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项目的开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24赖展少,王洁琼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应用价值

浅谈中医项目的开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赖展少王洁琼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口卫生服务站,528305)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项目;应用价值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现状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项目状况。本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中心中有77%开展中医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约有50%可以提供简单的中医药服务。有的社区服务中心还建立了中医科和中药房。

2.社区中医诊治技术服务项目开展情况。据初步调查,6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不定期或定期坐诊的针灸、推拿、火罐、刮痧、艾灸、天灸外敷等6种或以上的中医诊治服务,其他食疗处方、药浴处方、中医正骨等占33%。

3.社区中药、中成药药方的开具情况。经统计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收入较去年增加了4.3%,中医处方占总处方的40%,58%中成药和复方是目前我国社区中医药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其次是针灸、推拿、刮痧、艾灸、火罐等。

4.社区居民中医药治疗主要人群调查。据初步调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以中医就诊为主的占就诊人数的7.4%,其中大多数是慢性病的治疗和妇科调理治疗,而且接受服务的76%为老年人。

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中医科室人才不足,流失严重。首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医生大多数是西医,缺乏专科的中医医疗人员,更不用说有名气的老中医了,有些医生虽然有中医理论培训,但在实践中缺乏经验,尤其是在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往往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再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中专学历占38%,中专及以下占24%,本科及其以上只占到了不足39%[1]。第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医生往往很少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造成医务人员知识和技能有限。第四,社区的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无法和专科医院相比,造成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2.社区中医项目开展缺乏政策支持。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养生的意识也逐渐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较以前也有所提高,从而对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加深,宣传力度在逐步加大,但同时也凸显出了社区投入不足、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培养脱节、中药监管不到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3.中医适宜服务项目不成体系、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中医服务项目尚未形成体系,在开设中医诊疗的社区中多数仅设了中医内科、老年保健科,中医药特点项目开展不够,如中医调理、中医养生、正骨推拿等。大部分社区中医基础差、利用少,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甚至没有中医科室。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投入不足,科室不全现象长期存在,有很多基层的卫生服务站没有制剂室、炮制室、煎药室,更没有良好的中药仓储保存条件,严重限制中医药服务质量,从而造成医疗效益、效率低下。中医药相对于西医疗效慢,但中医重在调理,还在预防慢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中医药治病往往需要比较长的疗程,通过激发人体自身能力达到效果,所以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中药汤剂制作相对较麻烦,需要耐心和技术,这些都对中医药的疗效和服务质量有一定的阻碍。

4.社区居民对中医药信任度不够。我国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中医治病的效果是有一定矛盾的,“中医擅治未病”,“中药制作服用繁复”等又确实存在;加之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是依据哲学诊病、靠经验,而在当代人眼中,基于人体解剖的西医则是现代的、科学的。据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人有65%的人相信中医,愿意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病;50岁以下的仅仅有26%的人表示相信中医,愿意只看中医。

对策及建议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基层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资金用于购买设备、组织培训、科研等。在有资金保障的基础上,由卫生部门组织中医药专家对社区中医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使其医疗技术有所提高。同时完善政府社区医务工作者补贴机制,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在岗位设置方面,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中医人员的编制,实现中医药服务体系社区全覆盖。在教育方面,加强中医药专业的学校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鼓励医学类院校多招收和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同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为社区中医医生创造深造条件,如加强上级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区“带徒弟”,开展传帮带的中医科研工作等。

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价值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必将给予更大的扶持,中医药进入社区是由中医药在适应证治疗中的疗效和特色优势决定的。中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对中医药的可接受性强,信任度较高。西医化学合成药品对疾病的治疗见效快,但是带来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药专家们提倡多使用天然药物,中医药正是采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药材来诊治疾病的。

中医治病原则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反映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等内容。保健知识的普及,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关键。现代传染疾病日趋增多,从时隔多年一次流行疾病到现在每年两三次,传染疾病的预防问题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重点。而在基础预防方面,只能针对性预防的西医预防方法在病毒还未确定的条件下不能起效。而中医却能初步预防并有效控制、治疗,减少感染率。这些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以预防为主,融保健、康复、医疗、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要求相似。中医的诊疗简洁,在某些疾病上疗效显著,它通常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此外,中医药费用低廉,受到社区老百姓的欢迎。中医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少、成本低,对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国家和群众负担,促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学中,张青玉.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现状与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6):31.

[2]闪增郁,张雪亮,陈燕萍,等.社区中医药服务人员的现状与需求[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27-128.

收稿日期(2015-02-07)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应用价值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哈尔滨市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前瞻分析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践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例中暑临床分析
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