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5-01-22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吉林松原138000

关键词:治未病高血压病病患者

崔 华(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吉林 松原 138000)

“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崔 华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探讨“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降压治疗及“治未病”理论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及总满意率分别为95.56%、98.89%,对照组则分别为78.89%、8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病;治未病理论;护理;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科疾病,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使得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降压治疗,以维持血压稳定,避免引起各种不良并发症,但由于高血压病与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仅仅给予药物治疗不足以有效控制病情。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控及护理工作当中,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近年来笔者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4±4.2)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2.8±3.1)年;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8.2±4.5)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2.6±3.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及研究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定期至医院就诊,复查血压情况。在积极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血压疗效、患者的满意度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3]

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且恢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但未至正常水平。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下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高血压病护理常规方法进行干预。

观察组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首先应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如肥胖、吸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等,使患者对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告知患者在平素生活中注意避免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以免导致高血压的波动;其次,告知患者监测血压的重要性,掌握血压的测量方法并能够遵医嘱进行监测血压,并及时记录、向主管医生及护士汇报,以便调整降压方案;再次,应告知患者注意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指导患者选择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并告知其运动时间、运动量等,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血压及体重的下降[4],但注意不可过多运动;最后,应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危害等,增加患者的重视程度,从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

2)饮食指导:烟和酒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加重高血压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饮食工作中首先应告知患者注意戒烟、限酒,严格戒烟、远离烟草,严格限制每日酒精的摄入量,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其次,指导患者摄入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可多摄入粗粮、蔬菜及水果等,既可维持营养均衡,又可维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诱发血压升高或引起其它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再次,注意忌食某些食物,如咸菜、大酱、甜品、饮料、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注意不饱食、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定时

定量、睡前不进食[5];最后,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给予辨证施膳,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制成药膳,嘱患者定期服用,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2 结 果

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显效5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3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8.8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89%,对照组为8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语

高血压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纠正一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预防某些危险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做到既病防变,可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波动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 胥之梓,范秀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319-320.

[2] 秦卫东.护理实践中“治未病”理论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19.

[3] 陈琼枝.“治未病”理论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17-118.

[4] 杨春华.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效果及影响 [J].中医临床研究,2014,6(9):49-50.

[5] 李 慧.“治未病”护理学思想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3):9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崔华(1977-),女,吉林省松原市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3)情志干预:由于高血压病病程长,需要坚持长期治疗,故患者多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急躁易怒、紧张、担忧、焦虑和抑郁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做好情志干预工作,告知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只要通过积极治疗,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平时多听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观看一些喜剧节目,移情易性,保持情绪达观,不可急躁、愤怒等。

猜你喜欢

治未病高血压病病患者
6例伴肝功能损害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