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

2015-01-26李维纯

治淮 2015年7期
关键词:蚌埠淮河防汛

李维纯 姚 瑞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

李维纯 姚 瑞

随着“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淮河防汛通信网络也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完成了单一语音业务向数据及视频图像等综合业务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淮河干流数字微波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为传输交换核心,支线传输通道、无线接入、卫星通信为延伸、覆盖,视频会议、远程视频监视、行蓄洪区通信报警为指挥调度中心的现代化专用通信网络,为淮河流域水情、工情、旱情调度,防灾减灾以及工程管理等提供通信保障,已成为淮河水利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30多年的建设,淮河防汛通信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以语音通信为主,到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网络。目前,淮河干流防汛通信网主要由微波、宽带无线接入、视频会议、远程视频监视、卫星、数字程控交换等系统组成。

1.干线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沿淮自信阳、罗山、息县、潢川、阜南、阜阳、颍上、凤台、常坟、蚌埠、浍南、五河、鲍集、三河闸、二河枢纽、淮安枢纽,电路全长566.3km,传输容量34Mbit/s,其中蚌埠至颍上区间传输容量155Mbit/s。

自阜阳经太和、界首、沈丘、项城、周口、逍遥闸至漯河,电路全长208.65km,传输容量34Mbit/s。

自信阳经薄山水库、宿鸭湖水库、驻马店、桂李至漯河,电路全长198.29km,传输容量34Mbit/s。

2.支线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沿干线微波两侧,建成了至王家坝闸、临淮岗、阜阳水务局、信阳水利局、鲇鱼山水库、马湾(泥河洼)等沿淮相关水利单位的支线数字微波传输通信线路,传输容量8Mbit/s或34Mbit/s。

3.租用光纤电路

淮委至水利部、沂沭泗管理局、四省水利厅均租用光纤电路,用以进行视频会议、视频监视、防汛调度等信息的传输。

4.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淮委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是淮河流域的语音程控交换中心,主要提供淮委与水利部、流域各省、沿淮各地(市)、县水利部门的语音交换通信,设调度中心主机和国强路办公区、治淮路办公区两个模块局,系统容量4000端口。

5.视频会议系统

该系统以淮干微波和租用光纤电路为主要传输通道,设淮河防总(淮委防办)、河南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王家坝闸、阜南防办、临淮岗、蚌埠闸、三河闸、二河枢纽、淮安枢纽等会场,并和安徽省水利厅至全省各市的视频会议系统联网。

此外,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也在淮委设立了分会场,并与淮河流域视频会议系统联网。

6.重点工程远程视频监视系统

淮河流域重点工程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由淮委视频监视系统、沂沭泗局视频监视系统、流域四省的视频监视系统以及相关地市的视频监视系统组成。目前淮委能够访问的视频监视站点有薄山水库、鲇鱼山水库、宿鸭湖水库、班台闸、城西湖闸、王家坝进洪闸、曹台孜退洪闸、临淮岗、荆山湖进洪闸、何巷闸、蚌埠闸、二河枢纽、二河闸、三河闸、淮安枢纽等。

7.800MHz无线集群系统

由于受频率使用限制,800MHz无线集群系统现仅应用于南湾水库。

8.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采用SCDMA技术,使用400MHz频段,共设立平舆、桂李、马湾、王家坝闸、曹台孜闸、临淮岗、寿县、凤台、芦沟、常坟、蚌埠、五河、鲍集和皂河闸14个无线基站,驻马店、阜南、霍邱、蚌埠、淮南和宿迁6个基站控制器,基本覆盖淮河流域22个行蓄洪区。

9.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淮委卫星主站、水库卫星小站和应急卫星通信车系统组成。

淮委卫星主站系统:该主站是水利部统一安装,主要由4.5m环焦抛物面天线、16W的BUC、LNB、iDirect X3 Edge调制解调器、语音网关组成。

水库卫星小站:淮河流域11个水库(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鲇鱼山水库、石山口水库、泼河水库、南湾水库、薄山水库、板桥水库、宿鸭湖水库)建设有卫星综合小站,解决语音及数据的通信,部分水库建有视频监视点。同时配置1套应急便携型卫星小站,用于流域范围内应急抢险机动通信。

