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休闲蚕桑模式推广应用探讨
——以凤凰沟风景区为例

2015-01-25黎小萍彭晓虹杜贤明叶武光

中国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风景区桑园蚕桑

徐 宁 黎小萍 彭晓虹 杜贤明 余 隽 叶武光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23)



江西省休闲蚕桑模式推广应用探讨
——以凤凰沟风景区为例

徐 宁 黎小萍 彭晓虹 杜贤明 余 隽 叶武光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23)

栽桑养蚕是我国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目前大力发展多元化蚕桑产业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在开发休闲蚕桑产业上具有一定的经验,我们从凤凰沟风景区开发休闲蚕桑产业的环境优势、蚕桑资源优势、蚕桑科研与产业优势入手,阐述了凤凰沟风景区目前开展的蚕桑科普体验、休闲观光旅游、蚕桑产品开发的3种模式,建议从科学构建休闲蚕桑的分类梯度体系、加大休闲蚕桑产业开发的扶助与服务力度、建立科技人才保障及增强休闲蚕桑的理论意识等方面发展休闲蚕桑,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休闲蚕桑模式;凤凰沟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蚕桑产业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1]。目前我国传统蚕桑产业正面临桑园面积减少、劳动力短缺、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产业比较效益下降等严峻的挑战。2008年江西省蚕桑产业在全球经济下滑及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全省桑园面积减少、茧丝绸等传统蚕桑行业面临很大困难。2009年后,传统蚕桑产业虽然呈现恢复性发展态势,但是已远达不到其辉煌时期。因此,如何为传统的蚕桑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出蚕桑产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教育与科普功能等,使蚕桑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4]。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内)将传统的蚕桑产业与新兴的朝阳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发挥蚕业的特色优势,把蚕桑产业建设成为观光体验、科教娱乐、生态循环的休闲蚕桑产业,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013年凤凰沟风景区内蚕桑资源产品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其中蚕桑美食产品收入超过200万元,休闲采摘桑椹,每667 m2年收入超过1万元,桑果糕的营销额达48万元,桑叶馒头与桑叶面条年产30 t以上。据统计,景区内先后有农业部、科技部、江西省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科技厅等10多个部门领导亲临指导。接待了江苏、浙江、陕西、广西、山西、云南省(区)等多地的同行前来考察。2013已接待来自非洲国家、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际游客和来自我国两岸三地的游客共计30万人次,带动园区旅游直接经济收入3 000万元。我们以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为切入点,阐述其开发休闲蚕桑产业的优势以及模式,并对发展江西休闲蚕桑产业提出展望。

1 凤凰沟风景区发展休闲蚕桑旅游的优势

1.1 凤凰沟风景区的环境优势与概况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成立于2009年,位于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距离南昌市主城35 km,全园占地面积751.4 hm2,是以生态农业为主题,集采摘、野战、观光、休闲与会议于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景区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四季有花,每季有果,候鸟成群,成为人们享受绿色、亲近自然、感受欢乐的世外桃源。

凤凰沟风景区现已形成了“八区三馆一站一基地”的整体格局。高效蚕业展示区占地面积12 hm2,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江西省蚕桑工程中心的核心试验区。蚕桑丝绸文化馆是集蚕桑和丝绸于一个展览馆的综合性蚕桑丝绸文化馆。蚕桑丝绸历史悠久,馆内一件件详实的文物向我们展示蚕桑丝绸的源远流长。其中通过彩色蚕茧组成的文化墙,家蚕的起源,24副织图等场景,利用声、电、影、图片等技术,详细地向人们普及了蚕、桑、丝、丝绸的知识,并且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蚕茧抽丝时无比的快乐和惊喜,实现了真正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功能。同时,凤凰沟风景区与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和科研教学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养蚕过程,进行现场操作,体会“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文化内涵,将蚕桑丝绸文化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凤凰沟风景区近年来围绕休闲蚕桑理念,研发了一些产品进行销售;通过挖掘桑叶、桑椹、蚕丝、蚕沙等蚕桑资源的保健价值已开发出各种健康旅游产品,如桑叶茶、桑叶面、桑叶馒头、桑椹糕、桑椹膏、桑叶桃酥、桑椹汁、桑椹酒、蚁蚕酒、蚕丝被、蚕丝巾、蚕沙枕等。

