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2015-01-23松田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兽医师生科学

华 松田 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教学园地

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华松1田勤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兽医产科学是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操作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一门专业课,让学生既要熟练动物生殖疾病的防治,还要掌握繁殖技术。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环境中的不足,尝试了一种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兽医产科学”的大班教学,强调和谐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及师生间的多向交互作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向互动;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兽医产科学教学最明显的不足就是缺乏时效性,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不仅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和谐教学的理念初具成效。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多向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兽医产科学是一门专业操作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殖内分泌学、生殖生理学、繁殖技术、产科疾病、母畜科学、公畜科学、新生仔畜科学、乳腺疾病以及繁殖技术等。目前我校兽医产科学理论课60课时,3个班(约90人)统一授课,实验课5个共15课时,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目前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因此,根据国内外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经验在兽医产科教学中引入了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1]。

1 兽医产科学教学现状与不足

传统的兽医产科学教学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无意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综合实验能力、临床复杂疾病的解决能力,每一课程实验或病例结束时,学生对其总体无法形成一种系统的认识;由于兽医产科学对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较多,考虑到经费问题,往往将多个实验安排在一起,一个动物用于多个实验,让学生觉得领导和教师不重视实验,导致消极被动的应付各种实验,甚至照抄其他人的实验报告屡见不鲜;尽管兽医产科学在有的农林院校采用双语教学,但是多数大学生在4年甚至5年的大学期间四、六级都考不过的情况下如何接受英语教学呢?更何况兽医产科学的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笔者多年来发现考试前背重点,应付考试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连续三年在部分班级作过调查,根据对回收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我校当前兽医产科学教学的现状主要是:其一,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开设兽医产科学的目的不明确,充其量就是拿学分。其二,学生对当前的兽医产科学教学方式感到枯燥无味,说明是被动的在接收基础知识。其三,学生对兽医产科学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每次上课平均每个班30位同学,将近8位同学缺课,目前的教育甚至考核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其四,学生认为兽医产科学那么多基础知识、技术原理和病例类别,越学越糊涂。说明目前的兽医产科学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2]。因此,要使兽医产科学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课程,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基于此,我们提出打破现有兽医产科学教学体系,根据我校性质和专业特点,探索符合本校兽医产科学的课堂内外多向互动教学模式,使之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实践

2.1多向互动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模式”包括授课方法、课程作业、教师活动等内容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且又清晰明朗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将系统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一体化设计中,是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进一步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依据,而且在实践中也证明具有成效[3]。

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突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互动表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在多向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整个过程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2.2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教学论的角度而言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还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的所有要素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课堂教学不能认为是教师唱独脚戏,也不能是满堂灌的式的教学,更不能是问答式单向知识传授,而应是学生在行为和思维上主动参与 的一个多向互动式教学过程。师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的最佳结合,也是教与学和谐统一过程。每位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和谐创新教学理念的导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多向交互。从教的角度来看而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从学的角度而言,通过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学会怎么学,达到自主创新学习的境界,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做到脑、眼、嘴、手及耳同时运用到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国内外调研结果,结合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2.1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兽医产科学是我国兽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在生殖内分泌学研究和繁殖技术等方面。但是兽医产科学共有14章内容,包括生殖内分泌、公畜科学、母畜科学、仔畜科学及乳房疾病等,而仅有60课时,5个实验也就15课时。多年来,兽医产科学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形成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疾病种类的增多,目前的教学目的是迫切希望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具体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临床实践。

兽医产科学与基础学科紧密联系,不少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生殖内分泌、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及新生仔畜疾病等章节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就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在兽医产科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由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向师生合唱的互动型转换,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思考,敢于提问和争论。借助互联网等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产科病例研讨、习题考核、疾病模拟、思维训练、图片放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后可以借助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微信等媒介和教师探讨病例,补充和延续师生间的交互。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和校内退休的产科教师和校外兽医产科领域知名的教师联络,激励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师生间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交互学习。

2.2.2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向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信息收集与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转变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数超过80人的大班课堂教学非常普遍,采用有效、合适的教学模式来保证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基于全班分组的生生间多向互动课程教学被证明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大班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中,全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主领受学习任务,变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既可看成一个沟通对象与教师互动,又可分散成组员个体与教师交流,同时小组之间及组员之间是互动关系,将师生双向互动转变为组员之间、组组之间以及教师与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把学生互教互学的同辈交流作为传统师生互动交流的有益补充。

教师根据兽医产科学各章节的内容、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临床疾病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例如生殖激素种类多,功能和作用机理复杂,可以将学生分成多组,每组负责一种生殖激素的作用和机理,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最后教师根据临床实践针对性的出题,即考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还可以让一组出题,其他组抢答的形式。比如,分娩期疾病这一章,各种难产的判断和胎位、胎势和及胎向情况非常复杂,而又比较抽象,学生一般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了,如果让他们分成小组,以多种形式模拟、设计各种难产的情境,这样即牢牢的掌握了知识点,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更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此外,在讲授关生殖激素的作用与机理方面,教师可以准备幻灯片把学生带进一个从未想到过的激素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采取情境模拟、分组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交流、沟通和信息反馈,使他们牢牢记住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和用途。这种基于小组模式的合作学习可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主体的互动、互补功能,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弥补了大班学生人数多导致互动交流机会少的不足。

