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院型医院建设

2015-01-26陈伟岗韩德民

中国医院 2015年3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学院医疗

■ 陈伟岗韩德民

学院型医院建设

■ 陈伟岗①韩德民②

学院型医院 大学附属医院 内涵建设

学院型医院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本文介绍了学院型医院的定义、内涵、特征以及建设意义和发展现状;同时提出在学院型医院建设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附属医院与大学、科研教学与医疗、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之间的关系。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10, Xitoutiao, You' anmenwai, Beijing, 100069, PRC

学术医学中心(academic medical centers,AMCs)或学术卫生中心(academic health centers,AHCs)主要指医学院校与临床服务单位等构成的共同体,其发展模式是“教育-研究-服务联合体”。上世纪60和80年代,美国成立学术医学中心协会(AAHC)和大学健康联盟(UHC)等相关专业组织,它们代表美国120多个AHCs、近300家大学附属医院[1]。为促进全球AHCs共同发展,国际学术医学中心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International ,AAHCI)于2008年正式成立[2]。目前,国际通行的AHCs管理运行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能积极适应或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3]。

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依托于医学院的大型学术医学中心相对应的是大学附属三级医院,两者功能相似,在国家卫生事业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两者间又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力量单薄,大学附属医院替代社区医院以及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承担着繁重的门诊任务。三级医院人才、设备、资源优势等难以全面发挥作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为探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大学附属医院发展模式,使大学附属三级医院回到科学高效、理性发展的轨道上,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时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响应首都医科大学的发展要求,正式确定他所领导的医院走学院型医院(academic hospital)建设的发展道路,开始了学院型医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4]。

我国学院型医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需要不断探索,准确地对学院型医院概念进行准确描述,正确认识和理解其内涵,探索制定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等,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水平,促进大学附属三级医院的临床各项工作在学院型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1 我国学院型医院发展现状

学院型医院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顺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在全校提出了学院型医院建设的发展要求;2010年,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挂牌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明确提出走学院型民营办院之路;同年,南京同仁医院与东南大学医学院联姻,秉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学院型医院建设的发展目标;2013年,航空总医院签约成为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临床医院,提出了向学院型医院转变的发展目标。

2 学院型医院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的职能不断延伸,国内学者根据医院的功能特点提出临床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和学院型医院等不同概念。临床型医院以诊疗疾病为重,是我国医院传统的发展模式;解放军总医院提出的研究型医院是以新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和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和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5];首都医科大学提出的学院型医院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区别于以临床工作为重点的临床型医院或以科研为重点的研究型医院,强调医、教、研一盘棋,三位

一体,和谐地、协调地发展,相生相长,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科学术建设[6]。

首都医科大学定位学院型医院是以追求医疗服务质量和学术水平为目标,其一是以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为基础,医教研防全面发展,保证三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社会服务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责任;其二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医学人才,发展优势学科,稳定临床学术团队;其三是担当国家医疗卫生资源的战略储备[7]。学院型医院内涵的学术界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延伸。学院型医院可定义为:(1)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2)追求学术引领,以科技创新驱动带动内涵建设;(3)教育带动人才培养,引领医疗以及健康事业发展;(4)骨干队伍的医务人员不仅是“医者”,也是科研人员和教师。学院型医院的表现形式是有一批引领性的学科、一批得到广泛应用的成果、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专家。

3 学院型医院的特征

3.1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学院型医院建设的本质是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病人提供最后一道防线。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人类行为的改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不断颠覆着我们对疾病的传统认识;同时,新的疾病也在不断涌现,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新的更严重的挑战。抗击“非典”已经使我们对突发、疑难、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有了深刻认识。在尚未认知的疾病防治方面,深入研究,及时提高认知能力和及时有效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是必要的。

3.2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医学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永远是维护健康,拯救生命。高质量的医疗保障,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支撑。以临床需要为导向,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解除患者病痛相结合,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相结合,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学科学研究的真谛。

3.3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实现创新科技驱动,人才是第一要素。高端医学人才是国家医学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努力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高端医学人才是学院型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学院型医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区别于临床型医院和研究型医院,强调医疗、科研和教学协调发展,既是医院又是学校,具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环境,是大学教书育人功能在临床实践的延伸和体现。

