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好家畜应重视环境卫生

2015-01-23王秀英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畜牧兽医站134505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环境卫生家畜湿度

王秀英(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畜牧兽医站 134505)

养好家畜应重视环境卫生

王秀英(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畜牧兽医站 134505)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畜环境卫生日益被广大养殖户重视起来。根据国内外畜牧生产的实践证明,无论是集约化的或粗放的经营都比较注重家畜环境的研究。现今畜牧生产已从家畜对环境因素的被动防御与适应的时代,而进入可人工控制环境的时代,使之符合家畜的生理要求,从而为最有效地发挥家畜生产力、均衡获取优质产品成为可能的时代。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气候因素与家畜的关系

气候因素是影响动物体的重要环境因素,它通过不同途径对家畜的机体发生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太阳辐射

在畜牧业生产中,采用适当的紫外线,可促进幼畜生长发育,提高鸡的产蛋率和乳牛泌乳量。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也可引起下列不良反应:(1)使皮肤损伤,发生光照性皮炎;(2)使眼睛受伤,引起光照性眼炎;(3)有致癌作用,可引起皮肤癌。

1.2 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最主要的气象因素。(1)气温对生殖机能的影响。适宜的气温下,畜体容易怀孕。反之,则不容易怀孕;(2)气温对生长、育肥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家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不同的,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可造成生长缓慢;(3)气温对产乳和产蛋的影响。越是高产的牛,对高温的反应越敏感,产乳量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禽产蛋的最适宜温度为13~23℃,如果温度持续在29℃以上,对产蛋量、蛋重、蛋壳厚度均有不良影响。

1.3 空气湿度

气湿对畜禽健康的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繁殖,家畜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温度适宜时,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灰尘降落,可防止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如果湿度过低,空气过于干燥,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能严重的使皮肤和外露的粘膜发生干裂,降低其对微生物的防卫能力,易发生感染。生产实践证明,对各种家畜来说,空气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最高不超过75%,乳牛舍最高不超过85%为宜。

2 畜舍的空气环境卫生

畜舍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给家畜提供比较适宜的空气环境,避免或减弱大气不良气象因素的影响。由于畜舍内家畜在不停的活动,经常产生大量热能、水气、灰尘和有害气体。又由于舍内外空气不能充分交换,所以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风速和光照等与外界差异很大。

2.1 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

畜舍内的温度与畜舍的类型有密切关系,由于畜舍高度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均影响畜舍内的温度。调查表明:以蛋用母鸡和肥猪为例,蛋用母鸡:适宜温度为13~20℃。肥猪55~100千克,适宜温度为15~17℃。

2.2 畜舍中的有害气体

畜舍内空气由于受家畜呼吸、生产过程及有机物分解等影响,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其中氨和硫化氢最为严重。为保证人和畜的健康,规定畜舍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因此应及时消除畜舍内的有害气体。

3 畜舍环境的控制

3.1 畜舍的防寒与保暖

北方冬季气温低,持续期长。四季及昼夜气温变化大,而且冬季多为西北风。因此,必须加强畜舍的防寒与保暖,保证家畜安全过冬。

3.1.1 加强畜舍保温隔热设计

(1)屋顶、天棚的保温隔热;(2)墙壁的保温隔热;(3)地面的保温隔热;(4)畜舍的形式和朝向。

3.1.2 加强防寒管理

(1)适当加大畜舍密度;(2)防止舍内潮湿;(3)舍内铺垫草;(4)加强畜舍的维修保养。

3.1.3 畜舍采暖

畜舍采暖分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集中采暖一般采用暖气、空气预热或送热风等方式。局部采暖一般采用火炉、火墙、地龙、电热器、保温伞和红外线等。

3.2 畜舍的防热与降温

畜舍的气温过高,影响家畜的健康和生产力。因此在夏季要重视畜舍的防热降温工作。

3.3 畜舍的通风换气

畜舍通风换气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动物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二是畜舍密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除舍内的污浊气体,以改善畜舍内空气环境。

由此可见,环境因素是复杂的,不论是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经由不同途径,单独地或综合地对家畜机体发生作用和影响,并且通过家畜机体的内在规律引起各种反应。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就要充分利用那些有利因素以保证家畜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

猜你喜欢

环境卫生家畜湿度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环境卫生工程》征稿简则
环境卫生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