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朱家溍 “故宫活字典”

2015-01-22戚永晔

文化交流 2015年1期
关键词:碑帖朱家萧山

戚永晔

最近的萧山博物馆很热闹,包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在内的国家、浙江省、杭州市文博界领导、专家齐聚到这座区级博物馆,参观、座谈、讲授。他们的目标是同一个,萧山博物馆门前悬挂着的展览公告—“百年季黄”。

好奇者不禁要问:季黄是什么?

其实,“季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已故老人的字。他名叫朱家溍,1914年出生在杭州萧山,2003年去世。2014年11月,恰是他的百年诞辰。他生前有许多让人仰望的头衔,比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萧山博物馆顾问、著名文物专家、著名历史学家。

其中,最不应该忽略的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的活字典”。

家学渊源:从耳濡目染到慧眼识宝

说朱家溍的人生故事,应该从朱家溍的高祖父开始说起。

如今还静静躺在萧山博物馆里的文献《萧山朱氏宗谱》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朱家自唐代以降的千年脉络—从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到朱家溍这一辈,已经二十五世了。这个读书世家出过不少卓有所成的人物,比如朱家溍的高祖父朱凤标,是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的进士。后来朱凤标担任清廷要职:除了礼部之外,把包括吏部尚书在内的当时朝廷六部尚书当了个遍。

所以,在萧山民间,至今仍有人把这位学而优则仕的人物称为“萧山相国”。

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也不逊色,任职于民国时期的财政部,担任参事、盐务署长。当时故宫博物院刚刚成立,朱文钧被聘为专门委员会委员,负责鉴定故宫所藏古代书法、绘画、碑帖及其他古器物。这个契机,使得这位既有财力又有鉴赏力的名流,从30岁就开始大力收购碑帖字画,到了40多岁,所蓄法书、名画、善本图书以及铜、瓷、玉、石、竹、木等古器物,已有相当多的珍品。

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使朱家溍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抗战期间,二十出头、刚刚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的朱家溍跟随国民政府来到重庆,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而1943年的一次机会,让他从此与故宫结下了不解之缘。

故宫博物院在当时重庆市区的中央图书馆内举办了一次短期展览。参展的83箱文物,均为1934年参加伦敦艺术展的中国古代名画。年轻的朱家溍被借调去当临时工作人员,这使得从十几岁起就随着父亲每日接触金石书画的他十分兴奋,这些卷、轴、册的打开收起对他来说就如生活中其他事物一样熟悉。他一边工作,一边欣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时候的享受无法形容”。因为,这是他离开校园后第一次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

随着抗战胜利的号角吹响,朱家溍在文物保护上做的工作就显得意义非凡,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尊,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战结束后回到北京,朱家溍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从此,他的名字就一直与故宫联系在一起。

风骨事业:从化私为公到毕生为公

虽然朱家溍对古董在行、也喜爱,但在他看来,收藏不过是个过程。“古器物有聚有散,有散有聚。‘聚是一乐,‘散而能得其所,亦是一乐。”

所以,他的一生,一直在做“化私为公”的事业。

朱家溍的儿子朱传荣回忆说,早在解放前,祖父朱文钧就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有约定:终究会捐出家中所藏的珍贵碑帖,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这些民族艺术的珍品。

于是,到了1953年,朱家溍和兄弟朱家济、朱家濂、朱家源一起,将家中所藏的700余种汉唐碑帖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这些碑帖多属罕见之孤本,相当于一部体系完整的书法史,是如今故宫博物院碑帖藏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启功先生后来看到朱家捐出的这批碑帖后评价说:“近代石墨之藏,无或逾此完且美也。”

没想到,朱家溍这一捐,就是一辈子:1976年,朱家溍兄弟将善本古籍数万册,无偿捐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同一年,朱氏兄弟将明清木器数十件以及明代名砚、宣德炉等无偿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这些文物中尤以明清宫廷家具为重,包括黄花梨、紫檀、楠木等制作的大型多宝槅、条案、几案、宝座及床等一级文物,其中乾隆紫檀叠落式六足画桌等三件为国内仅存。1994年,朱氏兄弟又将家中最后一批文物无偿捐献给故乡的浙江省博物馆,其中包括唐代李澄的《观瀑图》、北宋李成的《归牧图》、南宋夏圭的《秋山萧寺图》等稀世珍品。

