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家庭完整”阿富汗小女生扮男装

2015-01-29珍妮·诺德伯格

东西南北 2014年24期
关键词:赫拉阿富汗男孩

珍妮·诺德伯格

我们的弟弟其实是个女孩。

一个双胞胎小女孩说着,另外一个则点头确认。她们的弟弟突然出现在门口:迈赫兰和姐姐们一样一头黑发,但是要短得多,穿着牛仔衬衫、蓝色裤子,昂首挺胸,自信地走进屋里。

据《生活在地下的阿富汗女孩们》一书介绍,在阿富汗,像迈赫兰这样的男孩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但是仍有不少孩子和他一样:他们被称作bacha posh,在达利语中意为“女扮男装”。

在阿富汗这个男权社会中,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受过教育的还是文盲,只要夫妇没有儿子,就会让女孩穿成男孩样、充当男孩来养,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不过,进入青春期前,她们就会恢复真身,准备嫁人生子。她们要保持自己的纯洁,不能再接近男孩,否则会影响全家人的声誉。

终于完整了

“若没有儿子,人们就会说你家的闲话,这是很大的缺失。”迈赫兰的母亲阿茨塔解释道。她和该国所有女子一样,降生在这个对女性来说最糟糕、最危险的国家。

在这里,要想有良好地位和名誉,至少要有一个儿子。而且,没有儿子还会被视为脆弱、好欺负。出嫁的女人都想赶快生儿子,否则,别人会认为她有问题而鄙视她。

没有儿子还成为阿茨塔从政的障碍。政客及选民,甚至阿茨塔的家人都对她抱这样的态度:她都没能给丈夫生个儿子,如何相信她能在政界有所作为?没有儿子,也让做议员的丈夫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终于,2010年,阿茨塔和丈夫问小女儿迈赫诺诗:你是否愿意看上去像个男孩,像男孩那样穿衣,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骑自行车、踢球?迈赫诺诗当然愿意。这只需剪短头发、穿上裤子和衬衫,一个下午时间,他们家从有四个女儿,变成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外人眼中,这个家庭终于完整了。

一些知道真相的人也会祝福阿茨塔:有个女扮男装的儿子总比没有儿子好。带着6岁的儿子出门,她感觉得到了更多认可。

如此,喀布尔一所幼儿园停课休假之前,那个梳着马尾辫、穿着淡绿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迈赫诺诗一去不复返,开课时,男孩迈赫兰来到了学校。

老师们有些吃惊,却也没有谈论太多。只有当时新来的老师莫曼德倒是有些吓坏了:她看到一个男孩被带进女孩房间午睡。不过,帮迈赫兰脱掉衣服后,莫曼德意识到了真相。阿茨塔曾向莫曼德解释,自己只有女儿,所以想把女孩当儿子养。莫曼德也完全理解,在她身边也不乏这么做的朋友。

教师们会帮助迈赫诺诗保守秘密,让她到单独的房间换衣服。

这个房间外,她过着男孩迈赫兰的生活:放风筝、踢球、想跑多快就跑多快、无所顾忌地大笑和说话、随心所欲地跳上跳下、爬树、和其他男孩说话、和父亲、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直视别人的眼睛、穿觉得舒服的衣服……这些,对于女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

迈赫兰也成了父母最宠爱的孩子,姐姐们向父母伸手要钱都没那么容易,而迈赫兰想要什么几乎就能有什么。

迈赫兰8岁的姐姐也向父母表达过想成为男孩的愿望,但父母拒绝了,因为她已快到青春期,那是要变回女孩的年龄,而迈赫兰则可以多当几年男孩。

迈赫兰很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都说自己是男孩。然而,夜里,迈赫兰会因知情的小伙伴嘲笑她是女孩而哭泣,也因此变得好斗、烦躁。

如今,迈赫兰已快满11岁,她和姐姐们一起穿着女子校服去上学。放学回家之后,她被允许换成男孩的衣服去和邻居的孩子玩。她的头发还是那么短,仍旧是家中最野的孩子。

随着青春期的临近,她当男孩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

柔弱的话音总会出卖他

在阿富汗街头,售卖口香糖、擦皮鞋、擦车子的人中,一些是真正的男孩,而一些则是像迈赫兰这样的女扮男装者。

迈赫兰家属于中上阶层,生活无忧无虑,然而,对于10岁的奈玛来说,有一个简单的逻辑:若被识破了,家里人都得饿肚子。

家住喀布尔穷困地区的奈玛每天穿裙子、戴头巾去上学,回家后便立刻换上工作服,去附近商店里打工。留着短发、穿着灰色衣服的奈玛作为男孩马丁才能在商店帮工,每天赚得约1.3美元,养活家人。

