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灰的智慧

2015-01-23回声

中华手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烧窑柴烧草木灰

回声

匠人:曾慧婕,80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陶艺硕士,2014年初创立景德镇 “井”柴烧工作室。

手艺:柴烧陶瓷

总有一些东西,会觉得是命里注定的。就像2008年到景德镇求学,曾慧婕第一次接触到陶艺,“摸到那团泥巴,便觉得这是我的宿命,我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拉坯、烧窑、喝茶、看山……”

大四那年,她尝试了各种陶艺语言、风格,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只好离开景德镇,尝试着去寻找不一样的人生。然而,无论走到哪里,都发现自己离不开陶艺,只好回来攻读硕士学位,期盼能找到自己的路。

幸运的是,她遇上了柴烧。“它的质朴、温暖、自然、内敛、热烈,是我愿意穷极一生去追求的美感。”谈及此,曾慧婕双眼一亮,“我着迷于火与泥的碰撞所产生的美丽绝伦的变化,着迷于草木灰涅槃而生的惊艳,从此越陷越深。”

2014年年初,她在景德镇成立“井”柴烧工作室,“井” 取意“市井”,愿安心于市井中,过市井的生活,做源于市井生活的陶艺。工作室在景德镇乡下一条无名河边,河对岸是山,工作累了就去山里走走。“在这里,时间会过得很慢,你可以看到对岸的山一点一点换颜色。”

柴烧是小众的手艺,也是寂寞的手艺。“我们的圈子很小,也很不被看好。可柴烧终归也没有辜负我,它总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靠着这份执念,她扛下质疑,每天搬泥、拉坯,一烧窑便是三天两夜。“现在可真成女汉子了。”说到这里,她笑了笑,脚下的拉坯机还在转动,手上的稀泥已渐渐成型,阳光偷偷遛进来,映在她的脸上,“女汉子”的眼神坚毅、专注,如此动人。

猜你喜欢

烧窑柴烧草木灰
草木灰在花木病虫害防治上的妙用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草木灰
最后的砖窑
【陶艺柴烧活动】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农家贮粮防虫方法—— 利用草木灰防虫
林果生产巧用草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