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编者对话”也应有独立判断

2015-01-28夏保年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牵牛花编者探究

夏保年

最近读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发现有好几篇作品作了删改,如丰子恺先生的《送考》、刘志成先生的《怀念红狐》等。细细回顾一下,发现在中学教材中被删改的篇目为数不少,如《荷塘月色》《长江三峡》《我与地坛》《劝学》《项脊轩志》《卖炭翁》《口技》等。其原因不外乎:编者考虑降低读者阅读的难度,捍卫语言思想的纯洁性,考虑版面防止篇目过长,舍弃不合专题核心理念的文字。但分析涉删个案会发现,有些删改显得随意、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了原意,有的则为了所谓的“专题核心理念”而削足适履。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新课标把“教科书编者”列入阅读教学的对话对象,这是一次重要的调整,对“编者”维度的关注,无疑有助于教师把握教材的规定性,从而使阅读教学更有效。但笔者以为,“与编者对话”也应有独立的判断,应引导学生尊重作品创作的时代,尊重文学艺术规律,尊重作者,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

下面即结合几个课文选编删改的例子,谈谈在阅读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与编者对话”。

一、引导学生尊重时代、尊重文学艺术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经典的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

唐朝的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古往今来,那些名垂青史的文人都在践行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幸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真实可信的人物,认识真实可信的历史。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所选作品可以了解其所描绘的时代,欣赏前贤大师的艺术创造。因此有些删改若影响到学生透过作品了解时代的风貌、认识社会人生,这样的处理则不可取。

请看一例: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一“江山多娇”中《长江三峡》一文,选自刘白羽先生的散文《长江三日》,课本节选的是十一月十八日。

选编的课文删掉的句子是:“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专题名曰“祖国山川颂”,难道有了这句话就不属于“祖国山川颂”了?

文学创作当随时代,为时代而歌。刘白羽先生写于1960年的作品,清晰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应和着时代跳动的脉搏。一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伤残红军战士描写当年的社会生活并感慨道:“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大跃进”给新中国以不可估量的经济冲击。而经历了“大跃进”的浪潮后,中国人民又正遭受着空前的自然灾害。

刘白羽先生生活在全国人民火热的与灾害的抗战中,他以满腔热忱和生花妙笔,写人民的勤劳勇敢。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长江三日》中作者引用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的结句——“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与散文描写的“夜航”景色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文章增添了哲理性,从而凝聚出全文意境的焦点——“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散文的灵魂即在“形散神聚”,试想一篇散文无端地抽去了它的灵魂,留下一个“花间派”吟风弄月的山川颂歌又有何意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因不仅仅是他们文笔如何雄健顿挫,文思如何奇特,而是他们的作品都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鲁迅先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山川必先有爱,山川颂歌才有所附丽。

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文学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方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情、深情,懂得敬畏历史、尊重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其阅读的收获当远超“寻章摘句”的雕虫之学。

二、引导学生尊重作者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的美丽结晶甚至可称为“非物质文化”历史的遗存。随意删改,只会断章取义,甚至歪曲原意,破坏了作品的原生态,其危害与破坏自然生态类似。

《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曹雪芹有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个反问句,表达了此书谁能读懂的感叹。对伟大作品的解读常常是多元的。对于大师之作我们必须敬畏。若编者草率操刀,对古人、前人、名人的大作按自己的审美情趣去做自我感觉良好的“整容”,何其幼稚可笑。

请看一例: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专题二“难以忘怀的故事”中刘志成先生的《怀念红狐》的结尾有一句删改。

【原文】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里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的漠然,反揶揄我是艳遇了聊斋的狐女了。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课文删去了“反揶揄我是艳遇了聊斋的狐女了”这一句。按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一句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隐喻,加上它当更能表现作者的巨大哀痛:在当今商潮席卷下,人们信奉的只是庸俗的唯乐主义,人格已经异化扭曲,很少能以平等心来对待世界,体悟生命的尊严和伟大意义了。“一种东西”是人性中的爱怜、同情、感动。“一脸漠然”反映出人性的迟钝、麻木,体会不到生命的神圣和自然的伟大。删去了“反揶揄我是艳遇了聊斋的狐女了”,前后几句上下文气似乎也不够圆通。

刘志成曾感言:我把《怀念红狐》写出来,不仅是一种写作上的尝试,更是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关怀。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狐狸在我家附近的沙地上奔跑,有时也发出低低的嚎声。那时狐狸最招人恨的是叼鸡,他们叼了鸡,还会装作没有事的样子,在我家附近的山丘上站着。有时候,也吃瘦乏的小羊。我们就特别地愤恨狐狸,一看见狐狸,就要呼朋唤友,追着狐狸喊打,一直到狐狸不见了踪影才罢休。(刘志成《〈怀念红狐〉创作谈》)怀念红狐,是真诚的,对红狐动情的。歌颂母性,期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包含着对整个人类表现出的一种忧患意识和终极关怀。生命是平等的,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追求,人类更有义务去保护自然环境,善待一切生命。此乃作品的主旨。

