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意验方二则

2015-01-22章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鸡内金胆石症利胆

章源

·名老中医经验·

陈意验方二则

章源

五虎汤;五金散;外感风寒;胆石症;胆囊炎;陈意

陈意主任医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意传承工作室导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有着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善用经方治疗时病、慢性疾病。用药灵活,原出经典,疗效显著。陈老师根据民间验方加减治疗外感风寒、胆石症、胆囊炎屡获良效,今举验方二则以飨同道。

1 五虎汤

五虎汤由荆芥、防风、羌活、紫苏、薄荷五味药组成。其中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紫苏解表散寒,理气和胃。四味皆为辛温解表药,辛以散风,温可祛寒,羌活味苦且能胜湿。薄荷辛凉解表取其升散之性,发汗解表之功。该方配伍特点以辛温发散、祛风胜湿药为主,以其能鼓舞人体阳气上升,发汗解表散寒,使在表之湿气随汗而出。陈老师临证常用五虎汤内加生姜、葱白,随症加减治疗外感风寒,仅几贴便药到病除。

病案举例:徐某,男性,38岁,2010年4月16日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初诊。脉案:时逾清明,其气至而未至,春寒凛凛,触冒风寒,卫气被遏,肺失宣降之职,是以恶寒发热,鼻塞声重,清涕殊多,咳嗽痰稀,咽痒不适,肢体疲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略数,治拟疏风解表,宣肺止咳。拟五虎汤加味,组方:羌活、荆芥、防风、苏叶、杏仁、白芷、桔梗、姜半夏、陈皮、炙冬花各12g,薄荷(后下)、甘草各6g,生姜两片,葱白一寸,5剂,水煎服,每日2次温服,服后微出汗避风。追访患者,诸症已转,无发热,神清气爽无疲惫感,稍有咳嗽,嘱其多饮水,注意休息,避风寒。

按:外感六淫伤人,首犯肌表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咳嗽、脉浮等表证。此时因病邪轻浅,应遵“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使邪气从肌表而出。陈老师认为辛温之药发汗力雄,如无咽痛、流浊涕等热象,当首选辛温之药以解表祛邪。江南潮湿之地外感多夹湿,临证中用辛苦温之药,以祛风解表胜湿。

2 五金散

五金散由广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海金沙、荷包草(又名马蹄金)组成,故名五金散。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排石作用。方中广金钱草、海金沙利水通淋排石,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鸡内金运脾消食、通淋化石,荷包草清热利湿。全方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排石的作用。陈老师临证常以五金散加减治疗胆石症以及肝胆郁滞型或湿热型胆囊炎等肝胆疾病。临证中急症治标,多投以大柴胡汤合五金散利胆泻热结、缓急止痛;缓解期以疏肝化瘀、利胆排石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和五金散合方化裁。

2.1 胆石症病案 张某,女性,51岁,2010年1月23日因胆石症,胁胀疼痛,恶心呕吐初诊。脉案:肝主疏泄而利气机,与胆互为表里,肝胆疏泄失利,湿热中阻,气机不畅,蕴而成石,留于胆府,是以右胁胀痛,背部拘急不适,伴有心悸,呕吐苦水,更衣偏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治拟疏肝利胆,清热排石立法。拟五金散加味。组方:郁金、川楝子、柴胡、香附、姜半夏、枳壳各12g,海金沙、鸡内金、黄芩各15g,元胡18g,荷包草、广金钱草、虎杖、连钱草各30g,7剂,水煎服,每日2次。二诊:诸症日减,右胁胀痛发作明显减少,疼痛程度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治拟前法出入,原方加白芍18g,甘草10g以加强缓急止痛之效,继服7剂,并嘱其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稳固其效,注意饮食,以防复发。

按: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和为顺。情志不舒、饮食不洁、蛔虫上扰等病因,致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液排泄不畅,蕴生痰湿瘀浊,两者煎熬,凝成胆石。《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陈老师认为治疗胆石症首要抓住气滞痰瘀,不通则痛的病机。以疏泄肝气,排石利胆为主要临证之常法。“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活血通络之药亦常随证加入。

2.2 胆囊炎病案 吴某,女性,36岁,2007年7月2日因右胁胀痛初诊。脉案:胁为肝之分野,肝胆互为表里,肝失调达疏泄无权,气机被阻,不通则痛,右胁胀痛,背部拘急不适,经水量少而暗,更衣干结,夜寐欠宁,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而涩,治拟疏肝利胆,和胃安神。拟五金散合柴胡疏肝散。组方:绿梅花6g,柴胡、郁金、香附、枳壳、佛手、小青皮、陈皮、鸡内金、白芍、五味子各12g,制军15g,元胡20g,海金沙、马蹄金、广金钱草各30g,7剂,水煎服,每日2次。二诊:药后右胁胀痛明显好转,偶尔饮食不当还有胀满感觉,更衣畅,夜寐安,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病已渐愈,守原义。原方去佛手、小青皮、绿梅花,改制军、元胡各12g,加川楝子、川芎各12g,甘草6g,继服7剂,嘱患者注意保持情绪的舒畅,饮食清淡,易于消化。

按: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和为顺。情志不舒、饮食不洁、蛔虫上扰等病因,致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液排泄不畅,蕴生痰湿瘀浊,二者煎熬,凝成胆石。《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陈老师认为治疗胆石症首要抓住气滞痰瘀,不通则痛的病机。以疏泄肝气,排石利胆为主要临证之常法。“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活血通络之药亦常随证加入。

五金散中广金钱草、海金沙利水通淋排石,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鸡内金运脾消食、通淋化石,荷包草清热利湿。此方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排石的作用。临证中急症治标,多投以大柴胡汤合五金散利胆泻热结、缓急止痛;缓解期以疏肝化瘀,利胆排石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和五金散合方化裁。

(收稿:2 0 1 4-0 8-0 6修回:2 0 1 4-0 9-2 9)

杭州市江干区中医院中医科(杭州 310020)

猜你喜欢

鸡内金胆石症利胆
消化不良试试鸡内金粥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鸡内金化“石”验方四则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鸡内金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如何选择胆石症的治疗方法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