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出行,能否只靠“黑名单”?

2015-01-29

中国西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市场秩序暂行办法黑名单

文明出行,能否只靠“黑名单”?

自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以来,已有亚航事件张艳、王声,云南“开舱门”事件周跃,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事件李文春等4人的不文明行为被记录在案。其中,张艳、王声、周跃不文明行为信息保存期限为2年,李文春为10年。

眼下正是外出旅游的黄金时节。旅游既能使游客愉悦身心,又能给景区带来收益,本是一件双赢的事。但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被媒体频频曝光,文明出行再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1.07亿人次,同比增长19.49%;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全年旅游总收入达3.38万亿元人民币。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随地吐痰、乱刻乱画、随手抛垃圾、攀爬文物、排队加塞等不文明行为仍未绝迹,一次又一次让人“闹心”。

从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的实施到今年《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颁布,国家为遏制出游陋习频放“大招”。不过重拳之下,不文明出游行为却频频出现,原因何在?旅游只有站在文明的风口才能更好起飞,而建立游客“黑名单”正是推进文明旅游的“正能量”。对“上榜”游客进行旅游“限制”,让其“榜”上有名,脚下无“路”,既是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又可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有利于更多人养成文明旅游习惯。然而,倡导文明出行,是否只能靠这一张“黑名单”?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黑名单”让不文明的游客“长记性”

随着我国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文明旅游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境外不文明旅游事件更是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出台《暂行办法》的初衷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规范制度,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我们严格依据旅游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制定《暂行办法》,既做到让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有据可依,又不突破法律界限去侵犯公民的个人权益。推动文明旅游工作要“两手抓”,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做好正面宣传;另一方面强化对不文明游客的监管,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让不文明游客“长记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在必要时,旅游主管部门将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下一步,还将指导行业协会自行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机制,并在会员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之间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通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既然是《暂行办法》,就带有探索性。如果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修订,我们会对《暂行办法》及时作出修改。另外,我们将根据各地实施的具体情况,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改完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不文明行为的划分还需更细化

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游客已经涉嫌违法,第二类是公序良俗问题,第三类是文化差异问题。毕竟,随地吐痰和拉飞机舱门的社会危害大不相同。因此,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分级,处理、惩罚措施进一步具体化,不仅仅止于“曝光”。

对不文明行为的划分还要细化,对于一些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应该有法律上的判例;要区分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如果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不同性质、危害程度的不文明行为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实行分类评估和相应的惩罚措施,才能将旅游劣迹变成“疼痛”的成本损失。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A级景区秩序混乱就摘牌

治理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不仅要“黑名单”的规范,还需要打组合拳。首先,对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摘掉一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牌子。对此,国家旅游局首先将推出督办制度。要对重大旅游市场秩序事件加强督办,强化地方政府对旅游市场治理规范的主体责任。其次是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综合评价制度。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将按季度发布各地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水平指数,让全社会都来评价和监督旅游市场秩序的管理。然后是要建立健全服务等级“退出制度”。对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摘掉一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牌子,处罚一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最后要建立旅游目的地警示制度。对整治不力、管理不善的地方,发出整改通知,根据整改效果,分级发布红、橙、黄、蓝旅游警示。让旅游市场秩序好的地方游客盈门,差的地方门可罗雀。

导游陈芳:导游应是文明旅游的引导者

在一些游客心目中,认为导游只是一个服务者,对导游的建议根本“听不入耳”,甚至有时候会跟导游形成对立的状态。对此,我会在旅行团中推举一个带头人,让带头人起一个示范作用。现在许多旅行团都是一大帮熟悉的人组团旅游的,游客当中一定会有一个威望和思想觉悟都比较高的人。我会让那个人当起游客带头人,通过将文明旅游的理念灌输给他,然后让他再转达给其他游客。由于是熟人,而且对他较为信任,这样子反而起到大部分游客都接受建议,做到遵守规则的效果。文明旅游不仅关乎个人的形象,还关乎国家的形象,作为导游除了做好服务旅客工作,引导游客文明出游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网友上善若水:游客个人行为习惯需要约束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就会有旅游不文明行为被媒体曝光而上头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出境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国人的形象。华尔街骑牛照、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如此种种,无一不令国人脸红尴尬。我想绝大多数出境游客都是高素质的人,当我们看到这种报道时心里会感到羞愤,也是对少数不文明游客让国人“躺枪”不满的一种表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仅有黑名单制度还不够,还应该通过立法增强民众的文明旅游意识,通过立法监管强制约束公民的旅游行为。国人的旅游陋习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是一些人认为这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习惯,并且身边的人都这样做,又不违法,你能拿我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法律进行强制约束,才可能起到作用。(责任编辑/杜妮 设计/王静)

猜你喜欢

市场秩序暂行办法黑名单
防晒黑名单?第2款就翻车了!
云南持续净化旅游市场秩序推进行业复工复产
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征求意见,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调整?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2)
受惩黑名单
受惩黑名单
黑名单
关于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我国房产税改革问题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