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15-01-24朱伟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内瘤上皮宫颈

朱伟燕

(广东省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英德 513000)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朱伟燕

(广东省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目的 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对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LEEP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资料,共筛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产妇52例(观察组),分析其分娩及胎儿情况并记录产后并发症。并选取同期分娩且孕前末行宫颈手术的60例产妇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20.0%(12/60)和21.2%(11/52),两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均未见无产程延缓和停滞。观察组的总产程为(11.3 ±3.2)h,分娩孕周为(39.5±4.6)周,产后宫颈裂伤及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4%和17.3%,新生儿体质量为(3129.5±1840.6)g,1 min Apgar评分为(9.5±1.2)分,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且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对有妊娠结局无影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安全使用。

宫颈环行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娩情况;妊娠结局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一种宫颈癌前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治疗可发展为宫颈癌,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1]。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目前已广泛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治疗,但由于部分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仍有生育要求[2],故LEEP术后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有重要意义,故本研究分析本院LEEP术治疗低于此类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行LEEP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筛选出52例产妇(观察组),均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3例,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32.7± 5.8)岁;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 Ⅲ级19例,CIN Ⅱ级23例,CIN Ⅰ级10例;术后妊娠情况:6个月内者11例,6~12个月者13例,1年后28例。纳入标准:①术前无不孕症;②有生育要求。选取同期分娩且孕前末行宫颈手术的60例产妇作对照(对照组),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患者年龄26~37岁,平均(31.2±8.7)岁。两组的分娩情况及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LEEP治疗:所有患者LEEP术前均行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确诊,采取常规操作实施LEEP术[3]。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引导及宫颈部分,常规消毒,辨清移行带范围后确定病灶,应用德国爱尔博LEEP刀进行手术,于病灶外缘按从上至下的方向,缓慢移动电极,切除病变组织,同时术后送病理进行检查。

1.3评价指标:分析其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并记录产后并发症。分娩情况包括产程、分娩方式及分娩孕周,胎儿情况包括体质量及Apgar评分,产后并发症包括宫颈裂伤和产后出血。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产程、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其余指标以“率”表示并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LEEP术后分娩情况:①分娩方式:对照组60例产妇中12例行剖宫产,48例阴道分娩;而观察组52例产妇中11例行剖宫产,41例阴道分娩;两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 vs. 21.2%,P<0.05)。两组采用阴道分娩的产妇均未见无产程延缓和停滞。②总产程情况:对照组的总产程为(12.5±2.7)h,其中≤12 h者25例,>12 h者35例,而观察组的总产程为(11.3±3.2)h,其中≤12 h者29例,>12 h者23例,两组的总产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娩孕周:对照组的分娩孕周为(39.2±3.4)周,其中37~38周13例,38~39周16例,40周以上者31例;观察组的分娩孕周为(39.5± 4.6)周,其中37~38周8例,38~39周14例,40周以上者30例;两组分娩孕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产后并发症:对照组60例产妇中有7例宫颈裂伤(11.7%)和8例产后出血(13.3%),而观察组52例产妇中有8例宫颈裂伤(15.4%)和9例产后出血(17.3%);两组产后宫颈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胎儿情况:①体质量:对照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3058.7± 1632.2)g,其中≤3000 g者26例,>3000 g者34例;观察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3129.5±1840.6)g,其中≤3000 g者23例,>3000 g者29例;两组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pgar评分:对照组新生儿的1min Apgar评分为(9.6±1.1)分,其中9分26例,10分34例;观察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为(9.5±1.2)分,其中9分21例,10分31例。两组新生儿的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LEEP术在此类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手术时间短、电凝止血、无需缝合及术后创面愈合快速的优点,同时由于该术式保留产妇生育能力而被广泛应用[2],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从多个方面研究其对LEEP术后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LEEP术妊娠产妇的分娩结局与未行LEEP治疗的产妇相当,主要表现为两组的剖宫产率、分娩孕周及总产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LEEP术对患者妊娠结局并无不良影响。此外,LEEP术也未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的发生率,表明LEEP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与相关报道的结果一致[3-4]。新生儿产后情况分析发现,LEEP术对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亦未有不良影响。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且阴道分娩的产妇均未见无产程延缓和停滞,提示行LEEP术的产妇可试行阴道分娩,而医师应加强LEEP术后随访,同时分娩前对宫颈情况进行评估。也有研究指出LEEP术后的产程较短,认为与该手术切掉部分宫颈组织有关,但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种现象,可能与产妇纳入有关,将在今后研究影响LEEP术后妊娠者产程的因素。综上所述,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对有妊娠结局无影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安全使用。

[1] 阳丽,钱德英,陈观娣,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患变化趋势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092-4094.

[2] 张肖青,徐惠群.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2): 1628-1630.

[3] 万忠艳.LEEP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妊娠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274-276.

[4] 许雪飞.宫颈LEEP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观察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3):394-396.

R737.33

B

1671-8194(2015)24-0120-02

猜你喜欢

内瘤上皮宫颈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