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

2015-01-26吴兴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2期
关键词:套管针对性颅脑

吴兴文

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重庆 404020

重度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昏迷超过,出现意识障碍,体征为神经系统阳性,并伴随着体温、血压和脉搏的明显变化。该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引起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是ICU科室重点收治的病患群体。气管切开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办法,但常常伴随有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对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重点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该研究对该院ICU在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56例的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 CT 确诊,GCS 评分<8分(3~5分 21例,6~8分35例)。以上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中男性 47例,女性 9例,年龄 25~72岁,平均(45.2±5.9)岁,脑挫裂伤21例、颅内血肿16例、脑干损伤5例以及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4例。

1.2 护理方法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长期的昏迷当中,由于呼吸道梗阻或供氧不足,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但是经过切开手术之后,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加上长时间卧床、建立人工气道和鼻饲等原因,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1.2.1 体位护理 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长时间处于昏迷的状态,保持正确且舒适的体位,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有着积极的帮助。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位主要包括侧卧或者侧俯卧,患者头部需要适当抬高,促进患者颅内血液流动和呼吸的通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进而保证正常的血氧供应,预防肺部感染,帮助患者脱离昏迷状态[2]。

1.2.2 吸氧护理 由于患者颅脑受损,其呼吸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血氧供应不足的情况。在吸氧护理当中,气管切开处供氧是最佳的选择。保证氧气管的封闭性,使用胶带予以固定,持续进行低浓度供氧,保证患者正常的呼吸,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并由相关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办法,以控制患者的病情。

1.2.3 吸痰护理 吸痰护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呼吸的通畅,及时排除呼吸道内滞留的痰液。当患者出现气道压力升高、SPO2(血氧饱和度)指标下降以及出现痰鸣音和剧烈咳嗽等情况时,则需要进行吸痰操作。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负压,吸痰管包预先进行无菌处理,将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良好清痰效果的同时,对气管内壁和肺具有保护作用。把握吸痰的时间和频率,吸痰过程时间保证在8~15 s/次之间,不能连续3次进行吸痰操作;所选择的吸痰管为带侧孔硅胶管,其外径不得超过内套管内径的1/2,负压保持在80~150 mmHg范围内。另外,在吸痰前后进行预充给氧5 min,并在吸氧过程中持续纯氧供应,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产生低氧血症[3]。

1.2.4 气管切口处的护理 患者的气管切口处容易发生感染,需要对气管切口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清洗,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其刺激气管切口及周围皮肤而引起感染。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的气管切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护理,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密切关注切口周围皮肤是否出现出血、皮下气肿等变化,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理。

1.2.5 湿化护理 气管本身具有呼吸道的湿化和温热功能,但由于气管切开手术,这两项功能基本丧失,患者的呼吸道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未经湿化和温化的空气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因此,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气道湿化标准,对患者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和温化处理,温度标准为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36g/L。间歇气管内滴药法、持续气管内滴药及雾化吸入等都是有效的湿化护理方法,需参考患者的痰液性状进行,控制湿化操作,保证其适度[4]。

1.2.6 气管套管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所使用的一次性硅胶材料气管套管需要定期更换,不可长时间带管,容易滋生病菌,造成气管切口处感染。在气管套管护理当中,需要保证无菌环境,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纱布的湿化处理,再将纱布覆于套管口,每天定时进行生理盐水清洗和高压灭菌消毒,也可选择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的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其效果十分显著。除了以上护理内容之外,保证ICU病房环境的清洁无菌,温度需要保持在20~22℃,湿度50%~70%,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2次/d,2 h/次)。定时通风,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严格ICU病房探视管理,为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5]。

2 结果

该组研究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当中,有40例在7~21 d拔管,恢复情况良好;16例在21~36 d拔管,其中2例在置管后48 h内发生脑疝而死亡,发生肺部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为5.4%,总有效率为

91.1 %;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为7.4 d,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0 d。

3 讨论

在所有颅脑损伤患者当中,大约20%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病情严重且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而气管切开手术是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办法之一。在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当中,需要妥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手术术后感染问题,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在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当中,有效进行体位护理、吸氧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切口处的护理、湿化护理以及气管套管护理等措施;ICU病房环境要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创造无菌环境,进行医疗器械的消毒,为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提供基础保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加强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以及颅内压的变化情况,预防颅内血肿、脑疝等高死亡率并发症;避免细菌侵入而刺激和损伤患者呼吸道,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6]。该组研究当中结合5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有效率高达91.1%,感染发生率为5.4%,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充分说明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基于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有专业护理人员实施和操作,从基础环节着手,重点预防肺部感染,有效提升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有效解决了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问题,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帮助,建议在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护理当中推广应用。

[1]石崛.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1):117-118.

[2]刘娟.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32):107-108.

[3]许庆超,王昌俊.ICU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8 下半月):259-260.

[4]谢先梅.45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管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0):2552-2553.

[5]张智秀.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科技资讯,2013(32):243.

[6]张兰.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0):127-128.

猜你喜欢

套管针对性颅脑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