1.2 蚕桑科研与产业优势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是依托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力量、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蚕桑科研产业优势而着力打造的,是一个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目前拥有江西省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分别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承担了蚕桑、茶叶、农业生态、园林园艺等各类科研课题149项,其中,承担国家级课题36项,承担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等课题113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开展的“桑基鱼塘物质和能量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曾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3 蚕桑资源优势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蚕桑资源十分丰富。用于桑树科研试验的桑园面积0.47 hm2(其中桑树品种园0.13 hm2),果桑园面积6.67 hm2,保存桑树种质资源133份。拥有专业化蚕种繁育室3万m2,蚕种生产基地桑园面积达到100 hm2,其中80%以上为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育71-1等优良桑品种。具有一次性可加工冷藏100万张(盒)蚕种的现代化蚕种冷库1座,实现温度自动化控制和蚕种浸酸电动化操作。拥有装配成套进口设备的蚕种质量检验中心,配有德国进口“徕卡生物显微镜”、日本进口“OLYMPUS位相差显微镜”、“自动集团磨蛾机”等先进的母蛾检测设备。具备了年生产一代杂交种30万盒和原种3万张的能力,主要蚕品种有菁松×皓月、薪杭×白云、芙蓉×湘晖、两广二号、洞·庭×碧·波、秋丰×白玉等。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色是区域旅游发展取胜的关键。凤凰沟风景区属于集农业种养、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休闲蚕桑旅游的优势。

2 凤凰沟风景区休闲蚕桑产业的几种模式

2.1 蚕桑科普体验模式

几千年来,人们在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生产、加工、贸易等蚕丝产业链中积淀了丰富的蚕桑丝绸文化,比如有关的民俗、神话传说、故事、仪式、禁忌等,养蚕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与丝绸之路的相依关系,蚕与养生保健(蚕沙、蚕蛹、蚕蛾药用保健价值),桑与养生保健(桑叶、桑枝、用桑枝培育的食用菌、桑椹、桑白皮等的药用保健价值) 以及各个时期蚕桑劳动工具展示使用介绍等;这些都可成为蚕桑丝绸文化科普体验游的重要内容,从这些内容中充分挖掘与蚕丝有关的活动、玩具、娱乐项目,通过旅游项目打造和艺术加工,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导游讲解、亲身体验、艺术表演、举办文化节、蚕家乐、蚕桑休闲农场等方式组合呈现给广大游客,重点突出蚕桑丝绸文化的科普体验价值。

蚕桑科普体验模式坚持以教促乐,以乐促教,使游乐、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现已开发出以下5种教育与游乐项目:一是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和动手参与等方式,让青少年学习了解种桑养蚕的知识;二是以模型与实物展示、场景模拟和艺术表演的方法,介绍作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桥梁的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蚕桑民俗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三是打造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典型的农业生态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再利用和良性生态循环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四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深入养蚕农户,参与各种蚕家乐活动,学习了解简单的桑园管理与收获技能、家蚕饲养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 五是通过参观种桑、养蚕、缫丝以及桑椹汁原汁加工生产线,让学生认识茧丝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绿色食品生产方面的知识。

2.2 休闲观光旅游模式

休闲观光旅游的一个特点是通过生物体进行“猎奇”,因此要展示的动植物品种必须有观赏价值。蚕桑种质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其中不乏有观赏性强的品种,如彩色茧、特殊斑纹家蚕、不同果型的果桑品种、垂枝桑品种和龙曲桑品种。桑树的成熟果实,鲜艳夺目,酸甜可口,让人不禁想采摘品尝,重温“染指童年”的乐趣,使人们流连忘返。一些桑树的变种,树形奇特,姿态优美,颇具观赏价值,如枝条弯曲盘旋似飞龙行走的龙桑、枝条像龙槐一样柔软下垂的垂枝桑以及一些果桑品种,都是优美的观光树种。从旅游观光角度开展休闲蚕桑,使蚕桑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

以桑园、桑树、桑基鱼塘为平台,开展游蚕乡、观蚕俗、食蚕菜、祭蚕神等蚕俗活动,再现了原生态的蚕桑生产民俗,发展蚕桑生产民俗生态旅游。园区内还实现了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桑园套种。桑园内套种的作物品种较多,主要有套种青菜、榨菜、萝卜、青毛豆、芝麻等作物。二是桑园套养。桑园内套养目前以桑园养鸡为主,桑叶鸡、桑叶鸡蛋等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桑枝条培育食用菌。目前主要是在桑树品种园内培育竹荪。这种利用粉碎桑枝、蚕沙等作为种植竹荪培养基原料的套种模式,既促进了群众管理老桑园,又调动了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土地。

