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2015-01-28陈吉宁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1期
关键词:代表团环境保护总书记

□ 陈吉宁

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 陈吉宁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江西、广西、吉林代表团审议,并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善空气质量,不能只靠借东风,事在人为。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保护好广西良好生态环境。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日前,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深入、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重大理念和关键举措,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集中展现了总书记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永续的伟大情怀和强烈担当。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激发了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作用,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一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刻清醒。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保护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必须用硬措施应对硬挑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二是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战线的同志更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气、勤勉有为的过硬作风,敢于亮剑、敢于碰难题,加快环保领域各项改革,推动地方政府环保责任落实,全力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出重拳用铁腕,依法严厉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用最严密的法制、最严格的执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眼界视野更加宽广开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他还告诫我们,为了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那么任性了。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关键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有机统一的,违背自然规律,也会违背经济规律,最终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必须把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引领、倒逼和拉动的综合作用,提高经济社会制度的生态化水平,探索实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针原则的认识更加清晰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努力做到不欠新账,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以科学思维、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加快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依靠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严格执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格局,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规定人人遵守、环保行动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任务的把握更加准确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希望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环境质量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发展质量紧密相关。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必须下大力气,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每年都抓出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可以变好、污染可以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新期待。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部长)

猜你喜欢

代表团环境保护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我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张庆伟为代表团团长 王文涛等为副团长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