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产后肥胖46例临床体会

2015-01-24周爱珍王涛周珊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电针江西

周爱珍王 涛周珊玲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产后肥胖46例临床体会

周爱珍1王 涛1周珊玲2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产后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与电针相配合治疗产后肥胖患者46例,观察患者1疗程后体重(kg),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6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产后肥胖患者疗效明显。

产后肥胖;穴位埋线;针灸;临床体会

产后肥胖是指因分娩胎儿后出现的无明显病因的一种单纯性肥胖。有调查[1]显示,在参予研究的480个产妇中,有87.13%的人可诊断为产后肥胖。肥胖不仅会诱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产后肥胖患者多为已婚已育女性,故肥胖对该类病人的身心健康、家庭事业诸多方面的影响尤为凸显。笔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产后肥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江西省热敏灸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46例产后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肥胖均在产后出现;年龄最大34岁,最小22岁,初产38例,经产8例;轻度肥胖14例,中度肥胖23例,重度肥胖9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2]拟定标准诊断。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10%。成人身体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18.5~22.9为正常,≧23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10%;23~24.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25~29.9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30为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以上。腰围 (WC):直立时脐为起点水平绕腹一周长度。

1.3 排除标准 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及继发性肥胖患者、无法坚持治疗或正采用其他方法减肥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穴位埋线 选取中脘及双侧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等穴,肥胖处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治疗部位皮肤,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选用0号医用羊肠线,按实际需要剪成大小不等线段 (1~1.5cm左右),穿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均为扬州市龙虎医疗用器厂生产,苏扬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1640079号),快速入针,得气后将针中羊肠线插入脂肪层以下。然后缓慢拔出针体,注意线头有无滑出体表,棉签按压片刻,医用胶布贴于穴位即可。埋线10日1次,每次15~20个穴位,6次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1.4.2 电针治疗 选取穴位与穴位埋线相同。操作:75%酒精穴位常规消毒。快速入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于双侧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取2组穴位,接电极线,用华佗SDZ—II电针仪 (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70366号)连续波,频率为10Hz,以患者感觉舒适平和为度,适应后可逐渐加大。每次30min,每日1次,穴位埋线后3d至下次埋线前1d为电针治疗。等穴位埋线1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5疗效判定 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体重下降≥5kg,WC下降≥6cm;有效:体重下降≥3kg且<5kg,WC下降≥4cm;无效:体重无变化或下降<3kg。

2 结果

显效26例,占57%;有效18例,占39%;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3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30岁。于2014年10月24日就诊。一周前终止哺乳,身高159cm,体重72kg,BMI=28.5。产后第2个月来月经,恶露较多,色暗。现症:形体肥胖,面色红润,口臭泛酸,烦躁多饮,失眠多梦,胃脘疼痛,嘈杂灼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诊断:肥胖脾胃湿热型。治法:健脾祛湿,益气化痰。方法: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选穴:主穴取中脘及双侧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配双侧梁丘,曲池,气海,关元。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治疗,经过1疗程后,体重下降8kg(WC下降6cm)。恶露减少,色淡。症状明显改善。于3个月后随诊复查,体态均匀,面色红润,精神尚可,月经正常,二便平,夜寐安。舌淡,苔薄,脉沉。体重未增长,WC未加大,伴有症状消失。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按:女性产后多气血不足,精气耗损,易阴盛阳衰,阳衰则正气不足,内蕴痰湿。同时,产妇进补过度易温热积于脾胃,致升降失和,润燥失宜,则精微水谷运化不及,痰热滞留于肌肤。故产后肥胖的治疗,不能一味祛痰,还要标本兼治;以祛湿化痰为主,并加以补益气血,方可达到最佳。故选中脘及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梁丘,曲池以清胃理肠,祛湿化痰;足三里,气海,关元以固本回元,补益气血;诸穴共奏健脾祛湿,益气化痰之效。

4 小结

穴位埋线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4],也是针灸治疗的新途径,通过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起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激发机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达到减肥及防病治病的目的。是一种绿色、无害疗法。电针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比,有刺激量大、疗效快的优势,可促进羊肠线在体内的吸收,能弥补穴位埋线间歇期长、吸收慢的劣势。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肥胖患者普遍存在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未得到合理控制,而出现治疗无效或体重反弹的现象,通过穴位埋线配合电针的干预,可有效的减慢胃排空时间,进一步调控进食欲望,使其无须刻意控制饮食,但需戒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通常以一日三餐,清淡食材为主,患者感觉七分饱即可。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可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达到加快脂肪代谢的效果,亦可自主服用红豆薏苡仁汤,增加补血益气,祛湿化痰的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穴位埋线配合电针的干预方法对产后肥胖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于珊,董娟,侯艳梅,等.480例产后42天妇女体质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15):22.

[2]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

[3]周双琳,周宏,张红林.穴位埋线治疗产后肥胖12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25(2):319-320.

[4]任树森.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

R245.9+1

A

1007-8517(2015)20-0134-01

2015.07.23)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电针江西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江西银行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我爱江西奶奶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