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2015-01-26宋宝香

中国棉花加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棉花环节物流

■宋宝香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互联网+”背景下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宋宝香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一、引言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随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由于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棉花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当前棉花需求低迷,库存高启,价格市场不稳定,国际竞争加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何引导中国棉花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整合,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促使棉花产业发展更加贴近市场,趋向集约化、规模化和品质化,提质增效成为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中国棉花产业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而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给棉花产业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为此,棉花产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棉花产业和“互联网+”的加速融合并形成产业增长新动力,就成为当前棉花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的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和融合。这种模式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是从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物流模式、支付模式乃至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产业效能的系统性转变。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大幅度提升交易效率,“互联网+传统产业”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作用于实体经济,最大程度释放数据的价值,并最终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既与我国经济环境特征相关联,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人口基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而且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靠拢。此外,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有着丰富的制造业优势,以及互联网商业平台和包容的互联网政策环境,这些都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奠定了基础。

三、“互联网+”对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棉花产业链分析

棉花是重要的大宗经济作物,在纯棉备受青睐的当下,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影响着下游纺织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从产业链来看,棉花产业包括棉花生产、棉花加工、棉花流通和棉花消费等领域,包含了棉花种植、加工、检验、物流仓储、纺织等诸多环节,涉及到棉农、轧花厂、棉花流通企业、中下游棉纺厂以及纺织服装企业等多个主体。中国棉花产业链条长,链接农业和工业两个领域,从业人数多,种植、加工、商贸整条产业链上系着一亿农民、两千万工人和大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受国家政策、国际市场对国内棉花流通供给的影响大。

(二)传统棉花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1.棉花生产上的困境。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以来,棉花行业出现了植棉面积和产量双降,2014年全国棉花产量616.1万t,比2013年减产13.8万t;棉花播种面积421.9万hm2(6328.5万亩),比2013年减少12.7万hm2(190.5万亩)。种植成本高、收益低是棉花种植面积萎缩的直接原因。其中,棉花生产成本高,与其机械化程度低具有很强的关系。由于棉花是一种生产技术性较强的作物,生产管理和采摘等环节费工费时,如果没有较高收益驱使,农民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棉花是个“药罐子”,一生病虫害多发,需要频繁使用农药,落后的生产方式直接损害着棉农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农民植棉意愿下降。如何通过推进适度规模化种植、提升机械化管理水平成为棉花生产环节上的一道坎。

从长期来看,棉花种植走向规模化、机械化是必然的趋势。实现规模化种植,采棉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才有用武之地,而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棉机制造企业根据国内棉花生产特点不断创新,改进技术工艺;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同步发展。

2.棉花加工上的困境。

受国内外市场棉价差较大、国内市场棉价大幅波动、棉花价格市场化改革仍待成熟等多重因素影响,广大涉棉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利润受到挤压,甚至有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堪亏损而退出市场。新的政策、产业变化和棉花种植布局的调整也导致原有的棉花加工产能严重过剩,产业调整已成必然。棉花加工企业出现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棉花加工业的无序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二是设备落后,加工成本高;三是收储政策结束后,轧花厂的销售渠道减少,加之轧花厂生产的质量参差不齐,皮棉很难出售,财政负担加重。据统计,山东德州85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中,2013年度开秤收购加工的有69家,2014年度则下降至52家。2014年,山东滨州34家轧花厂中,只有十几家开工运营;河北冀州15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中,开秤收购加工的仅七八家。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水平成为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棉花流通上的困境。

作为棉花市场经营的主体,棉花流通企业承担连接生产、消费、协调产需平衡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棉花行业的加工厂商会根据自己的用途对棉花进行采购,由于棉花市场供求信息不透明,因此在采购交易时,企业通常会先去棉花市场进行实地考查,然后将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对比,最好再通过电话交谈,完成一个棉花交易通常最少需要三到五天时间,这就导致流通环节的效率低下。如何从加工厂到终端用户实现棉花信息透明化,减少棉花交易的环节,降低双方供求成本,从而提升传统棉花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成为棉花流通环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棉花消费上的困境。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棉花消费需求略有反弹,2014年我国棉花消费总量约837万t,同比提高5.9%;棉花价格波动下行,2014年国内棉花均价为17 148元/t,较2013年下降11.4%。作为主要的纺织原料的棉花,其消费需求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是,优质棉却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高等级棉花少等问题突出,纺织企业需要的级别高、长度长、强力好的优质棉花较少,这就出现了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中国纺织业转型升级加快,低端纱产能逐渐缩小,中高端纱产能增加,对棉花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棉花质量成为棉花产业需要跨越的重要关口。