2.2.3教师-教师之间的互动加强任课教师与兽医临床同类课程和关联课程教师间的互动,及时掌握和了解上课学生的其他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设计互动教学内容,尽可能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遗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例如,在讲授繁殖疾病和新生子畜疾病时要提前和兽医内科学任课教师沟通,在讲授现代生殖技术等章节时要提前与动物生物技术概论的教师商量,因为这些课程之间有许多重复,如果在课堂上重复讲授,必定让学生感觉重复,枯燥无味。在开设实验课时,尽可能的在有限课时内最大程度的开始一些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实验,做到同一实验在各门课程间都不重复。比如X 光机、B 超仪的使用在兽医产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其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及外科学中叶非常重要,往往就产生实验内容重复的现象,既压缩了其他实验的开展,又降低了本实验的学习效率。

而实行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这一情况,在学期开始安排实验内容时,或制作培养方案时,兽医产科学与兽医外科学、内科学、临床诊断学等相关专业的任课老师交流,取长补短,让各位任课教师了解到需要教授什么、不需要重复什么。所以每门课程一定要做好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向的工作,使每一门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迫切需要加强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就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之间多开展协作性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集体学习与探讨等集体性活动,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同时应经常组织各课程之间的老师讲课、听课、评课、诊课等活动,各课程的老师应互为顾问、互相协调、互相合作和互相建议,差异互补、优势互取,使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使每一门专业课程形成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目前兽医产科学一般安排两个课头,每一课头三个班,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之间通力合作,商讨授课和实验计划。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和优势负责某一章节的讲授和实验指导。

总之,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包括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生生互动,该模式强调和谐教育理论的融入,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强调教学资源的充分配置,充分体现兽医产科学这门专业课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交互性、和谐性和高效性。

3 兽医产科学多向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模式,是大班教学环境下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疾病种类的增多,目前的教学目的是迫切希望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能具体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技术创新上也侧重实用化、多能化。对笔者在国外学习到的教学方式的总结,经过多次从实践中探索,结合现代心理学分析,多向交流较之传统的教学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多向交流总结,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兽医产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实验和实践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以“多向互动论”作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法是兽医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趋势,也是解决当前教学方法滞后这一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实施多向互动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我国的农林高等院校兽医产科学理论课教学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班课,而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灌注一些理论知识,要么形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么是考完试忘记的干干净净,这种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根据中外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表明,教学方法单调、课堂秩序差、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讲授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太大。大班教学环境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所以改革在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之转向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教学方式,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兽医产科学这一专业课由厌学变为愿学,由被动转为主动,理应成为农林高等院校兽医产科学教学研究的重点。

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班教学环境下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兽医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课,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因此,兽医产科学绝不是单方面的灌,而一方面应该是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另一方面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在大班授课过程中,学生人数的增加容易降低互动的范围,降低学生课堂参与度,此时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其实效性。而实施创新型的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在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后,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能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实行多向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现感情信任、沟通顺畅的基础。但是某高校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1.37%的大学生从不与老师沟通交流,47.06%的大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大,71.57%的大学生有烦恼从不向老师倾诉,90.2%的大学生找老师只为了办理必要的手续,而向老师请教专业知识更是不到3.0%。说明师生之间的单向化在各高校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老师的工作也越发繁忙,师生间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随之减少。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如果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兽医产科学教学中实施多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同时纳入多种互动的情境之中,师生之间的心灵得到良好的沟通,这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的人际关系,专业理论课教学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专业理论课教育的最佳效果,是社会意志、教师意志和学生意志三者的和谐统一。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才能促进这种和谐统一的完美。

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能力。多向互动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将其运用到兽医产科学的教学中,以培养兽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生产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途径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兽医学专业人才完全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要求[5]。

3 小结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模式,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探讨了一种适用于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多向互动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将大班化整为零,利用教师与小组群体、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间的多向互动,增加了学生相互学习、师生交流的机会,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确立起以和谐教学和创新教学为指导,以交互式启发性教学为主线,课堂内外相互依托,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出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师师之间多向互动反馈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创新。

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教师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不懈的探索,不断进步。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对于提升兽医产科学教学效果,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兽医学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1]陈锐,杨光祖.浅谈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09(19):632-633.

[2]林炜明,杨小燕.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2):187-188.

[3]乔远慧.构建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6):73-75.

[4]Rōsch T,Schaper El,Tipold A,Fischer MR,Dilly M,Ehlers JP.Clinical skills of veterinary stud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self-concept and exposure to skills training in Hannover,Germany[J].BMC Veterinary Research,2014(10):1-10.

[5]Fernandes TH.European veterinary education:a bridge to quality [J].The Veterinary Journal,2005(169):210-215.

Preliminary Study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Applied in Veterinary Obstetrics

HUA Song1,TIAN Qin2

(1.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2.Yangling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Center712100)

Veterinary obstetrics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animal medicine specialty. It has high request for the operation skill. It also require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be skill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productive diseases, and to master breeding techniques. As there were some shortage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under big class teaching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made an attempt to carry out a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and applied it in the teaching of "veterinary obstetrics". This teaching mode emphasized the harmonious innovative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brought students' initiative, participation and creativity into full play. In addition, it strengthened the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teac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veterinary obstetrics; teaching mode

2015-03-11修改日期:2015-04-11

华松(1976-),男,江西九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医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S8-05

A

1001-9111(2015)05-0104-05

猜你喜欢

兽医师生科学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是兽医志愿者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麻辣师生
科学拔牙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