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犬技术与视频侦查联动成功破案分析

2015-01-23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警犬死者脚印

吴 嘉

在打击刑事犯罪过程中,虽然视频侦查是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固化完善情报导侦、主动应对犯罪、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视频图像监控资源还不能做到地区全覆盖。

在此情况下,为了有效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警犬技术作为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穿插在视频侦查过程中使用,在视频监控资源盲区,为侦查工作提供指向性服务。

一、警犬技术与视频侦查联动,打击侵财类案件的可行性

(一)警犬技术发展现状

按照公安部警犬作为装备配发的比例要求,截止2013年,北京市公安局警犬数量达到1000余头,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警犬技术工作网络,达到了公安部规定的在编民警数与工作犬的装备配备标准。

针对城市化用犬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全局警犬技术科目不断发展,特别是警犬鉴别式物证搜索技术的创新、血迹搜索犬技术和城市追踪犬技术的引进,在针对抢劫、入室盗窃等侵财类案件的侦破中,实现了警犬技术侦查效能的最大化。

(二)警犬应用的成功案例

例如:在“4.09”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张某,经预谋后于X年X月X日晚,持尖刀藏匿于本市某地灌溉渠内,并对路过此地的任某头面部、脖颈部等处猛刺数刀,致任某失血性休克死亡,并抢劫现金及手机等物品。案发后,北京市公安局警犬技术支队迅速到达现场。

到达现场后经现场勘验民警介绍:死者衣着完整,上身穿有绿色棉服,胸口处有血迹,下身穿有棕色长裤、黑色回力鞋,死者死亡时间不超过12 小时,且案发现场未找到死者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及作案凶器。由于中心现场位于田地间,周边没有任何视频监控设施。在调取距中心现场数十米处的环村公路治安探头后,也未发现异常情况。但由于该案案发时间较短,周边气味较为新鲜,在确定警犬有使用条件后,根据案件侦破需要,将警犬工作重点放在搜索死者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作案凶器以及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上。

明确工作方向后,带犬民警使用警犬以死者气味为嗅源进行鉴别式物证搜索,警犬最先在中心现场搜出被土掩埋的一把带血尖刀,随后在距中心现场约1 公里处,警犬对一脚印有示警反应(经技术比对,认定为犯罪嫌疑人遗留脚印)。后继续搜索,又先后发现一红色单肩背包、散落在地上的笔袋、美容卡、发饰等物品(经死者同学辨认均为死者物品)和带血的卫生纸一张(经技术部门鉴定,为犯罪嫌疑人擦血纸)。

为寻找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根据现场情况,使用警犬以犯罪嫌疑人遗留脚印为嗅源进行追踪,在追踪过程中,警犬发现一黑色双肩背包(包内有一钱包,钱包内有300 元钱、2 张银行卡、2 张公交卡,经专案组调查认定此为死者双肩背包),在追至某村东口时,带犬民警在警犬追踪的迹线周边发现大量脚印(经技术比对,认定为犯罪嫌疑人遗留脚印)。警犬从某村东口上环村公路继续追踪,追至公共汽车站后,由于迹线气味消失,警犬停止工作。此位置,距中心现场直线距离约为6 公里。其他技术部门民警在警犬停止工作的周边进行一系列侦查工作,并发现一治安探头,经调取的录像显示,在发案时间段内,有一可疑人员在环村柏油路上拦车,并乘车离开。后经专案组民警进一步工作,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作案后逃跑方向与警犬追踪方向一致。警犬在中心现场搜出的尖刀经犯罪嫌疑人辨认,也确定是作案凶器。

此案例,在视频监控设施的盲区,警犬技术作为视频侦查的补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踪,有效指明了侦查方向,为破案争取了宝贵时间。

实践证明,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按照警犬随警作战的要求,全面推广警犬技术与视频侦查联动的侦查模式,对有效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破案争取宝贵时间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警犬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使用条件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警犬的使用也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气候、环境、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是制约警犬使用的几个基本条件,需要针对所使用的警犬科目进行区别对待。针对侵财类案件经常使用到的警犬追踪和物证搜索,要求现场环境气味相对简单,嗅源气味较为新鲜。这对于使用警犬发挥效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使用时机

警犬技术在与视频侦查联动中,使用者一定要抓住使用时机。由于警犬主要通过对气味的嗅认和鉴别来完成工作,所以嗅觉灵敏度对警犬工作的准确度起到积极关键的作用。根据研究,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警犬的嗅觉灵敏度一般维持在一定时间段,如果时间过长,则失去使用效果,所以在使用警犬的过程中,杜绝盲目使用。

猜你喜欢

警犬死者脚印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ORGANIZED GIVING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奇怪的脚印
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