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辨证思维解析*

2015-01-24黄毅勇赵海梅刘端勇

中医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机手法小儿

黄毅勇,付 芳,赵海梅,刘端勇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004)

·医史文献·

旴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辨证思维解析*

黄毅勇1,付 芳1,赵海梅2,刘端勇1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004)

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医术高明,一生著书颇丰。《小儿推拿秘旨》是其早年所著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是现存小儿推拿较早、较完善之作,为后世小儿推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龚氏小儿推拿诊治强调辨证求因,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诊断多以脉诊和望诊相结合,治疗多以手法与方药相结合,整体审查,顺小儿禀性而治。面对凶险病症,龚氏强调必先预测善后,再以外治法急救之,形成了龚氏小儿推拿辨证特色,为后世小儿推拿临床提供了借鉴。

旴江名医;龚廷贤; 小儿推拿; 辨证思维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明代金溪人氏。自幼随父行医,后入太医院任太医,誉为“回天国手”,御赐“医林状元”。龚氏学验俱丰,著有《小儿推拿秘旨》《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种杏仙方》等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小儿推拿秘旨》是龚廷贤早年所著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又名《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小儿推拿方脉全书》,为现存最早以“推拿”命名的小儿按摩专书[1-2]。该书文言修辞较为通俗,分3卷,除第1卷部分内容取材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外,其余多属作者个人见解与经验,较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疾病的诊断、方脉、推拿治疗等方面,体现了龚延贤小儿推拿辨证思维的特色。兹对其解析于下。

1 注重病机,辨证求因

作为一本关于小儿推拿方面的著作,然全书3卷85个篇目,仅有10个篇目是论述小儿推拿技法的,剩下的篇目,作者更多的是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特点、病因病机和诊治要点。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读者明白推拿技法不过是一种“术”,要让小儿推拿手到病除必然还要掌握核心的“道”。龚廷贤认为:所谓的道,就是要有扎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缜密的中医学辨证思维,能够对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正确的分析。唯如此,做到治病求因,才能手随心出,法从手出,小儿推拿技法方可奏效。书中对小儿病因病机、辨证思维的论述,又尤体现在《总论》《蒸变论》《惊风论》《补遗脐风论》等几个篇目中。如在《总论》中首先指出小儿方脉科最难治,其原因是“小儿脏腑娇嫩,内无七情六欲交战,外无大风大寒相侵”。作者详细的论述了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初生小儿患病大抵分“胎毒”和“伤食”2种。胎毒见脐风、胎惊、痘疹、斑疮、惊痫、发搐、痰壅、赤瘤、白秃等,多因“孕母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息辍躁,或多食煎煿,恣味辛酸”;伤食见吐泻、黄疸、五疳、腹胀、腹痛、水肿、疟、痢、痰喘等,多因“乳食过伤,调养失宜所致欤”。在治疗上必须牢牢紧扣病因病机,否则方药和手法均会有失偏颇。

2 重视整体观,强调顺小儿禀性而治

作者在书中用了3个篇目详细地论述了胎儿在形成过程中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强调在小儿疾病诊治时一定要熟悉其生理及发育特点,生理和病理相结合,整体审查,顺应小儿禀赋天性而治疗[3]。如《总论》记载:“小儿在胎,母饥亦饥,母饱亦饱。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息辍躁。或多食煎饪, 恣味辛酸,嗜欲无节,喜怒不常,皆能令儿受患。”指出胎儿与母体是个整体,小儿出生后身患脐风、痘疹、斑疮等均与孕母饮食、过度劳累、嗜欲无度、情志不畅有关,故诊治时应从孕母而治,节饮食,调性情,“有等禀性温良之妇,有娠,不嗜欲纵口,生儿少病,而痘疹亦稀”。又如《婴童赋》中详细地论述了胎儿秉天地之气而成,经“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一蒸”而志意渐生。随后书中记载的许多小儿治疗方法均与此论述有关,如:“六七日脐带未干,纵炎热休频浴水”“解颅、语迟、液滞颐,盖是原虚;口疮、鹅口、癞头疮,原由胎毒。赤瘤、火眼皆从火热;囟高、囟陷咎归脾虚”“治七日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硫黄、茱萸等分,为末,研大蒜调涂其腹,仍以蛇床子微炒,火烧,烟熏。”这些病证的治疗均紧扣小儿“蒸变”的生理特点。可见,很多小儿疾病均与胎儿期的禀赋特点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3 辨证多以脉诊和望诊相结合

