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应进入宽容的时代

2015-01-27郑佳明

时代人物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制意见民主

郑佳明

当下宽容已经成为很时髦的话语,至少在中等收入阶层。

什么是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宽容不同意见,相同意见用不着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宽容哪怕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意见,对的意见不用宽容。民主是服从多数,共和是保护少数,不管多数少数,不同意见都要保护。

虽然中国自古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终不过是一种理想。秦汉以后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宗法关系、等级观念和愚民政策这四样东西,使很多中国人成为朝廷的“忠臣顺民”,家庭的“孝子贤孙”,成为宗法关系和等级结构中的分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要恪守自己的名分不得僭越,每个人都在权力、关系和利益的夹缝中求生存,不能有非分之想。群体文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好人坏人都得斗争才能生存。中国人的斗争哲学,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历史记载的大多是争权夺利和改朝换代的故事。

过去的中国,也有过宽容,无为而治的汉,雍容大度的唐;百家争鸣的春秋,百花齐放的“五四”。但更多的是思想禁锢与政权焦虑,秦王的焚书坑儒,宋时的存天理灭人欲,明朝的专制集权,清代的闭关和文字狱,导致中国的衰落和积贫积弱。宽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弱项。

可以说,明清以来,中国人一直没有认识到宽容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资格和条件讲究宽容。要从历史文化的思维和百年劫难的心理定势走出来,从极端回归到正常与平和,需要一个过程,要平静地思考中国的古往今来,要敞开胸怀容纳世界的文明。

时代也需要我们宽容。人类已经走到一个市场、科技和民主体制最大限度地把人类联结在一起的时代,人类已经从上个世纪人与人的矛盾为主,转变到这个世纪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主。阶级、民族、国家、文明和地域之争,遇到了强大的多的必须共同面对的自然困境。宽容与妥协变成了共识,和平发展和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作为新兴大国、文明古国,在世界上以什么形象和姿态出现?如果说粗话、打横炮受到追捧,激进和民粹成为时尚,受气包心态、小媳妇心理盛行,谈什么国家软实力?

宽容是针对情绪和方法而言,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社会氛围,一种文化教养,一种新的文明,宽容是对历史形成的扭曲的纠正。宽容意味着平等,不平等的人只有屈服或怜悯;宽容意味着自由,戴着枷锁的人不会宽容,压迫别人的人也不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尊重对方的权利,就是对别人的宽容。破除以权为本的专制思想、等级观念,人就宽容了。跳出关系网和小集团利益,人就宽容了;宽容意味着人格的成长与健全,自由发展的人才有可能宽容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容。

宽容指的是一种社会主流品质,不排除个别和例外。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可能讲宽容。宽容不会宽容丑恶,恰恰只会使人民觉悟,使思想解放,使正义有力量,使理性有需求,使讨论有余地,使新的制度设计有空间,使中国转型有宽松的环境,使中国走出专制与激进的轮回,走向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宽阔大路。

如今中国在转型,应把宽容作为转型的重点内容。让广大群众发言,让不同意见发声,让言论更加自由,让环境更加宽松。人民自己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上,有序、平稳地转变与转型,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才是国家民族人民之幸。

猜你喜欢

专制意见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专制”与“民主”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批评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