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析

2015-01-28郑静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志愿志愿者

郑静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析

郑静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也日益增大。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做了一些探讨。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引言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组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到今天已初具规模,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多个大型活动上发挥了作用[1]。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这些都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类型,此外,在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的志愿服务上,也有大学生的身影,如汶川地震等。大学生志愿服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发展时间不算长,在服务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因而必须构建一种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针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1.志愿服务概述

1.1 西方的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志愿服务是一种从古代就有的社会现象,最早表现为积德行善和邻里互助等。现代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早期带着宗教性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逐渐被全世界接受,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2]。现代志愿服务是在战争的人道主义援助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到如今已经包含保护环境、帮助弱势群体等内容。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首先从教会展开,通过教义上的规定约束教徒参加慈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加剧,由此产生了个人和国家性质的志愿服务;二战之后,志愿服务逐渐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工作重心逐渐向着改善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结构发展。在当代,志愿服务更是取得了十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制,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3]。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1.2 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就包含着志愿服务的内涵,如儒家的仁爱思想,佛家的普渡众生等等。上世纪80年代,现代志愿服务开始由西方进入我国,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在上世纪60年代,流行于我国大江南北的“雷锋精神”正是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这一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宗旨基本相同[4]。到了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这一时期的志愿服务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到九十年代,由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提供着志愿服务,并随之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自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便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相继成立,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汶川地震等,青年志愿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青年志愿者的能力,也是对青年学生人格的塑造,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原因

2.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类型

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是在社区建设上。在社区活动中,社区志愿活动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为空巢老人、烈士家属、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推动社区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其次是环境保护上,通过参加一些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一些活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再次是扶贫活动,如近年来各大高校方兴未艾的“三下乡”活动,由国家教育部主导的“西部计划”等等[5]。最后是大型活动,主要包括国内外大型的赛事,如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学生主要扮演着解说、导向、翻译、管理等服务。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表现为服务目的的明确性、服务范围的广泛性、服务性质的公益性和服务目标的时代性。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这些成绩背后也逐渐体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机制方面,即在志愿服务的运行、激励和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服务机制是整个志愿服务发展的制度保证,关系着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效率,要使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保证服务机制的规范和完善[6]。当前志愿服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志愿服务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的热情不高和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上,目前,部分大学生在对待志愿服务上呈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愿意参与,另一种是完成上级任务应付了事,在志愿服务中缺乏服务的态度和责任心。二是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招募宣传不到位,在招募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平、开放的原则;对志愿者的服务培训不专业,在招聘完志愿者后,一些志愿者机构并没有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缺乏相应的服务技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三是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激励机制是让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7]。在当前的激励机制中,首先欠缺的是物质激励,志愿服务并不是完全免费,它是一种相对免费的活动,在活动中给与适当的物质激励并不违背志愿精神;其次是精神激励笼统化,精神激励是志愿服务最主要的激励方式,当前的精神激励已逐渐有被一张奖状代替的趋势,并不能很好地诠释志愿精神。四是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的开展,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包括经济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组织保障等等。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着经费不足、无法律保障等问题,志愿服务没有可靠的机制保障。

2.3 造成志愿服务机制问题的原因

志愿服务机制出现以上问题,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志愿服务机制问题受市场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人们更多地趋向于利益分配,对志愿服务这一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的活动参与度不高。其次,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志愿服务氛围不浓,因而人们对志愿服务缺乏必要的理解,部分人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亏本”,以至于人们将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看成是“傻子”,这种片面的理解方式,使得志愿服务推广较难。再次,高校自身在认识志愿服务这一问题上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对志愿服务不重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也不重视,这就使得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最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管理能力不够。志愿服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配置各种人员、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因而这对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中,一种是由于院校、团委组织的志愿活动,这种活动人数较多,人员配置过于冗杂;一种是学生组织,人员配置相对不足,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

3.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志愿服务与我国传统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志愿服务就是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就是要保证志愿服务有发展的土壤,创造更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环境[8]。而这种环境的构造,也有利于志愿服务中与我国传统美德相符合的精神的发展。因此,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其次,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需要经济的发展、民主的健全、科技的进步等等,而这些条件的实现需要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讲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为社会和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再次,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志愿服务机制的构建使得更多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大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奉献意识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个人能力的形成。最后,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它的先进之处就在于敢于吸收先进的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志愿服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高校之中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可以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4.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尽管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因而机制不健全也在所难免。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主要问题和作用之后,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如何让构建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4.1 创建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志愿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参与,因而要使志愿服务长足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让大学生都了解志愿服务,愿意参与其中;其次是教师要改变对志愿服务的态度和观点,以此来带动社会上关于志愿服务态度的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最后是在志愿服务评价环节,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的个人考评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动力。

4.2 规范志愿服务的活动流程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志愿活动章程,保障志愿服务有据可考。在志愿者的吸收环节上,规范考核内容,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让有奉献心的大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是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请有志愿经验的人对新加入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以完善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素质和技能。在志愿活动过程中,积极落实志愿活动的宗旨,将活动的目的贯彻落实,发扬志愿活动的精神。

4.3 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建

激励机制是志愿服务能够吸引人参与的主要原因,一般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分。在当前精神激励流于形式的前提下,适当加强物质激励,可以有效地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从而保障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的充足。如可以对志愿者给予适当的补助,在一些行业优先录取志愿者等。

4.4 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志愿服务的发展,还需要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因而在构建志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必须要重视保障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案,保障志愿服务所需的各种要素能够快速的集中起来,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同时,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对志愿服务予以制度上的规范和保护,使得志愿服务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发展。

5.结语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方面,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机制的不健全,文章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面临的问题的前提下,认为从志愿活动的外部环境、活动流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加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许亚玲.浅析志愿精神在中国得以发展的基础[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6):345-346.

[2]闪茜菁、戴卫义.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05):37-38.

[3]孙立国.开展社会化教育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42-144.

[4]吴子贵、金敏、杨亮.试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29-31.

[5]谢宜鹏、王静、沈际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109-110.

[6]樊金娥、李欧.志愿者资源开发人文环境缺失的理性透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33-35.

[7]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以四川省某高校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04-205.

[8]陈曦、潘小偭、刘晓东.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北京科技大学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236-237.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构建云南涉藏地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