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及实施措施探讨

2015-01-27王少山徐明德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态村环境规划环境

王少山徐明德

(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2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及实施措施探讨

王少山1,2徐明德1

(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2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本文从阐述生态村涵义入手,对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当前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面临的困境以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生态村;环境规划;生态环境

1 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

1.1 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生态产业是生态村的主导产业,是生态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村建设中,通过对经济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创建良好的空间环境,能够促使各产业之间协调共生,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1.2 有助于创建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生态村是在现代生态学指导下,从环境绿化、建筑材料、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生态化改造而形成新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在生态村环境规划中,通过对村落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既能够保证生态村传承传统村庄的景观特色,又能够使生态村享受现代生活设施和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3 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生态工程技术现已在多个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如住宅建造、生态环境工程、农业、村落设计等等,通过该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四个节约,即节水、节能、节地、节电,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的循环再利用随之大幅度增强。可应用于生态村环境规划中的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节水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再利用、雨水收集、乡村景观生态设计、太阳能及风能利用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生态村环境规划中的合理应用,为自然与农业两大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了条件。

1.4 有助于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生态村的过程中,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供给之间的矛盾,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物态平衡和生态平衡基础,使农民形成健康、和谐的心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文明社会发展进程。

2 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实施措施

2.1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村的生态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村建设要保护自然地貌的生态功能,维护原有山体形貌、修复破坏的植被、保护历史水系岸线、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从而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村建设应退耕还林还草,有效防范水土流失;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和节水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2.2 文化环境规划

生态村的文化环境规划要强调景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完整性、协调性与美观性,在整治建筑外观时,需要着眼于村庄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尽量形成既有传统农宅型式、特色,又有统一建筑风格和基调的村容村貌,从而塑造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环境。在规划设计生态村的文化环境时,必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新建的农民集居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和谐。同时,加大村庄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如传统建筑、历史文物、历史环境等,使生态村保持原有的传统风貌,提炼出生态村特有的文化内涵。

2.3 人居环境规划

生态村建设要搞好人居环境规划,为村民营造适宜居住和生活的良好环境,具体做法如下:(1)生态村要搞好村庄绿化,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适宜的植物,使公共场合绿化、街道绿化和庭院绿化相协调,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2)生态住宅建设要选用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在室内装饰上尽量选用竹、藤、木、石等天然材料,降低生态村的建筑能耗。(3)生态村建设要遵循“循环使用、分流供排”的原则,规划建设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生态村对水的利用率,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4)生态村要鼓励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沼气建设,积极拓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逐步减少生态村对树木、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2.4 经济环境规划

当前,我国生态村的经济环境规划多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规划为主,在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态农业的环境规划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当地农林牧渔的复合生态系统,大力生产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发展庭院生态经济,提高农户经营水平;在生态旅游的环境规划方面,要积极开发生态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农业观光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确保生态旅游规划目标与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环保经济新常态的有效实践,是改善我国农村落后村容村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为此,生态村建设要始终坚持生态理念,使环境规划既要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预留足够的资源,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1]任文雅.凡河流域生态村镇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J].现代农业, 2014,(2).

[2]吴小林.环境法视野下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建设路径[J].环境保护, 2013,(11).

王少山(1987—),男,山西省应县,助理工程师,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入学时间是2013年3月徐明德,王少山导师。

猜你喜欢

生态村环境规划环境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乡村环境规划与评价创新团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环境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
循环生态自然村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