业、农村、军队、学校等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消除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状态,重新凝聚起党心民心,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主体意识,但由于人们对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社会上又出现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大行其道的现象。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5〕,坚持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主旋律,引导人的主体意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纷繁复杂的变化,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坚持正确导向,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便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提高人的主体能力,推动人的主体性走向成熟。一方面,就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以经常性教育、主题教育、集中教育等为手段并依靠各级各类组织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渗透着教育内容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各种活动,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有发掘先进典型、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等〔14〕325-329。其中,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可以说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造性发展,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既有互相影响、感染,也有在亲历活动中的内在体悟和自觉提升,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集体自我教育能力和个体自我教育能力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就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党中央采取过多次以整党或整风形式加强自身建设的措施”〔14〕331,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亦是如此。如针对全体党员和干部实际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全新的自我教育活动”〔14〕331,在全国县(市)部门、乡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开展后又在全党兴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党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的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党自觉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自身建设的典型表现。通过主体自身建设,我们党提高了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了服务人民的本领。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46.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07-10-26.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1929)〔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1943-1944)〔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211.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2.

〔11〕王树荫,温静.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针的发展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12〕沈晓珊,李林昆.主体性概念试析〔J〕.哲学动态,1991(8).

〔13〕王世超.传统伦理下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建构〔J〕.求索,2003(6).

〔14〕王树荫,王炎.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47.

责任编辑 冯耀明

D261

A

1009-1203(2015)02-0027-05

2015-01-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100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XMS14)。

李岩(1976-),女,满族,辽宁北镇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文主体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何谓“主体间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