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愛之心 奉獻澳門幼兒教育

2015-01-21洪曄娟

澳门月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幼兒記者人員

洪曄娟

提起澳門仁慈堂,可以說在澳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一所由葡人創立、具有最悠久歷史的慈善機構,擁有托兒所、安老院、盲人康復中心等多家機構,均奉行著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為社會福祉作出貢獻的宗旨。

剛剛過去的12月,特區政府向本澳50個社會個體以及機構頒授2014年度各項勛章、獎章及獎狀,身為澳門仁慈堂托兒所的校長馬韶漪女士榮獲仁愛功績勛章,以表彰她對澳門社會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本刊人物訪談,記者與廣大讀者一道聆聽她的獲獎感受,以及分享她從事托兒教育三十多年的從業經歷和心路歷程。

鐘情澳門 不曾移情

初見馬韶漪校長,記者便被她超凡脫俗的氣質所吸引,絲毫看不出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當記者表示祝賀馬韶漪校長榮獲特區政府頒授仁愛功績勛章時,馬校長顯得非常的謙遜。問及當得悉將獲特首頒授功績勛章的感受時,她由衷的說到:“得知獲獎的那一刻很愕然,但是又很開心、感動。因為始終做了三十多年澳門托兒工作,這個是特區政府對我的一個認同,心情是很開心的。”

原來,馬校長是土生葡人,從小就在澳門出生、成長,心就屬於澳門,因此即便大學前去葡國唸書,在畢業之後依舊選擇回到澳門,與這個生她、育她的城市一起成長。回想小時候的生活,記者能感受到馬校長發自內心的快樂和感恩。馬校長的母親是地道的澳門華人,而父親確是葡國人,當父親作為駐澳士兵來到澳門時,就再也沒有離開澳門。中西文化結合的家庭也讓馬校長從小接觸了兩個不同文化的生活習俗。她笑著說:“小時候每年都可以過好多節慶,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父母親都會做足各種傳統習俗。例如正月去媽媽家的親戚朋友那裡拜年,而聖誕節、復活節之類會有爸爸教授西方的風俗,我很幸運。”記者認為,應該正是這樣包容、交流的家庭教育,讓馬校長不僅熟識中、英、葡三種語言,並且繼承了中西的優良傳統,更培育有一顆仁愛之心。馬校長接著分享到,當年初入職場時,一方面爸媽都在澳門,家在澳門;另一方面,父母也一直希望她讀書後可以為澳門社會服務。正因如此,馬校長在前去葡國念完幼兒教育課程之後,即刻回到澳門,投身幼兒教育事業,至今工作也有三十多年了。

說起為什麼當初會從事幼兒教育,馬校長告訴記者當時她在葡國所讀的是幼兒教育專業,那時候澳門嚴格來說是沒有這類專業人士。“我在高中畢業後,有機會接觸到教育界。我81年回來的,當時我讀書是葡文,澳門想升大學是沒有葡文學校讀的。我對小朋友已經很有興趣,也想對自己有個突破。”馬校長接著說道:“70年代澳門小學教師很多,0至6歲的幼兒教育都是由小學老師包辦的。有教育界的朋友推薦我去葡國讀幼兒專業。”源於這種機緣,馬校長成為第一個去葡國學習幼兒專業的人,並在完成大學課程之後,回澳門投身並發展本澳的幼兒教育。

心繫幼兒 奉獻半生青春

馬韶漪校長身為現任仁慈堂托兒所所長,從事幼兒教育逾30年。1984至1990年間,任松山幼稚園、民安中葡幼稚園及紅康琳中葡幼稚園校長,1999年擔任母親會屬下高士德托兒所及新口岸聖約翰托兒所所長,致力澳門幼兒及文化教育,關愛幼兒成長,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本澳幼兒教育的前輩。

當記者問及馬校長的工作經歷,馬校長滔滔不絕地訴說她的職場生涯。起初她是在澳門政府的教育司工作。大約在1984年,教育司計劃擴充幼兒教育,邀請一些優異的專業人士,幼兒教師,創辦了一個採用先進教育理念的幼稚園,這在澳門的幼兒教育發展上是一個很大的突破,而這個幼稚園,就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松山幼稚園。

馬校長回想起第一個工作的地方,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記者從馬校長的言語中仿佛就能看到昔日松山幼稚園的光輝之景。她說:“我們創辦了這個幼稚園,引用國外先進的教學方式,採用自然、開放性的學習,有利於幼兒的成長。”也正因為松山幼稚園的成功,讓馬校長和她的團隊贏得了家長的愛戴和信任,每逢幼稚園報名時,一定爆滿,成為家長的首選幼稚園。雖然松山幼稚園變更,但依舊不能磨滅馬校長在本澳幼兒教育的發展中所留下的痕跡。馬校長還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送小朋友前來仁慈堂托兒所的家長,有不少就是當年在松山幼稚園唸書的學生,非常令人開心。對於大家的支持,馬校長倍感榮幸,她說:“我很感謝家長對我的信任,將小朋友送過來唸書。託管小朋友是需要信任的,家長通常都會質疑,這個托兒所會不會對小朋友不好之類的,如果小朋友出了一點事情,就會懷疑是不是在托兒所出現的問題,這個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得到家長的信任讓我們很開心,我們已經成功了一部分。”

