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体系的探讨

2015-01-29赵宏伟盘锦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盘锦124010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特种设备安保

赵宏伟(盘锦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盘锦 124010)

对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体系的探讨

赵宏伟
(盘锦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盘锦 124010)

由于国内特种设备逐年递增,使用状况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如何寻求防患于未然,最大化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政府监管部门难度,是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笔者根据最近国内事故案例和检验工作经验,结合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简称《特种设备法》)、《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 G5004—2014)中内容,研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同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安全运行保证体系 专项职业化 独立化 双重评价 动态监管

特种设备发展到今天已与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密不可分,它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因特种设备引发的事故危害也不容小觑,例如:2015年7月16日,日照市岚山区石大科技有限公司1000m3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中发生泄漏爆燃,桔红色的爆炸火焰瞬间扩散到整个厂区周边,巨大的冲击波将球型储罐的外壳冲出数米,在事发地约5km以外,市民仍有震感,事故的破坏力可见一斑。2015年7月26日,一部商场滚梯,使湖北荆州一名乘梯女士的生命戛然而止,此次事故让人们普遍对身边的电梯产生了质疑与担心。特种设备事故不常发生,但事故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却不容低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如何能及时发现隐患,避免事故,保障安全,是大家要紧迫面对的课题。

1 使用单位建立安全运行保证体系的必要性(简称安保体系)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通报,提取相关数据,做一事故归类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到2014年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为240起,占事故总数84.81%(2013年度为184起,占81.06%,已有上升趋势),其中因违章作业、操作不当要占到使用环节事故类的57.3%,设备缺陷、安全附件失效占到使用环节事故类的36.6%。为什么合格的产品在使用环节上还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故。笔者从事检验工作20年,对企业自身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深有感触,可谓良莠不齐,整体水平偏低,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大中型国有企业稍好一些,安全部门配置和人员相对完善稳定,能够做到履行基本的日常安全管理职能;而相同规模的私企就要差一些,安全管理机构缺失,岗位职责不明,管理制度虚空,管理人员少且流动性大,安全管理技能偏低。小微型企业由于资金、人员等因素,能做到有人持证应付检查,无人进行安全管理就很普遍了。

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总量已达1036.46万台,平均算一下,每个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要负责33542台设备,每个监察员要监管658台设备,靠有限的监督和检验来全面防范制止使用中的违章作业、操作不当、预警预测设备缺陷、安全附件失效等问题,很难做到。企业设备众多,即使增加再多的监管和检验人员,也无法覆盖整个管理面。同样,企业过分依赖技术机构检验结论而忽视自身日常安全管理,是设备运行的极大隐患。大量在用设备的盲检使检验员成为了企业的义务安全员,既消耗了技术机构的大量精力时间,又使监管工作处于总处于被动的“救火”模式,如因荆州电梯事故引发的全国电梯隐患排查。

相反的一面,特种设备因制造质量引起的事故连续两年统计为零,安装维修方面相比也极低。在2014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气体充装)单位61518家,持有许可证68985张,但因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原因导致的事故概率却微乎其微,说明这些环节的质量安全保证比较到位,主要原因是该项工作长期有一个相对完整成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以承压类为例,每一个制造厂取证和到期换证,都要事先准备好厂房场地、设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文件。审查核实过程也着实让相当一部分企业倍感头痛与煎熬,不进行充分准备恐怕是比较难通过的,每到此时待审核单位往往齐心协力:更新标准,完善质保体系,重新考核任命管理作业人员,完善岗位管理制度,购买设备和编制新版标准工艺文件,有时还要准备样机试生产。自检合格后,面对专业审核机构的挑剔与苛刻,制造单位通常都会被查出一些遗漏待整改问题,当然被降级和未通过也是正常现象,每次这样的审核对大多数企业都是一种促进和学习的过程,无论人员管理还是产品质量都有所改善和进步。这是制造企业的第一关,接下来,产品的图纸要么自己有设计能力,要么送到专业有鉴定资质的机构接受审核,又要被“考”一次。最重要的环节,产品要在规定的质保体系和工艺下进行生产,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也同时依据相关规程标准对制造过程进行重点抽检或全程监检,包括图纸、作业人员、质量保证体系、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等各方面与产品相关的安全要素,直到产品合格出厂。几十年来,这种监管模式没有大的改变,极低的产品质量事故率也证明这种管理机制的长期稳定有效。承压类安装改造维修(包括机电类生产企业)的取证与维修监检过程和上面大同小异。

总之,面对众多特种设备制造、维修企业的产品监管一直严抓不放的就两点:一是监督企业建立健全有效运转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二是在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产品关键质量节点的检(抽)查验证,仅用极少的人力物力便保证了稳定合格的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第五条讲解为政府部门不应是“保姆式”的包揽企业的安全责任,而应该是“警察”式的监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依法监督特种设备的使用。所以,监督使用单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安全运行保证体系是降低事故率的关键。

2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依据《特种设备法》第四条,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也就是不仅要重视生产设计许可,制造质量监督,还要把使用直至报废的过程纳入监管。如果能监督企业建立完备有效的安保体系,在该体系下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有重点针对性开展对安保体系监管评价和设备定期验证性抽检工作,势必将使特种设备使用监管工作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特种设备监管应改变只重视设备安全性能和人员证件齐全,要把对安保体系的培养、建设、管理作为长期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所以,应对在用的各类特种设备建立模式固定统一的安全运行保证体系,来有效降低使用环节的事故率。参照特种设备制造管理体系,设想构建安保体系要点如下:

