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医院图书馆图书管理现状与改善措施

2015-01-27金珑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信息化

金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快速性、方便性、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阶层,在医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等级医院的评审有力地推进了医院数字化建设进程。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中,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EMR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得到了全面推进,而且将图书馆列入评审对象,各医院对图书馆的建设尤其是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给予了一些投入,这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医院在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缺乏认识,投入不足,导致部分中小医院不能实现通过计算机对该馆的图书进行管理,更谈不上馆际互借。该文就当前医院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医院图书馆现状、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图书管理中的地位、服务创新的内涵、医院图书馆的整改措施等4个部分进行阐述。

1 医院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图书馆规模及藏书量都比较小

医院的规模具有一定局限性,因而,医院图书馆的规模也相对较小,由于规模不大,导致其藏书量不多,设备不够齐全。此外,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相对偏少,采编部、流通部、咨询部等基本是由1~2个人来完成,这使图书馆服务水平降低,同时,也制约了医院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1.2 医院图书管理未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随着三级医院等级的评审,各家医院都在积极努力地按照自治区卫生厅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这就促使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发展速度更快,虽然医院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家医院图书馆购买了不同的数据库,有同方知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总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还有“大医医学搜索”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为医院图书馆馆员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服务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也为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部分医院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所以在计算机管理图书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大部分中小型医院图书馆落后于高校图书馆以及规模较大的医院图书馆.作为一名馆员,要积极争取努力实现对该馆图书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1.3 缺乏信息共享意识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偏低,导致各种书籍在医院与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度偏低,信息化的缺乏造成了文献期刊的浪费,导致医院信息及资源大量浪费,加上医院图书馆实行闭关政策,拒绝与其他医院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使其发展停滞不前。

1.4 缺乏必要的整改经费

医院领导缺乏远瞻性,忽视对图书馆的整改,使医院图书馆的经费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医院图书馆的文献存储量及更新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

1.5 医院对图书管理的效率不高

目前,诸多医院对图书管理效率不高,体现在:①一些医院尚未对图书进行精确化编码。②一些医院尚未对图书进行标准化摆放,有的书架上摆放满图书,有的书架没有图书,并且图书摆放顺序和位置取决于个人直觉,表明这些医学的图书管理欠缺统一标准。每当购买新图书的时候,很多医院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是将其安插在其中,导致新图书和相似的旧图书难以编排起来。③尽管一些医院具有丰富的电子资源,但是因为借阅程序较为复杂或者具有严格的访问权限,所以导致医院内部人员难以共享这些电子资源。

2 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图书管理中实现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医院的各种基本设施也在不断加强,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一部分服务于全院医疗、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在当今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如何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图书的利用率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传统图书管理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无法对知识及时进行更新,无法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对藏书进行分类整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十分辛苦,借阅、催还和统计工作非常繁琐。而医院图书管理利用信息化则可以为医务工作者、管理者提供更多更精准的信息,便于他们查阅,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他们少走弯路。基于这些问题,该研究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此外,信息化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的任务量,帮助他们把所有图书的数量、种类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了信息服务水平,并且获取信息的时间更加迅速,节约了大量时间,信息化管理让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更具网络化,充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大大弥补了传统图书管理中的缺陷,让医院图书管理的发展更加具有时代性。

其次,在医疗行业领域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病种的不断增加,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是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提高诊疗水平,所以对于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知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图书馆必须做出相应的整改,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证医务工作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从图书馆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识与信息,医院图书馆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对医务工作者的承诺,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

3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服务创新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基础上的,因此,医院图书馆在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服务创新。

3.1 利用先进技术取代传统观念

将图书管理推向自动化发展方向,顺应社会发展。

3.2 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馆员主动与科教科联系,了解新课题,为科研人员查新提供最新文献,满足医务工作者需求。

4 实行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与服务创新的对策

医院图书馆必须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服务创新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4.1 必须提高馆员素质水平

图书管理员素质水平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效率起到关键作用,医院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的组织管理,采用科学管理理念,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团体凝聚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效率的工作当中。另外,馆员要快速了解、掌握数据库的功能,学习如何利用网络数据库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要查询的文献,随后,对医院的管理者、临床医护人员以及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数据库查询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完成注册,通过网络进行登录查询,使医务工作者都能快速掌握检索方法,开拓思路,吸取借鉴他人成果,了解更多学科新动态。然而,要想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就应当加强对其培训。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医院对其展开针对性、系统化的培训。这种培训对初次管理图书的人员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医院通常实施两种培训:①基础培训。医院对初次管理图书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同,有利于提高今后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②适应类型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的图书管理岗位需要实施适应培训,例如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的培训。此种类型培训对象较为单一,技术要求较强,同时内容具有针对性。它是图书管理人员在职责分工后,医院按照岗位工作不同实施的针对性培训,是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

4.2 必须加大经费的投入

医院领导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并支持其发展,大量投入整改经费,只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医院图书管理部门才能将整改工作付诸现实,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加强医院图书馆与其它医院图书馆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知识的及时获取,书籍的及时更新,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

4.3 建立资源共享

资金的投入是建立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医院图书馆通过资源共享与大型医院建立联系,来弥补中小型医院资金投入的不足,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必须通过卫生部门的统一协调,避免医院信息的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4.4 提高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图书馆服务人员服务理念的转变,图书馆应该改变单一的服务模式,对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让服务模式的发展更具多元化,个性化,积极改变读者的阅读环境,为读者的利益着想。

4.5 扩展自身的信息来源

图书管理者要为图书馆谋取福利,学会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为医院解决问题,关注医院热点,形成与医院互利互惠的关系,促进医院及图书馆共同发展。

4.6 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及时补充与更新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采用可以使图书馆资源得到快速的更新及补充,将藏书的质与量充分结合起来,将陈旧的书籍进行更换,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避免图书馆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促进医院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4.7 信息安全的建设

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图书馆检索系统得到了完善,方便读者在最快时间里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但在另一方面,这种系统的运用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侵袭,他们利用图书管理系统来破坏图书馆资源,因此,图书馆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安全管理,未经注册人员都不能进入该系统,以便提高图书管理的安全能力。

4.8 对图书进行精确化编码

图书管理人员可依据学科种类划分一级编码,然后再基于一级编码,按照图书的不同性质进行进一步划分,接着结合图书入院时间进行三级编码。采用这样的形式,可将图书的编码形成一条连贯的链条,并且图书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这样可便于读者查找图书。

5 结语

医院图书馆是医疗人才诞生的地方,它具有储藏知识、交流知识的能力,它对于医院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医院图书管理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信息化先进管理手段,但由于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开展,造成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停滞不前,针对这些现象,医院部门必须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培养,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该研究从提高馆员素质水平、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资源共享、提高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扩展自身的信息来源、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及时补充与更新、信息安全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郝岗.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模式和任务[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60-62.

[2]刘连庆.试论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科技资讯,2013(32):249,251.

[3]常永亮.刍议新医改中的医院图书管理工作[J].才智,2012(3):341.

[4]金允天.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33):149.

[5]李玲.浅谈专科医院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291.

[6]王小菲.浅析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与创新服务[J].知识经济,2013(14):125.

[7]艾银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4(13):37-38.

[8]岳佳琦.医院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95-96.

[9]潘惠利.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3):50.

[10]李甦.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5(8):222-223.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