龚氏小儿推拿治疗看重辨证,而辨证又以脉诊、望诊见长。脉诊以虎口三关脉诊为主,男左女右,将手第2指分风、气、命3关,初得病时在风关,稍进惊痰在气关,若病邪外现命关则是危急之证,有生命之忧。“欲知虎口何处是?男左女右第2指,先分风气命三关,细察根源寻妙理。初得病时见风关,稍进惊痰气关里,若到命关直透时,危急存亡须审视……”龚氏将这一脉诊理论写成了歌诀,方便后人学习。望诊,一方面龚氏通过望三关指纹颜色来辨证,通过望三关指纹颜色,可以辨表里、辨病因、辨病性、辨脏腑等。辨表里,如“色红易疗紫则进,青极变黑终不治”。其指出色红为外感表证,易治疗,色变紫提示疾病入里。辨病因,如“纹青枝紫惊风证,纹紫枝红伤寒病”。辨病性,如“筋纹连大指,阴证候相当”。辨脏腑,如“紫色生惊搐,红筋热在肝”。另一方面,通过望面部颜色进行辨证,主要用于辨脏腑寒热虚实,如“颊赤知心热,鼻红知脾热,左腮青知肝气有余,右腮白知肺经不足,颏白知肾虚”。另外,也通过望头面形态来辨证,如“囟门肿起定为风,此候应知最是凶,忽陷成坑如盏足,不过七日命应终”。脉诊与望诊相结合,辨证明确,指导临床治疗。

4 推拿以“十二手法”为主,手法有轻重、顺逆之分

龚氏小儿推拿治疗以“十二手法”为主,书中在《十二手法主病赋》和《十二手法诀》里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十二手法,即黄蜂入洞法、水底捞月法、飞经走气法、按弦走搓磨法、二龙戏珠法、赤凤摇头法、乌龙摆尾法、猿猴摘果法、凤凰单展翅法、打马过天河法、天门入虎口法等,并对十二手法的主治功效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创造性地将手法主治划分为大热、大凉、化痰、动气、和血及开结等特性。在《掌上诸穴拿法歌》《掌面推法歌》《掌背穴治病歌》和《二十四惊推法歌》等篇章中,作者论述了小儿推拿手法在全身各处的应用。纵观该部分内容,可以发现龚氏小儿推拿在力气轻重和方向顺逆上均有讲究。龚氏认为治疗不同的病证,在不同的部位操作,手法的轻重和方向也应有所不同。在力气轻重上,如“掐心经络节与离,推离往乾中要轻。贩门重揉君记取,即时饮食进安宁”;在方向上,顺逆体现了补和泻的效果,如“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上为补下为清”“眼翻即掐小天心,望上须当掐下平,望下即宜将上掐,左边掐右右当明”。在应用过程中,若不重视力气的轻重和方向的顺逆往往效果得不到应验。

5 治疗多以手法与方药相结合

龚延贤善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患,但同时也不局限于手法治疗。《小儿推拿秘旨》有10个篇目详细地论述了小儿推拿的手法操作与治疗,阐明了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疾病上的优势和特色。龚氏在书中提到小儿“体骨未全,血气未定,脏腑薄弱,汤药难施”指出“惟推拿一法,相传上帝命九天玄女,按小儿五脏六腑经络,贯串血道……手到病除,效验立见”。就是在当今,小儿推拿仍在医院里发挥着其独特优势,得到中、西医医务人员肯定。在该书卷二、卷三中作者也采用了大量的方药来治疗小儿疾病,仅篇幅较少的卷三就记录了验方40多首。龚氏善于把手法与方药相结合治疗小儿疾患,两者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治疗小儿啼哭作鸦声、泻下如蓝,龚氏除了推拿十二经络外,又令服镇惊汤和薄荷汤,立愈。又如治小儿出生,遍身如鱼泡,龚氏先用密陀僧和苏合香丸治之,待病情稳定之后,再用推拿手法治疗。手法与方药的应用各有所长,作者拿捏的相当到位。

6 预测凶险,急救多用外治法

龚氏在《小儿推拿秘旨》中多处以歌诀的形式总结了小儿险证的辨证,如《陷证不治歌》《小儿无患歌》《夭证歌》等。龚氏强调小儿医生在诊治疾病时要事先预测疾病凶险,对凶险病症要做到心中有数,审时度势,才不至于惊慌失措,以便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龚氏面对险证,善于用外治法来治疗,如小儿出生即死,看儿口中前腭上有泡(名曰悬痈),以手指掐破,用帛拭净,即活;又如治小儿出生大小便不通,腹胀欲绝者,令其母以温水漱口,吸咂儿胸、背、心并脐、两手两足四心,共7处,凡三五次,以红赤为度,大小便即通。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充分体现了龚氏治疗小儿疾病的特色。

不难看出《小儿推拿秘旨》不仅是一本小儿推拿专书,同时也是一本小儿治疗全书。龚氏擅长于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患,对小儿疾病的诊断更是别具一格。龚氏对小儿推拿治疗极具特色,但又不局限于手法治疗,他对方药的应用也得心应手,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若面对凶险病症,辅以中医外治法急救之,形成了龚氏小儿推拿的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龚延贤.龚延贤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2]傅维康.现存最早命名“推拿” 专书——《小儿推拿秘旨》 刊行四百周年[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6):43.

[3]朱凌凌,陈慧娟. 龚延贤临证特色浅析[J].四川中医,2008,26(12):43.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1-0054-03

R289.5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1.28

刘端勇,副教授,liuduanyong@163.com

2012年度江西中医学院校级课题 “旴江医学”专项(2012ZX2007)

2014-10-08

猜你喜欢

病机手法小儿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七步洗手法
小儿涵之三事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