2.3 蚕桑产品开发模式

从设计创新、价格实惠、时尚大方及便携程度等方面全面开发并完善蚕桑旅游产品,让来宾充分体验“蚕桑之乡”的文化氛围。一是研发健康又美味的蚕桑美食,包括特色菜类(桑叶菜)、主食类(桑叶面、桑叶馒头、桑叶年糕)、甜点类(桑叶桃酥、桑椹糕、桑果脯)、酒水饮料类(桑椹汁饮料、桑椹膏、桑椹酒、桑椹冰酒、赣劲酒)、食用菌类(竹荪、灵芝、虫草)、茶类(桑叶茶)等;二是开发蚕丝围巾、蚕丝领带、蚕丝服装、蚕丝扇子等特色穿着用品;三是开发蚕丝被、蚕沙枕、蚕丝毯等保健日用品。这些产品都符合时下人们崇尚绿色、崇尚健康的理念,深受游客的热宠。正是依托凤凰沟风景区良好的旅游优势,蚕桑产品的开发才得以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休闲蚕桑的发展趋势。

3 江西省发展休闲蚕桑产业的展望

蚕桑产业是一项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业,发展蚕桑产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6]。江西省要实现休闲蚕桑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凤凰沟风景区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休闲蚕桑产业。

3.1 科学构建江西省休闲蚕桑的分类梯度体系

休闲蚕桑是传统蚕桑产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体,是农业功能从“一生”(生产功能) 到“三生”(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 的拓展,也是产业链的延伸[7]。通过休闲蚕桑的开发,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相融合。江西省应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科学系统地构建休闲蚕桑产业的梯度体系,各地在休闲蚕桑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出最紧扣地方性的休闲蚕桑发展模式,对地方资源、特色进行深度挖掘。保证江西省各地市休闲蚕桑产业项目的多样化和丰富度,形成多样化且富有特色的价值链及盈利模式。

3.2 加大休闲蚕桑产业开发的扶助与服务力度

各级蚕桑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的宣传,积极开发蚕桑新产品,改变传统的单一养蚕观念,给传统的蚕桑产业赋予新的内涵,并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8]。同时,要为示范户做好供求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降低休闲蚕桑产业开发的风险,逐步建立起具有保障性、深入性的休闲蚕桑产业,促进休闲蚕桑产业的稳定化、可持续化发展[7]。

3.3 增强休闲蚕桑的理论意识和科技人才培养

江西省各地居民现阶段对于休闲蚕桑的文化及发展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够清晰的意识到休闲蚕桑发展的前景,不能够积极投入到休闲蚕桑的建设发展中来。因此,要增强休闲蚕桑的理论意识,加大对休闲蚕桑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休闲蚕桑科研项目的攻关,进一步加强优质化、高效化、多元化休闲蚕桑产业的发展。以雄厚的科技基础为支撑,以优秀的人才团队为保障;逐渐建立起可持续的现代科技化休闲蚕桑产业,确保休闲蚕桑的持久性、科学性、高效化、全面化发展。

4 结语

开发休闲蚕桑产业可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可顺应都市居民绿色消费的需求,加速休闲度假的转型,为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找到最佳的有机结合点,是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现有桑园1.5万hm2,可充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江西”格局。江西省休闲蚕桑产业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蚕桑的相关理论,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办以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为主题的蚕桑乐等休闲产业,以蚕桑产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民众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态旅游产品和商业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9]。

[1] 赵维国.浅谈杭州蚕桑业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4,(10):88-89.

[2] 廖森泰,向仲怀.论蚕桑产业多元化[J].蚕业科学,2014,40(1):137-141.

[3] 张榛.蚕桑产业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的思考[J].江苏蚕业,2008,30(2):45-47.

[4] 岳华平,廖天明,刘云开.高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2,40(3):52-53.

[5] 黄星光.广东省蚕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蚕业科学,2009,35(3):680-684.

[6] 梁思思,林娟带,陆春霞,等.探讨提高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J].广西蚕业,2014,51(1):54-57.

[7] 杨明艳,袁学安.普洱市庄园旅游可行性分析——以茶文化为主导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4):280-284.

[8] 彭晓虹,叶武光,姚金宝.江西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J].蚕桑茶叶通讯,2010,(3):2-4.

[9] 严力蛟,黄凌霞,周国良.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蚕桑产业生态旅游的意义与对策[J].蚕桑通报,2007,38(3):1-4.

2014-10-09;接受日期:2014-11-2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编号 CARS-22)。

徐宁(1989—),女,黑龙江伊春,硕士,研究实习员。 Tel:0791-85023010,E-mail:xuning667@foxmail.com

叶武光(1970—),男,江西宜丰,硕士,研究员。 Tel:0791-85023003,E-mail:ywg6666@163.com

[S88-9]

C

1007-0982(2015)01-0073-04

猜你喜欢

风景区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赤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