应急卫星通信车系统:由位于淮河防汛调度设施的固定地面站和位置随时移动的应急卫星通信车组成。固定地面站具备与卫星通信车双向传送图像、话音、传真、数据等信息的功能,实现远程实时视频监控和会商。

二、存在问题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新时期治淮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淮河防汛通信网络在传输通道、通信手段、系统功能、系统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适应不了新时期水利管理工作的需要。

1.干线传输通道容量偏小,且缺乏备用迂回通道

随着高清视频监视、视频会议系统陆续建设,需要干线微波电路提供足够的传输通道容量。目前,干线部分区段的传输通道基本全部使用,已经不能满足防汛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淮干微波也缺乏备用迂回通道。

2.大型水库缺乏通信保障手段

上游大型水库库区面积较大,部分区域公网信号无法覆盖或带宽得不到保障,库区内基本上没有专网通信保障。因此,水库防汛缺乏可靠的通信及视频监视等技术手段,尤其在汛期查险报汛时,影响汛情及险情的及时上报。

3.视频监视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且部分重点工程监视点少

近年来,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为防汛部门提供了实时的水、工情及汛情监视画面,提高了防汛综合决策的支撑能力。但是部分重点工程大多采用的是普清视频技术标准,视频清晰度等画面质量不高,监视的距离不够远,且监视点少(只有一个监视点)。同时对地形复杂的洪涝灾害现场,常规的视频监视设备无法到达,缺乏有效的机动和空中采集能力,无法实现全方位、大场景、较远距离的视频监视。

4.部分系统设备老化,系统运行存在隐患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已建的语音数字程控交换系统、800M集群基站运行时间较长,都已使用十多年,设备老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转型,设备厂商早已停产,现已无法购买备品备件,厂商也不再提供维修保养的技术支持,已无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三、发展方向探讨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的发展始终遵循着服务治淮的宗旨,在公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其更无法与运营商进行市场竞争,反而应充分结合公网,紧紧围绕服务治淮开展各项专网特色业务。

1.淮河干流传输通道升级改造

干流微波传输通道扩容改造。淮干微波沿淮河自信阳、淮滨、阜南、颍上、蚌埠、五河、三河闸、二河枢纽至淮安枢纽(总渠管理处),电路全长566.3km,各区段通道容量不一,其中信阳~颍上34 M,颍上~蚌埠155 M、蚌埠~淮安34M。目前,信阳~颍上、蚌埠~淮安34M电路传输通道全部使用,现有的传输通道容量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电路扩容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机房和铁塔等基础设施,选用64~200M自适应微波设备,根据各段微波的站距不同,改造后的电路容量至少达到64M。

重点水利工程公网光纤电路租用。王家坝进洪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淮安枢纽等水利工程是淮河干流重点水利工程,目前除微波通信外没有备用迂回通道,下一步可以利用公网资源建设应急备份通道,满足重点水利工程综合业务的传输,保障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重点水库无线宽带信息接入系统

利用新一代4G宽带接入技术,在水库建设无线宽带接入系统,解决水库防汛通信及视频监视等技术手段缺乏的问题,保障淮河防总及时掌握重点水库相关水情、工情、灾情信息,保障库区通信和重点区域的视频监视。

3.重点水利工程高清升级改造

随着高清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水利部及淮委的高清视频平台已搭建使用,规划对重点工程的普清摄像机进行升级改造,引进激光红外长焦摄像机,可以获得白天5km、夜间2km范围的实时高清视频图像监视的需求。

4.应急通信系统完善

利用空中飞行器作为移动视频采集手段,以扩大视频采集的范围,实现全方位、大场景、较远距离的视频监视;配备公网4G车载无线图像采集系统,提高系统的备份手段,提高应急通信车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完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卫星综合小站,解决语音、数据及视频监视的通信问题。

四、结束语

淮河防汛通信网络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发展应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通信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淮河通信网并结合公网和其他专网,组建一个实用、可靠、先进的、具备开展各项综合业务的淮河流域通信网,确保与国家防办、流域内四省及重点防洪地区、部委直属防洪工程管理单位、重点地市及防办等部门的通信畅通,满足淮河流域防洪调度、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同时结合水资源调度管理、水环境监测及水土保持等部门对通信的需求,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作者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通信总站 233001)

(专栏编辑:周 权)

猜你喜欢

蚌埠淮河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防汛当前莫添乱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