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工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剑川县为例

2015-01-29杨复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剑川县升级工业

杨复兴 李 帆

(云南世博集团,云南 昆明 650000)

民族地区工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剑川县为例

杨复兴 李 帆

(云南世博集团,云南 昆明 650000)

工业是剑川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剑川县工业发展虽然起步早、步伐快,但质量效益不高,工业结构必须转型升级。本文梳理了剑川县工业发展的禀赋结构和机遇后,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剑川县;工业;禀赋结构;产业机遇;路径抉择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在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下,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剑川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7%,为县域经济发展撑起半壁江山。但是,在经济新常态的主动调整下,剑川县粗放的工业化道路遇到瓶颈。与2014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出现下滑。工业发展已经到了改善条件、调整结构、培育接续支柱产业的关键时刻,必须要转型升级,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减轻资源和环境的负荷。剑川县肩负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县的重任,工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剑川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必经之路,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一、剑川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剑川县是大理州第一个建起工业园区的县市,工业发展走在全州前列。近年来,剑川县工业化步伐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积累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势能。2014年,剑川县经济总量达到24.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2%。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二产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8.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产份额下降了9个百分点,二产份额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三产螺旋式下降。2005—2014年,剑川县二产平均份额达到47.0%,较大理州高8.4个百分点;三产平均份额达到27.8%,较大理州低9.1个百分点。剑川县二产占比较大理州高,工业发展更为充分。

(二)工业化进程加速,步伐快于大理州

根据西蒙·库茨涅茨工业发展阶段理论,过去10年,剑川县二产占比始终最大并持续上升,甚至到2013年二产份额超过50%;不过,一产份额始终高于20%。因此,剑川县在2005—2014年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大理州在2010年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在2010—2014年处于“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工业化步伐略慢于剑川县。

(三)产业结构演进前期快,后期慢

库茨涅茨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显示了工业化演进规律。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经历了最初的“一二三”分布,经过“二三一”或“二一三”中间过渡阶段,最终必然达到“三二一”的趋势。早在2005年之前,剑川县就已完成了“三、二、一”向“二、一、三”的演进。2005——2015年间,剑川县的三次产业结构形态逐渐演进为“二、三、一”;而且,从2013年开始,二产份额开始下降,三产逐渐增加,呈现向“三、二、一”演进。

二、剑川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问题

就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而言,剑川县已经进入到“初进中”阶段,工业化进程在大理州之上。但是,从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竞争力、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剑川县工业经济的质量效益不高,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大中企业少,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2013年,大理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家,其中,剑川县仅有9家,倒数第三。剑川县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每家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仅为200人,低于均值。剑川县工业吸纳就业能力也不强,工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低于均值。不过,剑川县私营企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好,私营企业总雇工达3070人,排全州第二。可见,在大理州12县(市) 中,剑川县大中型企业较少,产业的规模效应无法体现;工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但私营企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好。

(二)企业亏损多,优势产品竞争力不强

剑川县工业企业盈利能力较差。到2013年底,剑川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仅为2.8%,全州倒数第一;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4家亏损,亏损率最高达44.4%。不仅如此,工业产能过剩情况十分严重。剑川县的产品销售率也是全州最低,仅为79.5%。可见,剑川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大理统计年鉴2014》显示,2013年,剑川县产量上比较有优势的工业产品为原煤(第4位)、铁矿石原矿(第2位)、乳制品(第3位,全州仅3个县/市产乳制品)、锌(第2位,全州仅两个县产锌)、水泥(第3位)。从产品类型看,剑川县的优势工业产品以矿冶和建材为主,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品同质性高、需求弹性小,市场竞争能力差,产品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

(三)增长速度不快,经济效益有限

2013年底,剑川县工业总产值为35.1亿元,排全州第七位;工业增加值总量为9.4亿元,排全州第8位;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9%,排全州第二(全州均值为28.3%)。可见,工业是剑川县的第一支柱产业。2009--2013年,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排倒数第一,增长力度有限。究其原因,剑川县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差。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剑川县影响极大,致使其2009年工业总产值下跌35.6%,而其他县市中,除云龙县外,工业总产值都呈正向增长。工业利税能力也较差。按照工业税收贡献率(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剑川县的利税率为0.056,工业产值每增加1元,政府税收仅增加0.056元,远低于均值0.183,属最末梯队(同梯队还有漾濞县0.053,祥云县0.052)。

