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州市养殖污染治理对策

2015-01-24王胜全李太国周才祥湖北省鄂州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鄂州市粪污有机肥

文│王胜全 李太国 周才祥(湖北省鄂州市畜牧兽医局)

鄂州市养殖污染治理对策

文│王胜全 李太国 周才祥(湖北省鄂州市畜牧兽医局)

2014年1月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生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寻找湖北省鄂州市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解决办法,鄂州市畜牧医局组织百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按照“足迹全覆盖、部门全参与”的原则,对全市所有的畜禽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处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畜禽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情况不容乐观,20%的猪场、鸡场污染严重,污水横流和水面富营养化的现象在一定区域内较为普遍,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率不足60%,资源化率不足50%,由于排污设施的落后,致使很多畜禽养殖场难以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进行达标排放。

一、 主要做法

1.开展四级联创活动。自2011年起,鄂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按照“五化”标准积极创建四级(部级、省级、市级、县级)标准化畜禽示范场。在示范场创建过程中,把粪污处理无害化作为“五化”的第一指标进行考核,积极推动粪污治理工程建设。通过四级联创,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示范场,为畜禽养殖场实施粪污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2.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鄂州市积极推进“林-牧”结合、“农-牧”结合、“水-牧”结合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培植土鸡养殖大户,并总结推广了土鸡“无障碍”养殖法,既生产出优质高端的家禽产品,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大力发展家庭牧场。2011年以来,鄂州市鼓励建设种养结合型的家庭牧场,制定了家庭牧场的建设标准,先后拿出项目资金200万元,对家庭牧场实行补贴,发展家庭牧场143家,配套种养面积1.6万亩。家庭牧场的建设为粪污就地消化提供了场地。三是按照“小猪上床、大猪入林,母猪精养、肥猪粗养”的方式,在沼山、蒲团等乡镇发展放养土猪2万余头,组建了“放养猪”养殖合作社,对牲畜粪污进行自然转化。

3.实施粪污治理工程。鄂州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项目资金的使用重点从养殖设施建设逐步向排污系统改造倾斜,千方百计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投入。据统计,2007年以来的畜牧项目中,用于排污系统建设和改造的就达2344.8万元,占项目资金总额的62.1%。如蒲团潘卫兵猪场通过项目改造,健全了排污设施,粪污经过微生物充分发酵后滴灌到蔬菜大棚,既生产出有机蔬菜,又防治了环境污染,粪污乱堆、乱流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4.加强病死畜禽处置。近年来,在狠抓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同时,开始着手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置,既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又改善了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条件。2014年,引进北京爱牧的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全市建设7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总投资135万元,引领全市的畜禽养殖场进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从使用情况看,病死畜禽通过高温和生物降解后变成了优质有机肥、无毒无味,安全可靠,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治理中存在的困难

1.缺环保意识。目前鄂州市部分养殖场由于人员素质差,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将养殖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积极性不高,许多畜禽粪便直接向环境排放。据测算,全市未经处理向外界直接排放的畜禽粪便占畜禽规模养殖户总粪便的40%以上。

2.缺畜牧用地。《畜牧法》规定,畜禽养殖场要远离村庄和交通主干线,并配备环境保护设施。由于土地流转手续复杂,流转成本过高,致使许多畜禽养殖场在选址及排污工程建设方面大打折扣。许多养殖场苦于没有土地,无法进行改造或搬迁。

3.缺资金支持。畜禽养殖污染改造需要很大投入,而且每年需要一定的运行成本,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目前,对粪污治理仍停留在“重处罚、轻奖励”上面,激励政策不多。特别是在对有机肥生产利用、大型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排污设施的系统改造方面缺乏有效地支持措施,致使鄂州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

4.缺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养殖场较多,工作量较大,困难重重。而在治理工作中,缺少一种长效机制,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协调性。由于各管理部门协调不畅、监管不力,治理工作难见成效。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畜禽粪便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农业生产的优质肥源,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要科学分析,化弊为利,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1.健全畜禽养殖规划和管理体系。养殖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应该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环保、农业、土地、城建、金融等部门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专班,负责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划、宣传、组织与实施,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信息共享、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新机制。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畜禽粪污治理工作规划,设立“禁养区、限养区、适宜养殖区”,将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畜牧业准入“门槛”,强化粪污治理的综合执法检查,提高粪污治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强化养殖污染治理的综合执法。一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执法巡查。组织专班定期、不定期地对畜禽养殖场的环保状况进行检查,督促畜禽养殖场户做好排污工程的建设、改造。对于通过整改仍然不能达标的畜禽养殖场,要责令其搬迁、关闭。对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要督促其配套建设排污设施,提高治污水平。

二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年度审核。市畜牧兽医部门每年要对畜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进行审查,对养殖环境条件不达标的养殖场,责令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不得换发动物卫生防疫合格证。

三是加强对违法排污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处罚。环保、畜牧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积极营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3.增加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应在畜禽环境整治上加大投入力度,将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分期分批解决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工作。要在加强本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整合国家现有的农村环境投入资源,适当向畜禽环境治理上倾斜,并确保环保投资的落实;建议将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农村沼气工程项目、生猪改扩建项目、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等项目和资金进行捆绑,用于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对治理效果显著的养殖场,经环境治理工作专班认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养殖业主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4.加大有机肥生产和示范的扶持。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畜禽粪污总量大、有机肥应用普及率不高的实际,应该加强对有机肥生产、使用的扶持,形成有机肥生产、销售、使用良性循环。

一是做好有机肥厂的招商引资工作。要从土地、项目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在督促养殖场做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基础上,争取在畜禽养殖小区、畜牧业生产密集区附近建设高规格的有机肥厂,就近消化畜禽养殖粪便。

二是加强有机肥应用的试验示范。市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有机肥应用的试验示范工作,将有机肥应用作为有机农业推广课题进行立项,开展有机肥使用试验、宣传和推广工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有机肥进行推广。

三是对有机肥生产进行补贴。在有机肥场建设初期,应当加强对有机肥厂的补贴,鼓励有机肥厂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对畜禽粪便的消化利用。

5.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一是大力推广立体种养模式。推广普及“猪—沼—菜(果)”“鸭—鱼”混养、“林—草—鸡”等生态养殖模式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二是按照种养配套的原则发展家庭牧场。按照出栏1000头猪(存笼10000只蛋鸡)配套不少于100亩耕地(100亩精养鱼池)的标准,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种养面积,及时将畜禽粪污返田。

三是积极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有机农业板块建设,加速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促进畜禽粪便的消纳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走可持续、循环农业的路径。

6.着力解决畜牧用地的突出问题。一是要搞好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各乡镇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区,引导、督促畜禽养殖户向养殖区域集中,防止在村头巷尾、道路两旁及人员活动密集区乱建畜禽养殖场。二是做好畜牧用地流转工作。要认真做好土地协调工作,帮助养殖场解决畜牧用地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解除养殖场户发展畜牧业的后顾之忧。三是落实畜禽养殖环保责任。对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提出环境保护规划,并与相关业主签订环保和综合利用目标责任,督促畜禽养殖企业做好畜禽养殖环保工作,防止养殖业主“穿新鞋、走老路”。

猜你喜欢

鄂州市粪污有机肥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China's express companies establish “Green Delivery Day”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基于惩罚型变权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