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中)

2015-01-29

醒狮国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幻象儒家

所有的问题关联在一块,最后一个总结,一个更深层次的当代哲学的诠释,就是意义的缺失,我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或者是为了什么?活着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什么?为了吃饭、为了养家糊口。吃饭是为了什么?为了活着。所以,我们发现活着的意义没有了,当意义缺失以后,如果我们每天都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那这个生活怎么能成立下去,我不得不佩服我们作为现代人的心灵承受能力,如此没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居然能这么坚强的承担下去,这一点倒是现代人的一个独特的优点。

意义缺失的困境

那么,这样一个意义缺失的困境,它所带来的诸多的问题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我每年都有几天的时间会非常偶然的怀疑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当然绝大多数时间我对自己工作的意义无比清楚。但是有的时候也许是那一两天身体不好,也许是那一两天遇到什么郁闷的事情,我感受不到我工作意义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我的工作成为一个绝对的负担,成为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成为一个我不堪承受的负担。这样一个负担是随时都可能把我压垮的,而这样负担的来源并不是因为生活的重,而是因为生活之轻,因为意义的缺失。意义缺失以后的生活是最倾覆的。于是我们想到在座的诸位很多人都没有读过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我们知道他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正在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我多次来醒狮国学院讲课,在座的诸位很多都是企业家,我想在座的诸位应该对我刚才说的交换有非常深刻的感触。同时我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这个交换中心灵交流的缺少对我们心灵带来了什么,如果在交换中,同时为交换注入某种心灵的力量,能够让心灵参与其中,把交换变成交流,也许是我们把工作变得更有意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必须走出自我的幻象

那么,我们说到现在,我们在前面一段话里面,已经把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推到了一个根源性的问题上,就是意义缺失的问题,那么意义何在?什么是意义?意义从哪来?古往今来的人类是从哪里获得意义的?而我们今天为什么意义缺失了?这是我们的问题,这也是我觉得值得诸位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意义缺失了?这里面我首先可以把我一点自我的思考拿出来跟大家思考,就是我认为意义的缺失恰恰根源于,或者恰恰跟我们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和现代人的傲慢是直接关联到一块的,什么时候意义才缺失了?当我们认为我们自己是顶天立地的,世界上最高的,甚至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存在的时候,当我们认为我们个人是最重要的存在的时候,当我们不再意识到生命中有比我们个人更重要的存在的时候,我们的意义就缺失了。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楚自我中心主义成为一个普及性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相信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告诉你这正是一个自我的幻象,这是对自我的一个虚幻的理解,是对自我的一个虚构,没有这样的自我。我们必须走出自我的洞穴,走出自我的幻象,我们才可能有意义,我们只有体会在生命中、生活中有比我们个体的享受、个体的感觉、个体的生命更重要的时候,我们才有意义。大家不需要想更远的时候,只需要往前面稍微想一点点,只需要往前想20年,大家就可以想起来那个有充分意义的生活,20年前我们在一个什么环境?20年前大家活着有没有意义?那个意义很清楚,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在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或者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还是挖共产主义墙角,因为你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明确意义的,哪怕你做最琐碎的事情,就是扫地的时候,你也有意义,但是今天没有,这种缺失我认为很严重。

儒家带给我们的启发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里面,在这样一种意义缺失的生活里面,儒家精神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有一个人问荀子治国,荀子说我没有听说过治国,我不知道治国的道理,我只听说过两个字,那两个字叫修身。荀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说了一句话,叫“有治人而无治法”,说有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没有能治理国家的法律。所以,儒家说治理就是人治,这是没错的,因为儒家看来,无论多少好的法律,他也依赖于人的发挥。

这是儒家的基本观念,在这个观念里面,我们进一步的引申到内圣外王之道,这个内圣外王,内圣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外王之道,才能走出来应对世间的事情,你必须有相应的道德水准和相应的道德高度,你才能真正的实施你的理想,实现你的理想,去做你管理的工作,支配的工作,这是内圣外王之道的一个简单的理解。但内圣外王之道,还有一层更深的也是更有趣的意思,这个意思是魏晋时期的一个大思想家郭象在庄子注里面讲的,他说真正的圣人,或者真正的圣王一定能做到身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就是说他虽然在庙堂之上每天处理重大的烦琐的事情的时候,但是他内心是平静的,就仿佛隐逸于山林中一样,这个是内圣外王另外一个意义。在郭象“庄子注”讲圣王是什么样的呢?是“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就是每天我们在工作,但是我们内在的心理是没有任何变成的,始终保持平稳和饱满,这是非常有趣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对诸位有重大的启发。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太过仓促,太过繁忙,而在这样一个仓促、繁忙的时候,每个人几乎都在日理万机的生活里面,怎么样保持自己的平衡的、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阅读的习惯

那么,怎么样保持呢?我在这个地方要提供一点方法,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建立阅读的习惯,要保持阅读的习惯,要在自己每天忙乱的劳碌的生活里面,无论多忙乱和劳碌,在这一天的生活里面,我们要找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我们要安安静静地读几行书,要真正的深入到阅读的书里面的境界里面,跟人家做一点点心与心的碰撞,心灵之间的交融,去做一个短短的倾听的时间。那么这一点点安静的生活,在我看来就能够在一个短时间内瞬间点亮我们忙碌的、仓促的生活,使我们忙碌仓促的生活之上镀上一层光亮的色彩,我觉得这是我能够给大家提供的一个具体的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真正好的商人,应该是一个有读书习惯的商人,有阅读习惯的商人,这个阅读习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随便读本小说就是阅读了,什么是阅读?阅读一定是慢下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深深的体味,那才叫阅读。读图不算,看电视不算,上网更不算,上网是最糟糕的对文字的接触的状态,几乎没有谁在网上认真的阅读过,网络统治的时代是阅读缺席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看字就是阅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幻象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内圣外王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