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猪场常发病危害指数分析

2015-01-25本刊编辑薛惠莉

猪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口蹄疫萎缩性猪只

本刊编辑/薛惠莉

疫病的流行多半与外界气候的变化与卫生条件有关,春天乍暖还寒,天气时冷时热、忽燥忽湿很不稳定,天气回暖时猪场环境中的各种细菌、病毒等也会随之生长繁殖。所以,在春季到来之际,深入了解猪场常发疾病以及对猪场造成的危害,才能引起重视。

口蹄疫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口蹄疫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迄今为止新西兰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过口蹄疫的国家。口蹄疫病毒分为O、A、C、亚洲I 型(Asia I)、南非1、2、3 型(SAT)共7 个血清型,我国猪群中流行的主要以O 型为主。口蹄疫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受感染的猪发病率可达100%等特点,以空气和接触2 种主要的方式传播。我国几乎每10 年暴发1 次大流行,每次持续1~2 年,由于患病猪只年龄不同病死率也不一样,仔猪发生口蹄疫后经常因为发生心肌炎和急性胃肠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成年猪死亡率一般为1%~2%。

据不完全统计,1997 年中国台湾发生口蹄疫,仅短短1 个月的时间就处理生猪600 万头,占当时饲养量的一半;2001年英国发生口蹄疫,经济损失达120 亿美元;2013 年我国广东茂名发现口蹄疫疫情,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生猪948 头,紧急免疫猪3 万头,消毒面积达7.7 万 m2;2015 年1 月6 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发生今年第一起A 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猪556 头,死亡314 头。顾小雪等对全国10 个省25 个规模猪场、18 个屠宰场及散养户的937 份猪血清中的O 型口蹄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9%、81.8% 和62%。对于口蹄疫的预防,我国通常采取扑杀和强制免疫的方式,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注意场内消毒,提高猪群抵抗力。

猪细小病毒病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常见于初产母猪,主要通过垂直传播和接触传播,可引起胎儿感染和死亡,但母体本身没有明显症状,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猪群细小病毒感染率极高,此阶段的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猪群猪细小病毒的阳性感染率普遍在60%以上,个别省市(如天津、广东等)的阳性感染率甚至达到87.50%,因此也被列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临床上哺乳仔猪最为敏感,15 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表现为最急性型,病程不超过72 h,死亡率高达100%;育肥猪一般不发生死亡,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母猪妊娠前期一般会在感染20 d 左右发生流产,妊娠后期经常发生死胎和木乃伊胎,或产出弱胎和死胎。对于该病的预防,可采取自然感染免疫法,在后备母猪群中放入一些血清阳性的经产母猪,也可进行免疫接种。

猪支原体肺炎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大致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3 个类型。在新疫区常常呈暴发性流行,商品猪场带菌散毒猪只普遍存在,乳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时体温基本正常,但喘气症状严重;母猪和成年猪常呈慢性和隐性感染。病猪初期以干咳为主,继而生长发育不良,饲料报酬率低,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而继发其他病原感染造成死亡。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是引发本病的关键性因素,猪舍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易发病,同时在春季应注意减少猪群应激反应,避免猪只的引入与运出,该病一旦传入,如果没有采取严格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将很难彻底消灭。

国际研究表明:30%~95% 屠宰猪能观察到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病变,60%~99% 的猪群猪支原体肺炎为阳性。周绪斌等2008 年采用阻断ELISA 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猪支原体肺炎血清流行病学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与分析,6 个未免疫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规模化猪场全部为血清学阳性场,其中种猪的阳性率为90.5%,仔猪的阳性率为31.1%。后备母猪、1~2 胎、3~4 胎、5~6 胎以及大于6 胎的种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5.2%、85.7% 以及71.4%。4、7、10、13、16、20、24 周龄猪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0%、0%、16.7%、35.3%、71.4%、100%。这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支原体肺炎感染非常普遍,种猪和后期育成猪是猪场的主要传染源。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单独或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联合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商品猪群感染范围为25%~50%,个别猪群血清阳性率可达90%,同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由于该病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猪群单纯感染时,病死率很低,所以往往不被猪场重视,成为慢性隐形杀手,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早期临床症状仅表现为打喷嚏、摇头、拱地、频繁摩擦鼻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流泪,引发结膜炎,通常8~10 周龄被感染的仔猪会出现鼻甲骨萎缩,面部变形,若不及时治疗,病原体会侵入肺部,继发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出现颜面部变形的猪占发病猪的10%~30%,出现生长发育障碍的猪可达5%~20%。有资料表明,如果育肥猪在达到90 kg 体重时出栏,感染了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比正常猪出栏的时间平均推迟23 d 左右。生产中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更大的隐患是使猪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继发其他疾病,如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白挨泉等对广东地区14 个规模在500 头母猪的养猪场随机抽样进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检测,数据显示14 个猪场中均存在该病,且平均发病率为58.58%,抽样中猪鼻的萎缩指数平均为1.286,萎缩指数标准差为1.871。

猪副伤寒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猪消化道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该病一般发生于6 月龄以下的猪只,以2~4 月龄的猪发生较多,平均致死率高达20%。猪副伤寒具有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主要以体温升高、急性败血症、坏死性肠炎、肺炎、顽固性腹泻等为特征,严重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育肥猪生长缓慢,妊娠母猪感染后也可导致流产,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沙门氏菌不仅可以感染猪,还会感染人,在公共卫生学上属于人畜共患病,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例非伤寒沙门氏菌病例。所以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避免与病猪直接接触,平时注重自繁自养,以防引种传入;初生仔猪应尽早吃到初乳,断奶分群时也要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发生该病后要隔离病猪,对场内未感染猪群实施紧急接种,死亡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猪痢疾

危害指数:★★★

危害分析: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黏膜出血性下痢的传染病。猪痢疾密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25 ℃环境下能存活7 d,冷湿的环境下最长可存活7周,干热环境下只能存活2 d,但其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的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病猪、愈后猪和无症状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经粪便排菌,病源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后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以7~12 周龄保育猪发病较多,发病率约为75%,病死率约为5%~25%,临床主要以排泄黏液血便为特征,体温升高至40.5 ℃以上,皮毛粗糙,严重脱水。本病传播缓慢,流行期长,猪群一旦出现痢疾症状,将难以清除,即使治愈,猪只生长也会受阻,生产力下降,饲料报酬率低,使猪场经济损失惨重。目前还没有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还是要注重平时的综合防疫和饲养管理。

目前,猪痢疾已经遍布世界近50 个国家。在美国,每年猪痢疾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为1.152 亿美元,每头上市患病猪仅饲料消耗要多花费12.6 美元,治疗费用多花费2.4 美元;在我国,猪痢疾仍存在于一些大型猪场。

后记:文章中数字较多,仅从数字上来看,就可体现出文章中所提及的几种疾病对猪场经济造成的损失,单个疾病的影响对大型猪场来说可能会有不痛不痒的感觉,但是当几种病接二连三的出现,我们再去预防就晚了。所以希望这些疾病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否则最终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利益!

猜你喜欢

口蹄疫萎缩性猪只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口蹄疫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