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治疗落枕48例

2015-01-24朱纯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期
关键词:颈项病证医者

朱纯生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25003)

推拿治疗落枕48例

朱纯生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25003)

自2010年以来,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伤科门诊患者,男2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2岁,平均40.2岁;发病时间6h~4d,平均1.8d。其中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者20例,受风着凉28例,有颈椎病病史者8例。临床症状均为起床后颈部疼痛,头歪向一侧,活动受限。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诊断为“落枕”。所有病例均排除颈椎病、颈肌筋膜炎、肩周炎、内脏牵涉痛、颈椎肿瘤、结核等疾病。

治疗方法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分为四节:第一节,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背后,于患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寻找肌肉痉挛压痛处,如条索状、块状等。以患侧为主以、揉、四指推法自上而下推拿,重复数遍,约5~10min,患者常有颈项部发热、放松感。第二节,医者一手按住患者额部,一手拇食指点压拿捏风池、天柱、天牖、肩井、天宗等穴,弹拨胸锁乳突肌,然后双手拇食指同时拿掐捏提两侧肩井,嘱患者同时主动活动颈项部,重复3~5遍,这时患者一般自觉颈项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度增大。第三节,医者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托住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提,并嘱患者尽量放松颈部肌肉,然后边提边摇晃头部,最后将头部缓向左右摆动、旋转2~3次,常常可闻及“咔嚓”声,然后缓慢放松提拉,此时患者颈项部活动基本正常,疼痛明显减轻。第四节,医者点按患侧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指掌骨间远侧半寸处),嘱患者颈部放松活动。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落枕疗效标准。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结果:本组病例经1~3d治疗,平均1.90d治愈,其中1d内治愈19例,2d内治愈20例,3d内治愈8例,≥3d治愈1例。1~3d内治愈率达97.9%。

体会

落枕又称“失枕”,《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多为感受风寒湿邪,导致颈项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僵凝疼痛,功能障碍。西医学认为落枕病因有二: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发生静力性损伤。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或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落枕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软组织损伤学说、颈椎关节紊乱学说和感受风寒学说。笔者认为落枕受累的组织为肌肉或颈部筋膜和韧带组织等,这些组织发生水肿、渗出、瘀血、出血等病理变化,刺激相应的神经末梢,产生局部疼痛,引起颈肌痉挛,从而引起头、颈项、背部甚至同侧上肢疼痛。颈肌痉挛、疼痛、活动障碍,属中医伤科“软伤”“项痹”范畴,治疗当以解除痉挛、缓解疼痛为目的。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可以通过对软组织的热效应以及神经、体液的调节起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即《素问·举痹论》“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现代研究认为,按摩手法可以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使局部和全身代谢增强,起到消炎止痛、减轻水肿的作用[2]。通过手法作用起到“松则不痛”“热而不痛”的作用。通过颈项部按揉拿捏和局部放松手法可以起到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行经通络、解痉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故推拿治疗落枕常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注意事项及预防:医者应严格按照推拿注意事项实施手法,宜轻柔沉稳有力,防止继发性颈肌损伤、寰枢关节脱位等。患者平时需注意以下方面: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②注意保暖,防止颈部受凉。③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软硬适宜。④早期积极治疗。落枕为病,早期治疗易于恢复,如若治疗不及时,不注意颈部保养,不预防诱发因素,而致迁延不愈,不仅会造成习惯性落枕,更会引起或加重颈椎退行性变,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

[2]吴文豹.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63-65 .

2014-06-17)

猜你喜欢

颈项病证医者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按按脚底护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