但是,如果你要认为朱家溍一生的成就只有捐献,那就大错特错了。

朱家溍识别文物的慧眼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早在1949年春,他在天津海关检查德国侨民数十箱仿古铜器时,就扣留了其中一件珍品“商代大铙”,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发生于1933年的故宫的“易培基盗宝案”的后期处理,又是一桩朱家溍拯救国宝的事件。案件发生时,法院封存的所谓经专家鉴定后确认的一大批假古董、假字画,因查不出来源就再无人理会。1949年,朱家溍建议马衡院长撕掉封条,开箱看看。打开后朱家溍逐箱逐件查过,认定其中收纳的宋徽宗《听琴图》和马麟《层叠冰绡图》并非赝品,而是珍品,立即使它们成为钟粹宫绘画陈列室的主要展品。虽然当时该案件早已是悬案,开箱或已无大碍,但人人都知道那原是个背后因派系斗争酿成的冤案,因此还是无人愿意沾染。若不是对故宫藏品鉴定的严谨和对“真相”的质疑,在朱家溍心中远远超过了时代的“禁忌”,两件珍品又怎能重见天日?

在故宫工作的六十多年里,朱家溍曾经做过征集、保管、陈列、图书馆和宫廷原状恢复各个方面的工作,先后涉及书法、绘画、碑帖、工艺品、图书典籍、宫殿建筑、苑林、清代档案等领域。虽然学问冠极一时,被誉为解放后故宫变迁的见证人、故宫活字典,但他仍然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几十年如一日。

1992年始,已近耄耋之年的朱家溍参加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文物定级工作,每年的春秋两季花4个月的时间跑遍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和考古所,亲自筛选文物,评定级别。从1992年至1997年,专家组共考察鉴定了全国22个省的全部文物,圆满地完成了全国的馆藏文物定级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组建如此大规模的国家级文物鉴定委员会,也是第一次全面鉴定中国博物馆系统的文物,朱家溍在其中无疑是重要的角色。

才艺人生:从曲摄小成到德行大成

事实上,朱家溍学问深厚,涉猎深广。他是个书画家,一生深爱笔墨丹青,喜写楷书,且多是小楷,自幼临习唐碑,如欧、颜、柳诸家,汉隶也写得好,深得古法。其画作笔墨儒雅,山水布置、笔墨皴染皆有所本,无处不合古意。他临摹的唐朝《五牛图》,形神俱妙,几可乱真,曾入选全国政协办的画展,并出了画册。

朱家溍还是个戏曲行家,嗜戏深、见识广、能戏多,善于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他曾将绝迹舞台几十年的剧目重新排演,并亲自上演于舞台。他13岁时,就以武戏京剧《乾元山》的哪咤角色首次登台,一直到85岁,还能上台出演文戏昆曲《天官赐福》中的天官。

此外,朱家溍还是“摄友”,他拍摄的作品,富有画境和诗意,构图朴素自然,毫不张扬,细节完美,经得起推敲,耐看,引人遐想。

除了多才多艺之外,朱家溍的博学与严谨才是留给后学们最宝贵的财富。1994年,全国博物馆系统组团到台湾,应邀考察台湾的博物馆,朱家溍随团赴台,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讲学多次。他的博学多才和治学态度,赢得了宝岛文物界同行的尊崇。单霁翔曾在讲座中特别赞美了朱家溍生前提出的“鉴订”,而非“鉴定”:“朱先生说,文物研究方面要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考订的过程,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为了名和利,放弃一个文物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曾经师从朱家溍、现在已经担任萧山博物馆馆长的施加农更是对此印象深刻,他曾专门撰文回忆说:“先生对我这个新收的学生极为负责,回京后就专门为我书写一幅字,以‘贤契相称。据说‘贤契是旧时先生对学生的称呼。这下,我自然是如获至宝,立即装裱,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墙上。然而,做先生这样泰斗级人物的学生,短暂的喜悦过后,无形的压力就接踵而至。先生很快给我布置了作业,要我阅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明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等书籍。先生教导说:‘书是要去读的,一遍读不懂,那就再读。读多了就自然会懂的。而千万别在需要的时候再去翻书,那叫查书,而不是读书。先生的教诲尚在耳边回荡,但先生布置的作业我至今未做完。入师易,而出师难。渐渐地才明白,先生的学问深如海洋,似吾等浅薄之辈永远无法企及,只能面对苍穹遥望这颗巨星。心向往之,力无从使,愧对先生。”

这就是朱家溍,一个平凡的文博工作者,一位不平凡的故宫历史见证人;一名大众眼中的无私收藏家,一座后学眼中的高山仰止丰碑。可喜的是,如今,朱家溍的生平和不少与之相关的文物私藏,都在萧山博物馆的“百年季黄”展览中展出,一直到2015年3月5日。若有时间,不妨去看看。

猜你喜欢

碑帖朱家萧山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Anisotropic plasmon dispersion and damping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欲访江南媚,醉梦朱家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