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分析

2015-01-22刘小顺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关键词:基底节发病率脑出血

刘小顺(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分析

刘小顺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对CT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22例(38.60%),提示病情最重,且出血量>30 mL死亡率最高;小脑出血的发病率7例(12.28%)最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出血的CT表现不尽相同,其各有一定的特点。结论 头部CT检查可有效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显示不同部位出血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提示头部CT检查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CT检查;诊断;特点分析

脑出血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易留有后遗症等特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也有一定的年轻化趋势,且随着生活节奏和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导致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在血压突然性的急剧升高所引起,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休克等表现[2]。因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应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后遗症。CT检查是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方式,现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6.9±4.2)岁,合并疾病情况:合并高脂血症22例,合并冠心病17例,合并2型糖尿病10例,合并高尿酸血症8例,合并慢性肾脏病4例,合并肥胖症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6例。

1.1.1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3]

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多有长期的高血压病病史,且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患者,发病前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因,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病情发展迅速。

1.1.2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分类[4]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所引起的神经体征也不同,临床中可以分为5类:①壳核外囊型:意识障碍轻,仅有偏瘫、双眼一侧凝视等神经体征。②丘脑内囊型: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可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等神经体征,亦可见双侧瞳孔不等大及眼球异位。③小脑出血:多无意识障碍,以头痛、头晕、呕吐等为主要表现,亦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④脑桥出血:深昏迷状态,高热,眼球固定、瞳孔缩小,四肢瘫软。⑤大脑半球白质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腰穿有时可见血性脑髓液。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由德国西门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旋CT扫描仪,设置层厚及层距均为10 mm,以眶耳线为基线,向头顶部做连续性的扫描,重点观察患者的出血部位,并测量雪中体积及血肿位置。

2 结 果

2.1 不同部位出血与发病率对比

本组患者中,丘脑出血19例(33.33%),小脑出血7例(12.28%),脑干出血9例(15.79%),基底节区脑出血22例(38.60%),结果表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发病率最高,而小脑出血的发病率最低;出血量2.5~56 mL,其中<10 mL者14例(24.56%),10~30 mL者26例(45.62%),>30 mL者17例(29.82%)。研究结果表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最高,提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情最重;出血量>30 mL患者的死亡率最高,提示出血量越多,病情越重。

2.2 不同部位出血的CT表现

①丘脑出血:以椭圆形,或圆形的高密度影为特点。②小脑出血:形状不规则,或呈圆形高密度血肿影。③脑桥出血:以高密度的血肿影为主要特征。④基底节区脑出血:形状类圆形或为肾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周围可见一些低密度水肿带。

3 讨 论

高血压是我国目前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极高,据有关报道显示我国目前已有高血压患者3.3亿[5],由于高血压可引起多种继发病变,影响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故给患者的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头部CT检查可明确出血的发生部位以及血肿的具体情况,且可清晰的显示不同出血部位血肿的特点,血肿具体可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类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界清楚,周围可见低密度的水肿带[6],同时可显示出血脑室是否存在移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患者均存在中线结构移位,提示中线结构移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相关报道结果相同[7];头部CT检查亦可显示出血量,即是0.5 mL的出血亦可清晰的显示,这对于明确诊断,确立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及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较以往有所升高,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需要积极诊断和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费用的降低,使得头部CT检查在临床中得以迅速推广及应用,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及时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头部CT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已被广泛使用,且该检查可明确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不同出血部位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孙建兵.青年脑出血的CT诊断特点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2):4293-4294.

[2] 黄东振.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CT表现及治疗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80-81.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5-256.

[4] 陈立新.CT在高血压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3):1534.

[5] 孙明珠.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140.

[6] 薛胜波.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924.

[7] 叶小军,李 彤.88例急性脑出血死亡病例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6):90.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3.34

B

刘小顺(1979-),女,吉林省辽源市人,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猜你喜欢

基底节发病率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