(四)工业发展困难重重,产业支撑能力有限

剑川县是大理州唯一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的县市,2015年又承担起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县的重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非常高。但是,剑川县工业发展走的是依靠资源开发及初级产品简单加工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发展路径,以矿冶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的企业技术落后,工业“三废”处理能力不足,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与当前的工业发展路径矛盾重重。不仅如此,这种“嵌入式”工业,并没有与传统经济形态融合,社会效益十分有限。剑川县曾经是大理州第一个建起工业园区的县,但园区发展总体缓慢。作为主导产业的矿冶业,所需矿石原材料大部分从外购进,生产受原料供应渠道影响大。作为新兴产业的木器木雕业,原材料也需要从外购进,产业尚未形成集聚,工匠技艺虽在云南属业界翘楚,但落后于广东、浙江等产业集聚区,木雕产品市场竞争力有限。剑川县工业发展现状不佳、后继无力,困难重重,为此,必须思考剑川工业转型升级路径。

三、剑川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禀赋结构

林毅夫认为,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连续过程,只有与自身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一致的产业选择,才具有可持续性(林毅夫,2012)。在新的发展际遇下思考剑川工业转型升级路径时,必须重新审视剑川县的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

(一)资源禀赋

剑川县种植业发达,烤烟、芸豆、松茸、地参、山嵛菜、药材等特色农作物产量较大。地处兰坪——思茅成矿带,有铁、煤、锰、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矿藏。文化古迹保护得力,沙溪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茶马古道上唯一的古集市。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农田风光秀美,沙溪古镇、石宝山石窟享誉省内外。依托大量金属矿藏,剑川县可发展矿冶加工等重工业;依托特色高原农作物,可发展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轻工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大力发展旅游业。可惜的是,受技术和资金限制,剑川县矿冶加工业技术含量低,对环境的扰动和污染较大,这显然会对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二)区位禀赋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南端,南接洱源县,北连玉龙县,是大理州连接丽江、通向香格里拉、北进川藏的门户,是滇西北黄金旅游圈(简称“大丽旅游走廊”)和川滇藏共同构筑的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东连鹤庆县,西界兰坪县、云龙县,是连接世界级铅锌矿“大兰坪”和多金属富集成矿区鹤庆的重要枢纽。剑川县纵贯大丽旅游带,环境保护似乎成了工业发展的“天然使命”;横穿“兰鹤”矿冶产业带,发展矿冶加工业似乎显得更理所当然。大丽旅游走廊枢纽区的剑川工业发展,必须维护大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矿冶、建材初级加工模式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三)历史禀赋

从历史上看,制盐、制陶是剑川的传统优势工业。不过,建国后盐矿划属洱源,制盐业的发展戛然而止。制陶业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弭。虽然制陶业不再辉煌,但手工业传统保留下来。1972年以后,木雕工艺恢复和发展。建材、矿冶等工业都是在1980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工业发展历史看,木雕和制陶等手工业具有历史传承优势,但是,未与现代工业相融合。传统手工业的产业模式需要转型升级。

(四)文化禀赋

剑川县内居住人口以白族为主,是白族人口聚居程度最高的地区,截止到2013年底,全县常住人口为17.3万人,其中,白族人口达到16.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以上,并呈现增长趋势。与其他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是,白语不但是各民族的主要社交语言,更是县委、县政府和各机关的工作语言,这从全国范围来看都十分罕见。语言的传承,使得剑川县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与现代产业的紧凑节奏难以有效融合。加之少数民族商品经济观念淡泊,间接影响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五)人力资源禀赋

剑川县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区位、经济、教育、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不尽如人意。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初级劳动力资源丰裕,但具备专业技能、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非常少。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不多,人才素质提升缓慢,导致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外,剑川县地处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对多层次、高素质劳动者的吸引能力有限。特殊的人力资源结构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一定制约。

四、剑川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策略

剑川县工业化进程虽快,但工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等仍较为落后。在大理州12县(市)中,剑川县的资源禀赋不具优势,主导产业也不具优势,粗放的工业化路径并不适合剑川。当前的工业结构与规划的主导产业(建材、能源、林业、水电、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木雕)差距较大,工业表现不佳,经济效益有限,社会效益不显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也日渐凸显。要突破剑川工业发展困境,破解环保和增长两难选择,必须破解产业发展“小而全”的迷思,避免与周边地区产业趋同化。为此,应该围绕禀赋结构、产业优势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抓住大旅游发展的契机,走符合剑川县情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立足旅游产业优势,发展户外运动等旅游配套产品加工业,发展白族传统的旅游农特产品加工业,发展木雕木器、石雕石材和玉石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业;立足矿冶产业优势,发展绿色、清洁的矿冶加工业;依托高原农业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建立具有发挥资源优势、服务旅游产业的特色工业产业结构。