3.4 高层次的学术引领

学院型医院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汇集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形成了集思广益、整合资源、多学科联合攻关、迅速解决医疗卫生领域重大难题的强大优势,学术主导和引领性也自然孕育其中。

3.5 高效率的公益服务

伴随着社会进步,医疗模式已从单纯疾病诊疗服务转向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服务模式。合理配置资源,注重社会效益,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与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也视为学院型医院的重要任务。学院型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主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在全社会的引领作用[8]。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公立医院回归社会公益性,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是医疗公益活动初级阶段的第一步,扩大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使全社会更多地感受到公共医疗的公平性,是学院型医院的长期服务项目,也是基本任务。

4 学院型医院建设的意义

4.1 医学教育的客观需要

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学院型医院的发展方向。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遵循其内在的特殊规律,其体现在: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科专业方面的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性,医学技术进步的时限性也要求医学教育具有持续性、终身连续性和持续伴随国际化进程等特性[9]。学院型医院比较理想地填补了传统临床型医院和研究型医院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通过发挥学院型医院在学术引领和知识传播方面的优势,促进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4.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10年2月,卫生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分工协作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既看常见、多发病,又看疑难杂症,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混合性医疗模式。学院型医院诊治人群以复杂、疑难及危重病人为主,是值得百姓信赖的最后一道生命保障。加强学院型医院建设有利于明晰分级医疗界限,转变目前混合型医疗现状,加速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并有效发挥作用。

4.3 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

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医疗市场迫使公立医院转变观念,寻找适应医疗市场的新的发展模式。大学附属医院原有的临床型医院发展模式,内在动力不足,单纯依靠床位扩张、资金注入来推动医院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注重医院内涵建设、以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长来支撑临床医疗服务。学院型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是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理想模式。

5 学院型医院建设的基本策略

5.1 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

我国学院型医院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学院型医院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也要注重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进展,积极开展医院管理的创新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化办医对现有医学教育体制带来的冲击,丰富学院型医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5.2 正确处理附属医院与学校的关系

总结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大学与附属医院只有形成有机整体,才能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和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10]。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同样置身于学校的生物医学基础学科和其他医药综合基础学科;学院型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责任。因此,强化医院与大学之间的连带关系,尤为重要。

5.3 正确处理医疗、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学院型医院突出的特点是医、教、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医疗是根本,科研和教学是医院学术引领性腾飞的翅膀。脱离临床需要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是苍白的;脱离科研和教学的临床活动,难以提升诊疗水平;脱离临床和科研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因此,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以科研创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以教育教学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之间的有机结合,有益于学院型医院稳定协调发展。

5.4 正确处理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关系

学科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一流医疗机构的发展历史为我们展示了学院型医院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学术引领性的重点学科首先取得突破,然后带动其他学科及医院整体的发展。学院型医院建设首先应确定重点学科,扶持建设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优势学科群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学院型医院建设整体水平的稳定提高。

[1] Don D, Elaine S. The academic health center: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 Association of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International. About AAHC International[EB/OL].(2014-03-14).http://www.aahci.org/About.aspx.

[3] Scott Flanders, Bob Centor, Valerie Weber,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cademic Hospital Medicine: Report from the Academic Hospital Medicine Summit[J].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240-246.

[4] 韩德民.大型公立医院应向“学院型医院”转型[N].健康报,2010-02-08(5).

[5] 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 杨志安,沈燕英,黄爱萍,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9,13(3):25-27.

[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改革建设发展中“学院型医院”的机遇与挑战[EB/OL].(2013-10-11). http://www.xwhosp.com.cn/News/Articles/ Index/10004492.

[8] 韩德民.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J].医院院长论坛,2007(4):26-29.

[9] 付丽,吕兆丰,线福华.试论高等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关系[J].医院院长论坛,2007(6):33-35.

[10] 赵阳,李磊.国外综合性大学对附属医院的管理模式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6):366-36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hospital

/ CHEN Weigang, HAN Demin//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3):11-13

academic hospit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hospital is the goal of the most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The conception,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hospital are clear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Under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hospital, 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relatio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health car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key discipline and the other disciplines.

2014-10-30](责任编辑 鲍文琦)

①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100069 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00730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E-mail:handm@trhos.com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学院医疗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二)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一)
海盗学院(12)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海盗学院(7)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