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储管理有变肥企如何应对

2015-01-26

中国化肥信息 2015年47期
关键词:淡季化肥经销商

分析预测

淡储管理有变肥企如何应对

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通知,为规范化肥经营企业做好淡季商业储备工作,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矛盾,保障春耕用肥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对2005年制定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及《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化肥淡储管理将发生新的变化。那么此举对化肥企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化肥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化肥淡储管理将发生六大新变化

根据新管理办法,今后化肥淡储管理将会发生六大新变化。

一、管理范围扩大。化肥淡储除了中央淡储外,在农业大省还有地方淡储,新版管理办法将地方淡储也一并纳入。化肥淡储规模控制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确定,单位为实物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国务院批复的规模控制量范围内,根据全国化肥市场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年度淡储总量,以及中央承储企业储备任务量和分区域地方承储企业储备任务量。不管是中央淡储还是地方淡储,利息均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

二、复合肥明确为淡储品种。在旧版管理办法中,淡储品种表述为:主要安排尿素、磷酸二铵等高浓度化肥,并没有明确提到复合肥。而在新版中,明确复合肥为淡储品种,表述为:淡储化肥以尿素、磷酸二铵、优质复合肥等高浓度化肥为主。并要求各区域淡储量中尿素所占比例不应低于40%。

据媒体报道,目前市场上针对淡储在品种上的调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以往农民施用化肥基本以单质肥为主,但是随着近些年企业在产品上的转型升级,新型的复合型肥料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尿素和磷铵,农民的施肥习惯随之发生转变。其中,高氮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品种受到农民青睐,在东北、华北、华南等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单质肥的施用比例已经明显的下降,所以针对当前的用肥习惯和主销肥料来看,一些从业者认为单质肥的承储量应该有所减少,复合型肥料的承储比例该有所提升。

不过,在一些专家的眼中,复合型肥料虽然迎合了农民的施用习惯,但是出于配方的多变和各地土壤养分的不同,在淡储的执行过程中难以操作,而且按照固定的养分比例制造出来的复合肥料违背了“测土配方”的科学性,譬如在东北地区近些年大热的“一炮轰”就对土壤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尽管解放了农民,但却造成了肥料的使用过量和对土壤的伤害。所以继续承储单质肥有利于“测土配方”的执行。特别是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并由农业部提出并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下定决心要为土地“减肥”。所以在“精准施肥”的前提下,固定配方的复合肥是难以满足我国土壤的实际情况。

但增加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生物肥料是业内的共同呼声,在今年年初农业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而且存在施肥结构不平衡的现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所以在承储中增加一定的有机肥、中微量元素和生物肥料有利于改善和提升我国的耕地质量,同时有利于从行业政策的氛围角度推广和实施科学施肥。对于上述声音,相关人士表示,今后淡储的品种将会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调整。今年关于化肥增值税恢复的税改政策中就对钾肥作出调整,而对于有机肥就继续免征增值税,所以业内预计包括淡储在内的相关政策仍将延续主流基调。

三、承储企业资质提高。在旧版《管理办法》中,要求承储企业注册资金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而在新版中,提高到了5000万元,要求企业总部或联合体牵头企业上一年度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内承储企业承储本区域淡储任务的,上一年度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联合体参与企业在旧版中没有资金要求,新版中要求上一年度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四、招标办法确定。对于化肥淡储招标,新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对承储企业实行一次招标、三年稳定、奖优汰劣的办法。经招标确定的承储企业,承担储备任务的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委托单位与承储企业分年签署委托协议。在此期间,完成当年淡储任务并有意承担下年度淡储任务的承储企业,应向委托单位提交上年度承储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及下年度承储任务申请,由委托单位认可后与其签署下年度承储协议书。这样做有助于调动承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淡储的平稳性。

五、淡储考核指标细化。新版《管理办法》对淡储考核指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主要考核三个指标:1、标的区域内的累计调入量;2、平均库存量;3、峰值库存量。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淡储期间在标的区域内累计调入量不少于淡储任务量的1.4倍;

(二)淡储期间平均库存量不少于淡储任务量;

(三)淡储期间后3个月中至少有一个月月末库存达到淡储任务量的120%。淡储期限为六个月,一般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六、处罚更严。旧版的处罚条款是:承储企业存在弄虚作假问题,将取消其承储资格,不给予利息补贴,没收履约保证金。新版的处罚更为严厉:承储企业存在弄虚作假、销售假冒伪劣化肥、所销售化肥实际含量及重量与标准含量及重量不符等问题,终身不得承担化肥淡储任务,并根据违规程度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不仅弄虚作假的要处罚,而且质量不合格的也要处罚,并且终身不得承担化肥淡储任务,同时还要承担违约责任。这样做有助于化肥淡储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化肥淡储继续保留是最大利好

