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黄南州发展有机畜牧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5-01-24王师珊,许万隆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有机

[摘 要] 本文通过肃南县赴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情况调研,了解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具体做法,对以后发展畜牧业大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王师珊(1964-),男,2004年毕业于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大专学历,畜牧师。现就职于动物卫生监督所。现居住于肃南县红湾寺镇;许万隆(1974-),男,199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动物卫生监督所。现居住于肃南县红湾寺镇。

2015年7月1日,为发展肃南县有机畜牧业,经县委、县政府安排,由县委分管领导带队,农牧委相关人员组成联合考察组,赴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情况进行调研,并形成如下考察报告:

1 泽库县、河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现状

泽库县、河南县地处青藏高原,畜牧业是两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给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保护问题倍受关注,使该地区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牧民增收,面临两难境地。依靠现阶段的农牧业科技手段大幅度提高草场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目前是不现实的。现有产品又只能以普通产品价格销售,就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

2 泽库县、河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

2.1 纯净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由于用药和补饲不当引起的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有机畜牧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拒绝使用化学合成药物,减少了药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两县没有工业,其纯净的水源、土壤、草地为发展有机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2 优良的家畜品种

泽库县、河南县是河曲马、雪朵牦牛、欧拉羊的原产区。牛羊肉味道上乘,品质优良,无论作为野味新产品开发,还是作为功能性新产品开发,都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挥发性氨基酸高,脂肪含量低,钙元素含量高、钠元素含量低等优势,成为发展有机食品的上佳品种。

2.3 自然资源

河南县天然草场面积6471.8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2.49%。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998.29平方公里,占草场总面积的92.68%。1.7万吨牦牛奶产量,可为生产有机食品提供充足的原料。泽库县总面积998.78万亩,其中草场可利用面积为928.28万亩。两县牲畜存栏数均约80万头(只/匹),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发展畜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达到了减畜增收、保护生态、落实政策和推动牧业现代化“四位一体”的共赢局面。

3 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经验及措施

3.1 抓组织领导,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

两县均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县长任副组长,畜牧、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有机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实施意见》、《发展有机畜牧业规划》等文件。成立有机畜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3.2 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

两县加强先期资金投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有机畜牧业溯源系统,与牧户签订《有机养殖合同》,完成了牲畜的建档立卡等工作。欧拉羊、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成为青海省首批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基地面积最大、牲畜头数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3.3 抓产销均可追溯,锻造有机科技各流程

为达到“有机”标准,两县扎实做好环境评价、内部监督检查、建立可追溯体系和有机牲畜网、规范生产、科技培训等工作,真正实现了从“草场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监控。

4 肃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现状分析

畜牧业是自治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牧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有草原面积1.71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境内绝大部分天然草地生态环境良好,属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原生态草原;高山细毛羊肉、牦牛肉更是肉品中的上乘。不仅适口性好、无膻味,且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相对低污染或少污染的自然环境,适宜开发有机食品和高新生物制品,是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的理想地区。

4.1 对有机畜牧业认识滞后

有机畜牧业生产看似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但其实质是利用已取得的畜牧业科技成果,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生产和规范性操作所形成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目前我县农牧民对发展一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已有共识,但对发展有机食品,对市场条件下高品位稀缺商品的特殊竞争力认识不足,加之实行以草定畜后在短期内有可能造成部分牧民群众实际收入的下降等因素,发展有机畜牧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阻力。

4.2 尚未建起有机饲草料基地

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天然养殖传统畜牧业至今没有明显改变,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全面实施草场围栏封育、休牧补播、划区轮牧及综合治理等草原保护措施后,就近邻边购买草料、临近周边借牧现象时有发生,牲畜食用农药、化肥高残留秸秆,为发展有机畜牧业带来隐患。而发展壮大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和加工产业,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和承载力,加快有机饲草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有机畜牧业必备要求。

4.3 疫病防治达不到有机标准

有机养殖要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的原理,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要求,饲喂有机饲料并限制使用常规兽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物质,禁止使用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对畜禽进行预防性治疗。我县在兽药的使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牲畜内外驱虫病的防治方面,需要彻底解决兽药残留问题。药剂拌种灭鼠,草原鼠虫害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鼠害时有发生,造成药物残留,无法达到有机标准。

