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与教育

2015-01-27曾静545001广西柳州市直机关医务室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作

曾静545001广西柳州市直机关医务室

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与教育

曾静
545001广西柳州市直机关医务室

支气管哮喘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尤其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其基础疾病较多,预后较差,故而有较高的病死率。开展社区管理与教育可提升规范化治疗率,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缓解病情,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社区卫生管理中将支气管哮喘作为工作内容之一,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协同参与的社区管理与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具有推广价值。

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教育

在全球慢性疾病中支气管哮喘属于常见疾病。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加,且环境遭受较大破坏,人们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也出现较大改变,致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调查,全球约有上亿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病程长,需长期接受治疗,故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加重其经济负担,继而带来社会压力。当前社区管理模式在逐渐发展,其对于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进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其管理与教育的具体措施。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依托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其支持与帮助下调查社区所有居民的健康状况,可使用广告宣传、免费检查、门诊接诊以及义诊等方式,并建立登记制度,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确保1人1档与1户1袋[1]。在对社区居民予以调查时若发现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例如气喘或者反复咳嗽,则需依据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标准进行筛查,比如进行肺部X线检查、检测PEF(呼气流量峰值)、痰液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变异率等[2]。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后做好登记,并予以编号,以便于后期的统一管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若患者疑似支气管哮喘但无法确诊则转给上级医院开展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患者疾病类型。若患者正处于重症急性发作期则需转向上级医院予以住院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转为社区管理。对于已经在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则需对其近1年来的病情控制状况予以调查,其指标主要包括急诊率、急性发作情况、规范治疗情况、住院率、病死率、对病情予以正确处理的情况、受教育情况、对哮喘疾病的正确认识情况、对气雾剂与峰速仪的正确使用情况以及肺功能FEV1.0在预计值中所占的比重等。此外,还要调查患者生活与工作情况以及治疗费用等。对确诊患者需构建档案并预留电话,以便开展随访工作。

加大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病理生理知识:预防向来比治疗更重要,在社区中需加大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宣传力度,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致病原因等,例如该病通常多发于寒冷季节或者春秋季,其致病因素可能为吸入物、药物影响、精神因素、食物、遭受感染以及气候骤变等,该病主要特点为反复性发作。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上述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知识后会增强其预防保健与治疗工作效果。

用药指导:由于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故而患者需坚持长期合理用药。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长期用药合理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患者将定期按时服药作为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不可漏服;对于自身服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均能够清楚说出,并在服药时确保正确性。尤其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要勤于治疗但是避免混乱,对用药量予以严格控制,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可结合患者病情为其提供用药方案,例如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若有必要可静脉给予氨茶碱或者糖皮质激素;若患者合并有感染或者发热则需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若合并有变应性鼻炎则需给予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若患者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则医师需协同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使用复方制剂作为长期控制药物,例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或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若患者经济压力大则可推荐使用氨茶碱缓释剂、沙丁醇气雾剂、强的松片、酮替芬等药物。结合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每间隔1个月或者2个月对治疗方案予以调整。

对发病征兆予以观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患者及其家属播放视频,使其更好地了解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更好观察发病征兆。例如当患者出现胸闷、精神紧张、喉咙有痒感、干咳、呼吸不畅以及胸部有紧缩感时则警惕支气管哮喘发作。

鼓励患者自我记录与监测病情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健康手册以及电话咨询等方式开展支气管哮喘健康宣教后,可告知患者吸入疗法的重要性与优势,同时鼓励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鼓励患者记录病情,包括临床症状、PEF以及用药状况等,这样医师可依据患者PEF改变状况调整用药剂量。此外,还需教会患者使用家用峰流速仪检测PEF,医师再结合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标准[3]评估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法。若患者<6岁则主要结合C-AC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估病情。社区工作者需定期随访,以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况。

对就医意识予以普及

社区工作者需管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档案,并派出医生定期到社区开展义务诊治与咨询活动。对于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求其每月门诊就诊至少1次,尤其是在支气管哮喘高发季节,更需结合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健康计划,并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指导,使其知晓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使患者认识到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微弱与困难、脸色苍白、冷汗、口唇发绀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状[4],此时需即刻前往医院就诊。

形成优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同时食物需为低盐、低脂以及低糖类,适当补充纤维素[5],食物最好为半流质或者流质,需清淡、易消化,禁食刺激类与辛辣食物,禁烟禁酒,多补充水分。可多使用含碘食物、新鲜水果与蔬菜以及豆类等,限制甜食、动物内脏、脂肪以及盐分的摄取量。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性、可逆性以及突发性,故而患者易出现不耐烦、急躁、紧张、激动、抑郁等情绪。此时社区工作者需加大对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生理等方面的支持,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诱发疾病发作,使其消除不良情绪并树立治疗信心,以更好控制病情。

总之,在社区卫生管理中将支气管哮喘作为工作内容之一,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协同参与的社区管理与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具有推广价值。

[1]罗明,袁春梅,张雪,等.现代医学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效果和医疗费用的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1917-1918.

[2]赵海伶.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731-733.

[3]李静,许淑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社区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15):62.

[4]罗明,袁春梅,张雪,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管理医学模式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55.

[5]李京鹏,魏红,李学军,等.儿童支气管哮喘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华儿科杂志, 2014,52(5):353-357.

Communitymanagementandeducationofbronchialasthma

ZengJing
TheInfirmaryofLiuzhouStraightAuthority,Guangxi545001

Bronchialasthmahadaseriousimpactonhumanhealth,especiallyforelderly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Ithad morebasicdiseasesandpoorprognosis,soithadahigherfatality.Communitymanagementandeducationcouldpromote standardizationtreatment,avoidmedicalresourceswaste,reducethenumberofseizures,whichcouldalleviatethecondition,reduce thepatients'medicalburdenandimprovethepatients'qualityoflife.Bronchialasthmawasoneoftheheartworkcontentofthe communitymanagement,thecommunitymanagementandeducationmodelparticipatedbypatient,doctor-patientcollaborative couldcontrolthebronchialasthmaeffectivelyandhadpromotionvalue.

Bronchialasthma;Communitymanagement;Educa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3.6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