西南地区一位肥企负责人表示,他第一眼看到《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时,并没有看内容,就感觉稍稍松了口气,这意味着化肥淡储并没有取消,而是将继续实施。这些年,关于化肥淡储的争议比较大,有些人主张取消,理由是我国建立化肥淡储制度是在2004年,当时化肥市场供不应求,所以要鼓励化肥企业在淡季时多生产,才能供障农民春耕用肥旺季时的供给,而淡季时农民用肥少,必须把淡季时生产出来的化肥存起来,这就是淡储。但现在化肥产能大幅增加,即使淡季时不搞淡储,也能保障旺季时的供应,所以没必要再搞淡储了。这位负责人忧心地表示,如果真的取消了淡储,对化肥生产企业是不利的,淡季时生产出来的化肥没人要、没人储,那企业还怎么搞生产?现在化肥淡储继续得以保留,对肥企是个利好。

为什么还要保留化肥淡储呢?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单纯从化肥总量上看,确实现在化肥产量是够多的了,保障供给不成问题,但供给也具有时段性,如果没有淡储,淡季时企业生产出来的肥料没人要,或者价格被压得过低,企业严重亏损,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被迫停产,停产的企业多了,还能否保障春耕供给就难说了。另外,淡储有助于化肥市场的整体平稳。化肥企业在淡储时的生产不受到过分打压,淡季产量增多了,意味着春耕用肥旺季时供给量增加了,有助于平稳价格,对农民有利。化肥是为农业服务的,国家粮食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从这些方面来说,化肥淡储确实有存在必要,但要与时俱进,化肥淡储经历了这么多年,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所以这次要进行修订。另外,现在化肥企业普遍困难,保留淡储制度也有助于企业纾困。

利好受限

湖南丰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郭国平表示,今后化肥淡储管理的总体原则是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根据新修订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今后化肥淡储将出现两大新特点:

一是淡储总量会有所变化。我国自2004年建立化肥淡储制度后,年度淡储规模由最初的800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最高1800万吨,但2014年后淡储总量不再是只增不减,而是有所下降,去年约减少了300多万吨,今年继续减少110多万吨。新版《管理办法》规定,化肥淡储规模控制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确定。预计今后的化肥淡储将是适度淡储,淡储量太大了,将会对第二年的化肥市场形成比较大的冲击,因为第二年旺季时化肥企业还在继续生产,再加上淡季时的大量淡储,将会使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恶化了市场的供需矛盾;但淡储量太小了,又失去了淡储的意义。

二是淡储倾向于大经销商,厂商博弈加大。新版《管理办法》规定,化肥淡储承储企业以大型、跨区域经营企业为主,兼顾区域内实力较强、销售网络健全、经营规范的其他化肥经营企业。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淡储中标后的履约能力。相比于中小经销商,央企、省农之类的大型经营企业资金实力雄厚,采购量大,谈判优势强,在淡储价格及条款方面厂商博弈加大。

“继续执行化肥淡储制度总体来说对生产企业是有利的,但化肥淡储总量的减少,以及淡储倾向于大经销商,又使得这种有利因素打了折扣,化肥生产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郭国平如此说。

江西一位经销商表示,相比于过去的管理办法,新版《管理办法》对肥企的利好确实有所下降,但这在化肥行业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化肥优惠政策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是正常的,对此化肥企业应该充分理解。

肥企如何应对

今后对化肥企业而言,淡季如何有效安排、使得产销平衡是个考验,广西南宁市维丹利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修海认为,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多在淡季检修。作为化肥企业,基本上每年都要进行系统检修,应尽量安排在淡季进行,以减少销售压力。

其次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负荷。企业不能老是想着满负荷生产,因为淡季价格低,有可能生产越多,亏得越多,这时候就要调整到经济负荷,以能够保企业盈利或尽量减少亏损为原则。

再次是主动自储。针对经销商淡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价格低时,生产企业要主动自储,自建仓库或从社会上租仓库均可。

企业自储有两大作用,一是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现在经销商老是问厂家一个问题,你说化肥价格低,为什么不自己多储存啊?相比于经销商,生产厂家掌握了最真实的生产成本,也最了解产品的价值,如果生产厂家认为价格确实太低了,自己主动多储了,这对树立市场信心很有帮助,经销商也会跟着储存。二是厂家在低位时自储,涨价后再抛出,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搞好联储联销。面对经销商淡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生产厂家还有个办法就是和经销商联储联销,厂商之间联合储存,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王修海认为,要搞好联储联销,生产厂家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选择好市场。俗话说,货到地头死。厂家把货物联储联销到哪个市场,以后就是在该市场销售,如果以后该市场不好,又想转运到其他市场去销售,这个转运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在确定联储联销方案时,就要选择好市场,重点选择那些市场容量大、易走货、同时自己在该地又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市场作为联储联销市场。二是选择好经销商。淡储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少则一个月,多则三、四个月,在这中间容易出现变故,同时销售时不可控因素也比较多,作为生产厂家而言,一定要选择信誉高、诚信可靠、知根知底的经销商作为联储联销合作伙伴,防止自己的利益受损。

(原野)

猜你喜欢

淡季化肥经销商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2月广州商业地产市场:春节淡季,散售淡静,全市成交凭借大手支撑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广州8月商业地产市场:进入下半年淡季,公寓、商铺成交仍有不错表现
淡季不淡 尿素后市何去何从?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