因为有爱,所以伤痛,所以极恶心庸俗的唯乐主义。这正是作者为文的得意处、思想情感的凝聚点、整个文章的亮点、作者极具童心之美的个性展现。著名散文家、评论家史小溪先生可谓作者的知音,对此有这样的评论:“这绝不是作者兴之使然随便敷衍的一句,而是羚羊挂角之神来之笔!它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饱含着血泪,掩藏着作者巨大的哀痛:在今日商潮卷袭中,人们关心的是钞票和享乐,人格早已沦为侏儒,谁还会来体悟生命的伟大意义,去想什么狐与不狐的事呢!”(《西部散文的标志和僭越——论刘志成散文的精神情感世界》,载于《西部》2006年第6期)

作者画龙点睛,而编者无端挖眼,很煞风景。

三、引导学生质疑,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

宋代陆九渊的《陆象山语录》里有一首《读书》的诗:“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朱熹说:“读书无疑处须教有疑,有疑处须教无疑。”唯有下了涵泳工夫才可能生疑。我们要让学生在这种“无疑——有疑”“有疑——无疑”的转换中,培养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并以此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习惯,提高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之根本前提,在于对读者(学生这一阅读个体)的尊重,让他们读到“全本”的文本。

如果按编者的意图将原作“整容”后呈现给读者,一篇篇文章仿佛一批整容后完美无瑕的美女,此时唯有惊艳,哪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呢?一切探究尽在“如来的掌心”,这样的探究岂不滑稽可笑?

再看一例: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专题二“难以忘怀的故事”中,编者在把丰子恺《送考》选进教材时,删改了原文的开头和结尾。留下了“送考途中——考试前(旅馆中)——考试后(旅馆中、茶店中)——回乡”的送考故事。其过程:送考途中,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背考试题;考试前(旅馆中),学子“好像被押赴刑场”;考试后(旅馆中、茶店中),个个坐立难安;回乡时,考中的“便有无穷的后望”。其手法仿佛刘心武先生的《公共汽车咏叹调》,以纪实的笔调描绘了上世纪30年代考试众生相,其主题不外乎嘲讽考试制度而已。如果硬要和“难以忘怀的故事”扯上,其难忘大概仅限于学子们投考过程有点扭曲的喜怒哀乐闹,如此而已。

可是作者的难忘岂是如此轻浮浅薄?编者又怎可如此“下手”?编者又怎可如此不顾读者的“知情权”!

我们仔细研读作者的完整原文,重拾“开头”和“结尾”,体会一下作者写牵牛花的用意—— 一位大师的匠心。

开头: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

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子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结尾: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再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作者是李叔同的得意门生,因之与佛教结缘。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所谓“佛心”即“慈悲心”。“悲悯童真”是作者为文的动因,也是我们解读的路径。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孩子们被残酷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上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借助于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来暗示读书如此功利化的结果。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上世纪30年代考试众生相的初衷——捍卫美丽无瑕的童心。

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神往童年时代,表达自己永不磨灭的童心,是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反映和创作追求,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作家对成人世界(现实世界)“失其本心”的厌恶与鄙弃。

这样来看,原来文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有迹可寻,神气贯连。作者写牵牛花的用意是乃托物以言志,可见其艺术品位。反观删改,恰如鲁迅在他的杂文《“硬译”和“文学的积阶级性”》里说的“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写者有意,删者失心。

再看文中摘句:“然而大多数的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都把杭州的学校这样地排列着高下等第……万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

“考取了学校的人都鼓着勇气,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挑了,星夜启程跑到火车站,乘车来杭入学。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加起劲,跑路不嫌劳苦,置备入学的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用不尽似的。”

小小年纪的儿童少年已把考试当作今后荣华富贵的踏板、向上爬的枝干。功名利禄熏染了幼稚的童心,“不会开花结子”的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

编者的一删一改,剥夺了学生读者的“知情权”,十分遗憾地失去了一个探究的机会。探究质疑当以原生态的作品为最佳,删掉的是可能,删掉的是条件,删掉的是尊重。

一切探究质疑之法皆以保持原生态的作品为第一前提,下面列举几种探究方法来做点说明:

反问法——对教材中的内容不盲目轻信,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探究质疑。教材中的内容如不完整,从何探起?

比较法——抓住相关的段落之间、人物环境描写前后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来提出疑问。教材中的内容如不完整,被斩头去尾、割裂联系,从何探起?

整体质疑法——把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放在一课书、一段内容、一个专题、一个时代中进行质疑,形成整体的感知印象,从而提高整体探究的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如不完整,抹去了时代风云、社会底色,读者仿佛盲人摸象,从何探起?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喝“纯净水”。使用原生态的文本,第一要著就是对探究者的尊重。这样才谈得上对学生探究质疑意识的培养,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牵牛花编者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牵牛花
牵牛花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