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的检测与血糖升高的原因

2015-01-23郭新菊冀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精神压力高血糖心脑血管

郭新菊 冀敏

血糖的检测与血糖升高的原因

郭新菊 冀敏

目的探讨血糖检测方法并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方法1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血糖检测观察高血糖发生情况, 并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结果共有110例患者出现高血糖, 其中女性发病率较男性发病率高(P<0.05)。分析血糖升高原因, 主要是精神压力过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太过肥胖所致, 高于其他原因(P<0.05)。结论老年群体易发生高血糖, 需正确检测, 并仔细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 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血糖检测;血糖升高;原因分析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若血糖长时间过高, 易破坏心肾功能, 对血管、神经造成伤害[1]。现今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各方面压力增大, 使得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而如何降低血糖则成了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有很多, 本院以1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加以检测并分析了血糖升高的原因, 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50例, 男75例, 女75例, 平均年龄(67.5±3.8)岁。其中糖尿病66例, 老年性痴呆37例, 脑血管障碍26例,支气管炎21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利尿、乏力等症状, 经检查全部确诊。

1.2 方法 150例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时抽取3~5 ml肘静脉血, 置于普通玻璃试管中, 1 h后等待血清分离完毕, 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糖浓度。若检测结果显示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 则可判断为高血糖。对患者病情、病史以及生活方式、习惯爱好等进行了解, 分析其血糖升高的原因。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血糖水平, 并分析其血糖升高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检测结果 对15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糖检测, 其中110例血糖升高超过7.0 mmol/L, 占73.33%。男性患者75例中, 高血糖47例, 占62.67%;女性患者75例中, 高血糖63例, 占84.00%。女性高血糖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糖升高原因分析 对患者血糖升高原因进行分析, 男性患者有18例因为精神压力太大, 占38.30%;12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 占25.53%;9例因过于肥胖, 占19.15%;3例饮酒所致, 占6.38%;3例内分泌疾病, 占6.38%;2例为药物作用导致, 占4.26%;女性患者有25例因为精神压力太大, 占39.68%;18例因为心脑血管疾病, 占28.57%;15例因为过于肥胖, 占23.81%;饮酒、药物作用和内分泌疾病所致共有5例, 占7.94%。经对比, 在男性和女性高血糖患者中,精神压力太大、心脑血管疾病和过度肥胖三个原因所占比例较大, 明显高于其他原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糖, 主要是指葡萄糖, 主要为体内组织细胞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因此, 人体各个器官要想正常运行, 必须保持血糖在适当的水平[2]。糖是人体一种重要营养物质, 通过水果、蔬菜等摄入后, 可转化为单糖进入血液, 为全身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消耗不了的部分就转化为糖原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一般而言, 血糖浓度有着轻度波动。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在3.61~6.11 mmol/L, 若空腹血糖浓度<3.61 mmol/L, 往往称之为低血糖;而>7.0 mmol/L, 则可判断为高血糖[3]。血糖升高会丢失很多水分, 使得血渗透压随之升高, 进而出现口渴、多饮等症状。同时尿糖也容易随着血糖升高而增多, 引发渗透性利尿, 临床上表现出多尿症状。当人们一次进食大量糖类食物, 情绪较为激动或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 都可能会暂时出现高血糖, 但随后会自动恢复正常。而长期高血糖则易引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等, 极易出现营养缺乏、免疫力降低等并发症, 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4]。

对于高血糖患者, 首先要找到血糖升高的原因, 采取有效手段去除诱因。本次研究中发现, 高血糖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达73.33%, 且女性高血糖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情志失调, 精神压力太大,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多方面的压力骤增, 极易引起人们情志失调, 出现易怒、急躁、焦虑等负性情绪, 使得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释放量明显增加,小动脉出现收缩, 胰高血糖释放量也随之增加, 进而出现高血糖;②心脑血管疾病;③过度肥胖, 肥胖者脂肪细胞增大后, 相对就削弱了胰岛素的作用, 为了保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胰岛素β细胞增生肥大, 增加了胰岛素的分泌量。过度肥胖者易使胰岛β细胞负荷太大而受损, 以至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最终引发高血糖。此外, 血糖升高还和内分泌疾病、药物作用、不合理的膳食习惯等有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压力过大、心脑血管疾病和过度肥胖三个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比例。血糖升高会危害到人体健康, 特别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危害更大, 但骤然降低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西药虽有很多降血糖药物, 但容易产生毒副作用, 所以推荐中药治疗。需注意的是, 高血糖通常会带有并发症, 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 还应对并发症予以相应的处理。

[1]乔希艳.血糖的检测与血糖升高的原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2):113-114.

[2]刘小伟.探讨急诊中危重症患者不同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以及预后的关系.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8):182-183.

[3]王宪红.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医护论坛, 2011, 8(8):160-161.

[4]张海燕, 李丽华, 吴彩军, 等.危重症患者不同原因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6):654-6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17

2015-05-07]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精神压力高血糖心脑血管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一张图就能自测精神压力?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怎样控制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