她的外表很像男孩,但是柔弱的声音总是能出卖她。为了不被人发现,她总是沉默寡言,积极迅速地完成任务,她也从来不敢直视顾客,担心那样会被认出是女孩。

奈玛并不想做什么男孩,只是父亲失业、母亲也不能外出工作,她不得不如此。母亲安慰她,只需几年她就能恢复女儿身。家中的生存大计便是:奈玛长大后,就由妹妹替代她女扮男装去工作,再之后是下一个妹妹。舒卜纳姆和奈玛一样不情愿做男孩。

舒卜纳姆家虽然已有一个男孩,但是一些现实情况让家中仍需要男丁。她的母亲纳希德在丈夫的暴力下,选择离开,而她的父亲给母亲开了很苛刻的条件:所有财产归父亲,以换取孩子。

有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在阿富汗是极为少有的,她需要再有一个儿子让家人变得更加安全。虽然作为一个离婚妇女,纳希德会受到别人的指责,但如果有两个儿子,她会被认为是更体面的。

但舒卜纳姆并不情愿。每次,纳希德带舒卜纳姆到理发店把头发剪短,她都会哭起来。剪完之后,她总期盼着头发快快长长。

最后,纳希德也不得不放弃。

就想当男孩

扎赫拉则与舒卜纳姆完全相反,她怎么也不想回到女性身份。

在问及男女两性的特点和不同时,阿富汗男人对女人有诸多形容词:敏感、体贴、体力不如男人等,而女性通常会说的一句话是:男人有自由,而女人没有。

扎赫拉的身上没有大多数传统女性的特征,她自有记忆以来就是以男孩的身份生活,而她也并不想改变,她不想成为阿富汗女性:她们是二等公民,她解释,总受到男性的约束和统治,我为何要成为其中一员?

她还记得上幼儿园时的耻辱。

当时,扎赫拉站在桌子上,就像供人围观的动物一样。小朋友们欢呼着、大笑着,而她的身体僵硬着无法动弹,眼泪流下来,她都没有用手去擦掉。看她周围的人对她指指点点。最终,她用双手盖住脸颊、大叫起来。受到如此惩罚皆因她所犯的错误:穿着男生制服上学。虽然她尽量掩盖,但还是有年纪大的孩子看出来了。有人向老师打了小报告,为此扎赫拉的父母被叫到学校,受到一番教训。学校称家长有义务让女孩子正确穿衣。

后来,换回女孩衣服的扎赫拉被当做典型站在桌子上供大家学习。

很小时,扎赫拉就为自己挑很男性化的衣服穿:夹克、带扣子的衬衫和裤子。十二三岁时,她看上去就是位翩翩少年,留着汤姆·克鲁斯的发型,不像阿富汗女孩那样害羞、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和纳希德无可奈何只得由女儿早早恢复女孩身份不同的是,扎赫拉的母亲阿斯玛想让她尽快做回女孩,她尝试了各种手段:催促、祈求、要求,都没管用。

阿斯玛生下扎赫拉后,怀上了儿子却遭遇流产,后又孕有一子却因是早产儿而夭折。她需要一些好运,亲戚家有女孩女扮男装为母亲带子,便催促阿斯玛也这么做。

于是,还不到两岁的扎赫拉成了家中的儿子。6岁时,扎赫兰就会自己剃头,不愿与女孩玩。而阿斯玛在此后生了4个儿子,都活了下来。扎赫拉也难以变回女孩。

如今,17岁的扎赫拉换了新发型,自称模仿贾斯丁·比伯,依旧穿着男子衣装。父亲虽表示不强迫她,但母亲坚持她应该嫁人。可她也不想结婚,梦想着移民到别的国家。

在街上,人们会对女孩恶语相向,而我是男孩的话,别人就不会这么对我。扎赫拉也想打工养活自己、自己做决定,不想在丈夫的监护下生活。也有女孩像她这样说,但只是玩笑,扎赫拉却是认真的。她就是想当男孩。(源自《青年商旅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赫拉阿富汗男孩
探索不凡,引领可持续
赫拉,婚姻保护神的不幸婚姻
亲爱的“老男孩”
阿富汗 解暑
差不多男孩
意志顽强 气概豪迈
全景
瓶中妖怪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