今后几年,剑川县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质量、效益这个中心任务,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发展真正做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集约高效和环境友好。围绕剑川工业县经济转型升级道路,本文提出以下4点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当前,剑川县的工业发展正处于存量调整、增量优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清洁、生态的矿冶工业。剑川县横穿兰鹤矿冶产业带,剑川、鹤庆和兰坪三地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总量年增长率高达19.3%。不过,三县的工业产业都以矿产的洗选、冶炼和加工为主,同质性较强,生产污染性大。剑川县益云公司是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为主的企业,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废气回收再利用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属先进水平,具备产业扩大生产的基础。剑川县可以益云公司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清洁、生态的矿冶工业,与鹤庆、兰坪协同发展、形成产业互补。为此,政府必须对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细分研究,对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低技术的行业,采取相应措施,依法予以淘汰或转移;加快产能过剩企业的转型步伐,对规模小、工艺落后、成本高、亏损严重的矿冶产业,尽快实现转型。

2.继续壮大生物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等的发展。政府要抓住旅游走廊大发展和“互联网+”的机遇,通过“找产品、抓重点、树典型、大推广”的策略,不仅要在旅游走廊带上把剑川农产品做出名气,让游客“听得”、“认得”、“拎得”。更要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让没来旅游走廊上的人群,在家即可享受高原绿色有机农产品。

3.系统规划,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特色木雕产业。剑川县木雕已经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但缺乏系统的发展思路。政府要制定木雕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讲故事、造情景、影视剧植入、广告文案、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给剑川县木雕塑造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文化形象,让剑川县的木雕走出大理、走出云南,甚至走向世界。

4.以集约化发展为方向,努力培育以旅游配套工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理、丽江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大丽旅游走廊游客量大,经济效益好。近年来,大理、丽江游客总量年年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4%以上,旅游形式已经从团队观光式逐渐向自助深度游转型,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但是,本地供给能力有限,大量旅游装备来自于广东、江苏等地,旅游纪念品来自浙江、江苏等地。剑川县纵贯大丽旅游走廊,通过高速、省级、二级公路和铁路等多种方式通达至大理、丽江多个旅游景区。如果剑川县能成为旅游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不仅可省去高额的运输费用,还可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更具吸引力。剑川县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使其成为大丽旅游走廊、甚至云南旅游相关产品的主要供应方,就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工业发展困境,实现工业从资源初加工产业向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此,政府要集中要素,引导和扶持户外装备和旅游携带用品制造企业的落地。力争在3—5年内,形成几家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创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5.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会计、法律、保险、金融商务、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1.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要着力抓好一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的技改项目;搭建平台,组织同类企业创建技术交流中心,引导本地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引导本地企业和先进企业、专家的技术交流。

2.推动企业制度创新。要积极促进企业家理念的转变,督促有条件的企业摒弃家族化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搭台,引入风险和创投基金等资本,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3.强化品牌意识。要支持和发展自主品牌,培育创建特色产业品牌、区域特色品牌和民族特色品牌;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产业品牌与现代营销方式结合,推动产业品牌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

(三)强化要素保障

1.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一是要落实培育和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急需专业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产业工人和专业骨干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对在职工人的继续职业教育工作,形成从初级到高端人才的自我培育体系。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是要集约利用土地,土地配置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优先保证优势项目的用地。二是通过出租、转让、政策清理、依法收储等形式,盘活企业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解决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要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政府提供免费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二是督促中小微企业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银行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争取银行信贷的支持。三是引导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向融资,积极争取外部融资支持。

(四)加大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要尽快出台《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完善资金扶持方式。根据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意见,更多采用技改贴息、支持公共平台、技术推广、技能人才培训等方式,支持企业转型,推进产业升级。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杨复兴.大理旅游跨越式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刘建文

F427

A

1671-2994(2015)05-0128-04

2015-06-11

杨复兴(1962-),男,云南剑川人,云南世博集团高级经济师,博士,云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李 帆(1984-),女,江苏海门人,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剑川县升级工业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工业人
回暖与升级
剑川县森林资源特点与森林防火对策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剑川县发展民营经济问题探析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