5 意见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农牧、发改、财政、水务、扶贫、食药监、环林、金融等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有机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有机畜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制定出台《肃南县关于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实施意见》、《肃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规划》等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测、有机畜产品生产示范点(户)和有机饲草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支持范围,加强对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及饲料加工企业的扶持。从工作部署、组织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动,为全县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5.2 强化宣传引领,增强品牌认知

一是对内大力宣传发展有机畜牧业重大意义,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将有机畜牧业作为我县畜牧业今后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宣讲,现场引领示范、试点技术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以通俗易懂、贴近生产的方式,向广大农牧民群众传授绿色有机畜产品知识,进一步提升发展信心,奠定加快建立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群众基础。

5.3 推广实用技术,科技示范引领

依托县高山细毛羊研究所,多渠道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重点抓好牧草生产、标准化养殖、畜产品精细加工、副产品开发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加快落实有机生产措施,提高畜牧业科学发展水平。

5.4 推广有机生产技术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管,禁止在草原上使用任何化学制剂,牛羊驱虫保健以中药制剂为主,实现畜—肥—草循环生产;推广优质牧草种植生产技术,从草种的选用、肥料种类的选择、水源及周边环境的控制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做好源头控制工作;推广营养均衡供应饲喂技术,按照生产方向、饲养规模、畜种类别和饲草料来源特点,科学搭配饲喂各类饲草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开展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选育和种植、防灾减灾、健康养殖、良种繁育、高原家畜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药物高效低残留等技术研究,为有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5 推广产品精细加工技术

主打冷鲜、冷冻、精细分割牛羊肉产品,加工牛羊肉串、牛羊排串等快餐产品,扩大肉干、肉串等熟食品生产规模,实行冷链化模式销售。研究推广奶制品鲜食包装技术,积极支持奶酪、奶皮、酥油、酸奶等高原牦牛奶系列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有机畜产品的系列化加工生产能力。

5.6 加强技术培训

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办法,培养适应有机畜产品生产的监管人员和生产经营者,掌握发展有机畜产品的政策、法规和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及技能,实现对有机畜产品生产各环节的参与和监督,为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加强牧民群众有机养殖技术知识培训,举办牛羊繁育基地建设、选育、疫病防治等有机畜牧业生产知识科技培训班。同时,对各村内部检查员进行全面培训,颁发内部检查员证书,做到每户有1名有机养殖明白人,每村有2-3名牧民经纪人。

5.7 抓好试点建设

开展细毛羊肉、牦牛肉的食用品质、功能性营养成分的测定。在细毛羊和牦牛养殖优势区,选择群众基础好、对生产有机畜产品积极性高的生产经营主体为试点,系统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二年三产技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有机畜产品基地规模。

5.8 推进小区养殖

加大养殖棚舍、饲草料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圈舍建设、品种改良、饲料饲养、防疫用药、环境保护、小区管理等环节全面推行“统一圈舍、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饲养标准、分户饲养管理”的六统一分养殖模式,提高标准化技术入户到位率,积极推进畜牧业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壮大小区规模,提升养殖效益,加快发展有机畜牧业。

5.9 建立标准体系

以发展有机畜产品为主攻方向,针对不同的畜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等级、检验检测等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在企业、合作社内部建立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品牌的规范化生产模式,为准确登记建立原料来源、产品去向档案提供便利,增强产品的可追溯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机生产。

6 严格投入品监管

制定有机畜产品投入品目录,强化源头治理,严禁目录外兽药、饲料、添加物的使用。建立饲料、添加剂、兽药使用和停药期记录档案,保证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1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制定科学的动物免疫程序,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消毒、监测等综合措施,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限制使用兽药,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合成类驱虫剂等滞留性强且有毒性药物,严格执行停药期和休药期制度,保证畜产品质量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6.2 强化加工、流通环节监管

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等重点环节的监控,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检查,把好进出口关。严格检疫程序,加强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动态管理,严防问题产品流通。

6.3 完成全县牲畜的建档立卡

按照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快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有机畜产品生产标准;组织编写有机畜牧业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规范,制定牦牛、高山细毛羊养殖生产操作规程,完成全县牲畜的建档立卡、编号等工作,并与牧户签订《有机养殖合同》。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映像畜牧业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