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三大因素

2015-01-23刘自逵朱中平黄建平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0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0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08

中国猪业 2015年7期

刘 勇 刘自逵 朱中平 黄建平(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0;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0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08;)

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三大因素

刘勇1,2刘自逵1,2,3朱中平1,2黄建平1,2(1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10311;2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8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寄生虫病是猪场的常见疾病之一,驱虫也是猪场的常规工作之一,但大部分猪场的驱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团队在猪场驱虫技术服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猪场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三大因素,即驱虫药物、驱虫方案和宿主状态。

关键词:驱虫效果;驱虫方案;宿主状态

寄生虫病是猪场三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之一。由于寄生虫所需要的养料只能来自宿主,寄生虫病导致猪只丧失大量的营养,造成猪的营养不良,常见猪消瘦、贫血、体质差、抵抗力下降[1]。虽然大多数猪场都深知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驱虫的重要性,也做了驱虫工作,但是,根据笔者团队走访猪场的结果来看,90%以上的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的问题,超过80%的猪场对本场的驱虫效果不满意。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猪场驱虫的效果?采用什么样的驱虫方式最为科学,效果最好?在驱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所在团队在猪场驱虫技术服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影响猪场驱虫效果的三大因素,希望引起广大猪场的注意。

1 驱虫药物

药物是影响驱虫效果的重要因素。猪场常用的驱虫药物如下。

1.1大环内酯类

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体内部分线虫和皮肤内寄生的节肢寄生虫(疥螨)驱虫效果好。其缺点是:对鞭虫等驱杀效果较差;对幼虫的效果较差;对绦虫和吸虫无效;对虫卵没有驱杀和抑制孵化的作用。

1.2苯并咪唑类

芬苯达唑、阿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对体内蛔虫、鞭虫、吸虫及移行期幼虫、绦虫等驱虫效果良好,对虫卵有极强的抑制孵化或杀灭作用。其缺点是:对疥螨无效;添加量不足时,效果不理想;超量添加则会导致母猪流产、死胎、产仔率降低等。

1.3有机磷酸酯类

敌百虫是猪场常用作驱虫的低毒有机磷化合物,该药物对多数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吸虫有效,也可杀灭体外寄生虫,一般用于体外喷洒。其缺点是:在体外喷洒时,由于耳廓内、肩胛内侧、腹部及大腿内侧等部位不容易喷洒到,导致治疗效果不彻底;该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稍有大意,就会因剂量过大导致母猪流产甚至死亡;该药物遇碱可分解出毒性超强的敌敌畏。

如果猪场使用单方驱虫药物,效果肯定不理想,因为猪群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如果猪场使用复方驱虫药物,因担心怀孕母猪使用后会出问题而自行减少剂量,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如果生产厂家提供的驱虫药物不合格,药物本身含量不够甚至严重不足,也会导致驱虫效果不佳。

因此,选择、使用驱虫药物的总体要求如下。

⑴知名、正规生产厂家生产;

⑵广谱、高效、安全、低毒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复方驱虫制剂;

⑶按照生产厂家或相关技术老师指导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要擅自增减用量。

2 驱虫方案

由于养猪从业者技术水平提高以及兽药企业在做产品推广时也会辅以技术指导,大部分猪场都知道种猪一年要驱虫四次(每3个月一次),因此大部分猪场每隔3个月就在饲料中添加疗程为7天的驱虫药物。这样做的结果是猪场把各个生产厂家的驱虫药物都试遍了,但寄生虫感染仍然很严重。

其实驱虫药物在驱出大量成虫的同时,也会排出超量的成熟虫卵,而虫卵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超强,多种常用消毒药在常规剂量下对虫卵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如猪蛔虫卵表面有四层膜,对紫外线、水分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若驱虫不彻底,不但污染环境还对猪群造成再次感染。再如,疥螨整个发育过程为8~22天,平均为12天,第一次用药后可杀死除虫卵以外的各期幼虫和成虫,没被杀死的虫卵经过3~10天后又发育为幼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2]。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驱虫期间,要及时打扫栏舍、清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驱虫后,将母猪和栏舍清洗干净,待猪体表干燥后,用敌百虫对母猪全身和栏舍进行仔细喷洒。喷洒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前面所述不易喷洒到的地方)均能接触到药液,间隔10天后再重复一次驱虫操作。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杀灭周围环境和猪体表的寄生虫,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通过二次用药,杀死第二次出现的幼虫,从而达到彻底消灭寄生虫的目的。如此彻底驱虫之后,再按照“4+1”或者“4+2”驱虫模式进行常规驱虫[3]。

3 宿主状态(母猪状态)

猪场普遍认为驱虫药物选择正确、驱虫方案得当的话,驱虫效果应该会非常不错,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宿主本身的状态。我们是在给猪驱虫,考虑的全是寄生虫、驱虫药、驱虫方案,却把主体给忘了。

老中医告诉我们,在给人驱虫时:如有积滞者,可配伍消导药;脾胃虚弱者,兼补脾胃;对于体弱的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虫症在腹痛较剧时,通常以安虫为主,而在疼痛缓解之后,再进行驱虫。同理,在给动物驱虫时要考虑动物(宿主)自身的身体状况,综合实施驱虫方案。

然而,很多猪场在驱虫时,母猪要么处在严重便秘的状态,要么免疫抑制表现明显,如此状态,母猪驱虫效果肯定不佳。

因此,当母猪存在便秘的状况或者夏天驱虫时,应该先在饲料中补充一些肠道营养素(如益生素等),把猪群的肠道调理好,再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驱虫,才能有效促进虫体的排出。

在驱虫的同时,建议适当补充免疫营养素(如淫羊藿甙、黄芪多糖、壳寡糖等)来调理母猪群的整体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间接提高驱虫药的驱虫效果,还可以缓解寄生虫引起的机体应激,修复寄生虫分泌的内毒素对肝肾功能的侵害(寄生虫引发的重大危害之一就是其分泌的毒素导致机体肝肾功能受损甚至中毒)。

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很多,但以上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到猪场驱虫效果的好坏,而这三点也是目前大部分猪场所忽略的。只有关注并做好了这三点,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病,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慧楠,李振会.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危害[J].猪业科学, 2007 (8):26-28.

[2]张立昌,王永胜.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的控制策略[J].养猪, 2009(6):44-45.

[3]翁亚彪,胡毅军,李岩,等.集约化猪场常用驱虫方案及其驱虫效果探讨[J].养猪, 2004(2):32-35.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45(2015)07-0053-02

收稿日期:2015-03-17

作者简介:刘勇(1985-),男,硕士,主要从事猪场健康管理技术服务工作,E-mail:765273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