(三)“互联网+”给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包括“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11个具体行动。其中,从棉花产业的产业链来看,“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与棉花产业不同环节的发展密切相关。

“互联网+”和棉花行业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棉花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在线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其核心就是实现交易的数据化、服务的在线化,必将为棉花产业在新的高度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模式,为传统棉花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其不仅打破了传统棉花行业的地域性限制,还可降低采购成本,有效地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缩短交易链条,拓展业务渠道,加速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衔接与互动,从而达到上下游信息的一个平衡状态。

1.利用“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棉花生产环节的效率。

“互联网+”在棉花生产环节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棉花主产区,可以尝试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棉花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生产规模的进一步集中。(2)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化和机械化,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3)在新疆等地区,可以尝试建立基于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棉花种植环节的精准化作业。(4)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棉花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互联网+”在上述环节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棉花生产环节的效率。

2.利用“互联网+”高效物流,提高棉花运输环节的监控和效率。

利用互联网+,通过构建棉花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将有助于整合棉花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棉花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棉花物流的安全水平;通过建设棉花智能仓储系统,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棉花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棉花调度效率。上述措施将有利于解决棉花物流环节的技术难题,优化物流管理流程,提高棉花物流环节的效率,促进棉花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促进棉花流通环节的信息共享与畅通。

棉花作为大宗商品,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查询、交易咨询,同时降低经营风险,最终达成线上交易,一直是棉花行业在寻求突破的方式。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业务拓展,如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e棉网、齐鲁商品交易中心的棉花交易等。借助互联网平台,棉花行业信息可以实现透明化、共享化,有助于各类信息的整合利用,棉花交易的达成,从而提高流通环节交易的效率。

4.利用“互联网+”普惠金融,探索互联网金融对棉花产业的支持。

棉花加工流通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由于棉花加工流通行业具有“季节收购、集中加工、全年销售”的特征,为保证市场稳定供应,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必须在棉花收购季节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集中收购;另一方面棉花加工流通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不高,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高利润,而规模化经营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棉花加工流通企业自身的资产规模有限,除国家每年通过农发行发放的棉花收购准政策性贷款外,仍需各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作为补充,这就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在棉花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通过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其提供的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可有助于棉花企业收棉工作更加快捷高效,棉农也享受到了现代支付结算手段带来的便利。据悉,在华为云平台的技术支撑下,新疆新农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统平台已经在新疆上万亩棉田应用推广,现在云计算已经实现了轧花厂棉花收购结算资金的全环节流程管理。下一步的目标是和华为联合打造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农业云服务平台,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

四、“互联网+”在棉花产业应用的初步实践

目前,棉花行业已经有了一些电商平台,进行棉花线上交易的尝试。作为为中国棉花产业提供综合服务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其结合自身在棉花行业长期积累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势,正致力于运用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手段,打造了集棉花大数据、电子商务、在线供应链金融和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开放、便捷、高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未来将建设以下四个平台:1.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涵盖棉花生产、收购、加工、仓储、配送、质量检验等棉花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体系,未来将以大数据为依托,构建集信息采集和查询、库存监管、物流配送、货权登记和变更、质量追溯、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棉花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全产业链、全口径、全流程的数据服务,实现棉花交售、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信息跟踪和查询。2.以互联网+为核心,建设B2B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交易市场国内外两大市场资源和国产棉、进口棉两大业务板块,为涉棉企业搭建安全、高效、便捷的棉花O2O交易平台。3.以互联网+为重点,构建网上融资平台,发挥低利率、高效率的融资优势,开发了汇聚网络融资、交易结算、第三方支付、信用担保、安全防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涉棉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解决方案。4.以第三方物流监管网络体系为支撑,搭建物流配送平台,未来将实现新疆棉从收购加工到纺织用棉的全程监管,在保障棉花运输安全的同时,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综上所述,互联网+为棉花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农业、物流、电商、金融等方面的结合,实现棉花产业生产、运输、流通环节的高效率,从而有助于棉花行业向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促进传统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棉花环节物流
棉花是花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棉花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