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禽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15-01-25陈建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禽畜效益养殖场

陈建清

(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江苏靖江 214500)

规模养禽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陈建清

(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江苏靖江 214500)

分析目前家禽规模化养殖管理常见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早期搞好预算,结合实际控制规模;研究市场动态,把握养殖规律;要向管理要效益,精细管理落实到位;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禽畜市场竞争力;严格把关流程,加强审查力度;强化监管监督,打击非法经营;坚持“预防为主”,增强抗病风险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规模养殖 改进建议 防治措施

随着禽畜养殖市场效益利好,更多的养殖户主投身禽畜规模养殖。而为保证禽畜规模养殖上层次、上规模、上效益,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饲养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等,配套养殖管理体系的落实,不断完善了养殖业的标准化体系,同样对禽畜规模化养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基层养殖实情来看,不少养殖户主盲目消极跟进,影响最终收益;投资规模大,而轻视管理;缺乏营销主动性,降低养殖收益回报;防疫灭病执行力差,导致疫患丛生;场地建设不科学,达不到防病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殖效益,有害于地方禽畜规模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目前家禽规模化养殖管理常见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1 规模养禽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消极跟进,影响最终收益

当前的禽畜规模养殖,很多偏向投机取巧。眼下禽畜价格上涨,立马投身养殖产业上,规划规模化养殖。而实际上,禽畜规模养殖高收益的获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跟进。同时,更需要时间作保证。不能早市场一步做打算,等到投资到位、禽畜出栏,很可能价格已经回落,基本上是无利可图,已经陷入低谷,甚至导致血本无归,直接影响到养殖的市场效益。

1.2 投资规模大,而轻视管理

禽畜规模化养殖中,有不少这样的个例。部分养殖户,决心搞好禽畜规模养殖,大量资金投在建厂、购种,然后就坐等收益。在管理上倾向粗放化,很少寻求专职技术服务,导致管理缺乏技术含量。没有落实好档案管理制度,养殖管理趋向随意化,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养殖风险。

1.3 缺乏营销主动性,降低养殖收益回报

禽畜养殖的目的,就是销售现有产品,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就基层养殖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多行情信息闭塞,市场买卖缺乏敏感性,更很少在营销上下功夫,即使前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后期的养殖效益同样提不上去。实际上,营销在养殖产业链中,始终处于牵引的作用。禽畜规模养殖出栏后,如果市场打不开,同样难以获得高养殖回报。

1.4 防疫执行力差,导致疫患丛生

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是国家强制制定落实的基本措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执行力却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1)消毒无序,盲目用药。现有消毒程序,杂乱无章程。长期单一用某种消毒药剂,盲目增加用药剂量,消毒药剂保存不得当,消毒前期尚未彻底清扫,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2)免疫程序不科学,程序的制定,不切合发病特点,没有综合考虑母源抗体、环境卫生条件、禽畜发病规律等等,直接照搬书本现有的免疫程序。同时,疫苗使用期间,保存不当、剂量不足等等,都将影响到接种效力,降低防疫效果。(3)一旦有疫情发生,检疫监测手段落后,病死畜尸体随意丢弃,未经无公害化处理堆积野外,甚至随意出售,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疫情扩散蔓延。

1.5 场地建设不科学,达不到防疫效果

目前,由于规模养殖场建设中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建设中不请教专业人士,缺乏审批和验收把关,致使很多养殖场建设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选址不科学,有的紧靠交通干道、居民集聚区及屠宰加工场、动物养殖场等,人流、车流较多,噪音大,交叉污染严重,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有的因陋就简,把养殖场建在河边等低洼潮湿地带,容易诱发疫病。(2)布局不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污物处理区混为一体。有的小型养殖场以场为家,不能有效隔离人流、物流,且未设动物疫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3)基础设施不健全,畜舍过于低矮且间距过小,窗户少而小,采光通风不良。畜禽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且污物处理设施不配套.重产出轻投入。这些都为疫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对策措施

2.1 早期搞好预算,结合实际控制规模

作为重要的畜牧养殖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家禽规模养殖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产业项目。但是,对这一行业,我们更不能盲目跟风,早期投入必须要有一个统筹的预算计划,千万不要盲目冒进。而项目预算内容,具体包括资金预算,规模的控制要切合自身经济实力,最终决定投资规模和方式。效益预算,结合市场行情,判断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获得的市场潜力,做出成本及效益的初步估算,最终决定投入资金。政策相应,还应考虑国家方针,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最终获得的技术保障等,都应作为应考虑项目。

2.2 研究市场动态,把握养殖规律

禽畜养殖市场潜力大,行情同样千差万别。如果不做深入研究,很难把握市场发展规律,需求更好的养殖效益。然而市场变化不可捉摸。由此当前最重要的是整合市场信息,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判断市场今后走势,选择潜力大的市场养殖品种,正确决定市场养殖方式、销售方法等,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2.3 要向管理要效益,精细管理落实到位

不同管理方式,比较精细管理、粗放管理,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今后,提升养殖效益,必须将精细管理,落实到实处。同时,所有管理工作,落实到档案管理。档案的记录,包括不同日龄阶段的饲料配方;禽畜各阶段的免疫程序;疫患发生时不同用药的记录;禽畜出栏、补栏、饲养等管理方式的选择;病死畜的无公害化处理;新技术的引进、效果等等。

2.4 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禽畜市场竞争力

作为传统的养殖产业,禽畜规模养殖应以市场为依托,在搞好养殖管理的同时,抓好无公害生产关,把市场营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依托地方市场潜力,注重品牌化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电视、音频等现代化的手段,注重广告的宣传效益,在提升市场认可度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潜力,最终实现“养得好、卖得出、高收益”的目的。

2.5 严格把关流程,加强审查力度

对养殖场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种畜禽场验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环境评价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认真审核现有基础条件、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等,特别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中,对现有的规模养殖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必须在整改合格后发证;对新建规模养殖场要把好审核发证关。

2.6 强化监管监督,打击非法经营

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加强源头监测监管。一是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防不合格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二是建立监督抽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畜禽的用药、免疫、消毒及饲料、血、尿的药残情况进行检查;三是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对监督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生产、经营和使用违禁投入品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并依法严厉查处。

2.7 坚持“预防为主”,增强抗病风险

本着“预防为主”的理念,重点做好重大疫情处理,提升规模养殖场抗病风险能努力。第一,做好宣传工作。落实好防疫宣传,普及相关的防病意识,重点推广防疫技术服务,提升全社会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防病技能;第二,严格防疫流程。逐渐落实消毒、防疫、无公害化处理程序,配套相关的防病、消毒等设施,提升规模养殖场综合防病实力水平;第三,无公害化处理到位。参照无公害化处理相关规程,有效处理病死畜,集中处理污物,减轻疫病传染扩散的可能;第四,整顿市场。严厉打击各种贩卖病死禽类的买卖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 殷跃进,邓兰月,刘华斌,等.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2010,(3):15-16.

[2] 张立元,于存洋.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7):50-51.

[3] 嵇庆刚.养殖小区粪便处理的问题及其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0,(8):80.

猜你喜欢

禽畜效益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浅析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