1)根据政府相关法规,强制使用单位建立相对统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对应设备类别(按承压类和机电类)安全运行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任命,各类(级)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必须满足日常自检技术要求,大型化工企业及数量较多机电类用户应设安全技术负责人,法人为安全责任人,并上报监管部门备案。根据被评价合格的安保体系要求,建立各级安保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全使用维修管理记录,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使用单位按安保体系制度规定开展日常自检,排查隐患;设备安全状况自检报告每周书面报安全技术负责人或法人,定期书面(也可邮件)汇报监管部门设备安全状况(含增、用、停、废、修、自检情况,安保体系人员变更等),有针对调整修改安保体系执行中漏洞、弱点。

2)安全管理人员要专项职业化。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是考个证而已,专项化,从事的人员必须熟练知晓运用相关特种设备法规、标准,规范指导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化,从事的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既能防微杜渐,又能遇事不乱,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程度范围,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丰富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职业。现实中常遇到的问题是:企业安全员专项知识缺乏,对设备不懂不熟悉,也不知道检验要求和重点;考个证应付检查,既无实际工作经验,也不知道检验周期;临时找个部门或人托管,安全管理基本空白……现实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对应的特种设备专业知识,其次要长期稳定的从事这项工作以丰富经验阅历。

3)安全员工作评级与企业设备检验独立化。安全员应在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受聘担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责,并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注册与定期培训学习。除此之外,还应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度定期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评定。如果连续两年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及格水准,即使企业特种设备达到安全要求,企业的总体安全管理工作也不符合要求,要么换新安全管理员,要么重新理论考试培训合格后上岗,无安全管理员的企业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运行,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监管职能。安全管理员可以兼职其他企业(业务较少的小微企业),一旦兼职企业被评为及格(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就只能解聘离开兼职安全管理员职位。这样,企业的正常生产离不开安全管理员,如果企业因效益肆意违规造成安全管理员失职,就要面对特种设备综合检验不合格的风险;安全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与责任心与企业息息相关,其必须做好本职内工作,全面掌握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否则会影响检验的整体结论。

4)建立对安保体系有效性评价和在用设备验证性抽检制度。要重视对设备使用单位的安保体系有效性评价,再辅以设备验证性抽检。定期检验结论只能代表检验时的设备状态与安全管理水平,而日常的隐患排除、安全监督、跟踪管理就需要有效的安保体系来发挥职能作用,所以对安保体系有效性的检验评价应从设备检验中区分出来,重要性不可低于设备检验。设备再合格,而对安保体系运转不合格,那么设备运行起来还是存在隐患。合格的安保体系会逐渐提高企业自身管控技术水平,减轻政府监管负担,使技术机构可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验证性抽检和重点检验,尽量减少耗时费力的盲检,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强企业自身安全责任意识。

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证体系政府监管部门应发挥的作用

要实现“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专业机构担负技术监督职能和社会力量发挥监督作用”四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模式,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运行保证体系,政府监管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政府监管部门应编制出台统一的特种设备安保体系建立基本要求,科学规范且具有强制性,有法据可依。在确定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的同时,监督部门要培养规范引导企业产生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条件,而不能一定了之。

2)政府监管部门要重视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职业化水平,胜任企业自检工作,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必不可缺的要素。同时,监管部门应对安全员考核注册并使其在社会生产中获得法定的相应待遇权利,保障其长久执业,人员技术稳定。

3)政府监管部门应建立安保体系动态监管制度,确定监管中心要素,不定期抽查核实企业制度、记录、人员与体系相符情况,对不符合要求者坚决整改直至关停。要从“平时管设备,节前一阵风”的管理方式向监督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安保体系上转变。

4)政府监管部门应开展安保体系和设备的双重评价检验。通过对安保体系的有效行评价来检验企业真实管理水平。从设备检验上发现企业安保体系不足与漏洞,督促企业提高改进,消灭隐患,让安保体系在日常管理中时刻发挥预防治理作用。

5)政府监管部门应推动特种设备强制或准强制保险制度建立,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事故赔付能力,降低事故处理难度,避免影响社会稳定,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尤其是无限接近百姓生活的气瓶与电梯等特种设备应优先考虑。

4 结论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运行保证体系来实现对企业和设备的监管,重视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提升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建立安全管理人员资质任职注册与工作评级制度,动态监管企业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行,让企业自身具备防控事故的能力和体系,建立特种设备强制保险制度,只有这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才能长治久安,降低使用环节事故率。

[1] 阚珂,蒲长城,刘平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2] 陶雪荣,沈功田,俞跃,等. 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发展回望[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31(6):22-32.

[3]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30(6):1-4.

[4]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30(5):1-5.

书 讯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实用手册 38元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2005-2013) 138元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宣贯讲义 40元

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46元

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140元

TSG G7001—2015 锅炉监督检验规则 25元

TSG G7001—2015 锅炉监督检验规则释义 88元

TS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28元

TS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释义 90元

中国质检工作手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50元

联系人:庄晓 010-59068615

胡丹 010-59068612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Operation Ensurance System

Zhao Hongwei
(Panjin City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Panjin 124010)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special equipment year by year in china, complex using situation, uneven management level,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prevent accident, reduce accidents, improv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 reduce difficulty of government regulators. According domestic accident cases in recent years and test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Act” (referred to as “special equipment Act”), “boiler management rules”TSG G5004—2014 content, this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and basic idea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operation ensuranc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Safe operation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Specific professional Independence Dual detection Dynamic regulation

X959

B

1673-257X(2015)12-0053-04

10.3969/j.issn.1673-257X.2015.12.011

赵宏伟(1972~),男,本科,检验员,中级工程师,从事锅炉检验工作。

2015-07-11)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特种设备安保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跟踪导练(一)
西部特种设备网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建设全球最大最先进核安保示范中心
“猴”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