仁慈堂托兒所的創辦離不開馬校長的全程參與和付出。據瞭解,澳門仁慈堂托兒所是在1999年澳門回歸之後裝修和成立的,當馬校長和團隊都花了很多時間去籌備,並在2002年正式開辦錄取小朋友。當記者追問當初創辦仁慈堂托兒所的原因,馬校長告訴記者,在回歸之前,政府和仁慈堂就有協議,讓仁慈堂開辦托兒所,加上當時學位需求也有,雖然不像現在這麼誇張。仁慈堂本來就是一個社會服務機構,當時的值理會都覺得需要發展本澳的幼兒服務,所以就接受了幼兒教育的挑戰。其實追朔歷史,在好多年前,仁慈堂就已經有了當時的孤女院,也是為幼兒服務的前身機構。

讓記者頗為關注的是,作為一位從事多年的幼兒教育者,想必也有不少難忘的工作經歷和印象深刻的挑戰。面對記者的疑問,馬校長稍作思索後說:“我們這個行業每一天都有挑戰,可以稱之為天天新鮮。而從創辦到今時今日依舊存在的困難,就是培訓更好的工作人員。”她接著為記者分析,“因為本澳沒有很多幼兒教育的課程,儘管我們創辦了10多年,也都培訓一些保育員和助教。但面對學位不足的情況下,人手依然不夠。”那麼,想成為一名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士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對此,馬校長分享了她面試人員的原則。對於仁慈堂托兒所來講,第一需要認識葡文、中文和英文甚至普通話的工作人員。馬校長說她已經很幸運有這樣一批工作人員;第二就是有愛心,不能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方面在面試交流和談吐中就可以感受到;第三就是要有相關的工作表現,試用期會用來衡量,沒達到標準會考慮放棄。

對於培育幼兒人員的方面,馬校長建議政府應該對教師一視同仁。一直以來,本澳托兒所都面臨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並不是沒有人去學習相關課程,而是在學習之後,大部分人選擇去了幼稚園而不是托兒所。原來目前澳門政府將托兒服務納入社會工作範圍,幼稚園就屬於教青局管理的。如果是教青局的工作人員,會有一些補貼和福利,而屬於社會工作範圍的托兒所工作人員卻沒有。此情況下,導致不少幼師最終去一些幼稚園工作,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同時她也建議政府可以為托兒所的教師、保育員等做一個工作能力的認證,例如評級等,讓工作人員得到相應的認可,有利於提高托兒所員工的能力水平,更利於幼兒教育的發展。

心懷感恩的幸福生活

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成功人士,馬校長的工作量必定非常繁重。當記者問及馬校長日常是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時,她談到,她工作成家多年一直保持的習慣就是,週末一定是家庭日,會用來陪家人。讓記者頗感意外的是,原來馬校長的丈夫是本澳大名鼎鼎的建築師和文化人士馬若龍先生。馬校長直言:“我跟先生都是澳門的粉絲。澳門是我們的家。我們能做些讓澳門變得更好的事情就一定會做。這個方面我受我先生的影響很大,做事情不求回報,全心全意為澳門服務。”雖然馬校長和她先生工作繁忙,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約定,一有時間就一定會帶上兩個女兒接觸社會,去看畫展,欣賞芭蕾舞之類的,培養她們對文藝文化的觸覺。馬校長頗為自豪的告訴記者,兩個女兒,一個在英國學習建築,一個在葡國讀醫學。言語間都是對兩個女兒的濃濃愛意,一家的幸福生活真是羨煞旁人。

在採訪的最後,記者問及馬校長今後還有什麼目標?馬校長笑著對記者說:“首先我會繼續服務仁慈堂。這麼多年,仁慈堂給了我不少機會去做很有意義的工作,謝謝他們對我們的信任,這個是需感恩的。”她還非常肯定的告訴記者,只要仁慈堂有需要到她的地方,她會去努力做的。她說:“我希望對這個社會貢獻多點,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好事,是很舒服和開心的。我自己年紀大了,會特別關心澳門的老人家。一些年紀大的長者是特別需要我們關懷,希望未來有能力能幫助到這類的人士。”

短短一小時的訪問結束了,馬校長在訪問中多次提到了感恩和奉獻。是的,從所有的言談舉止可以感受到,她一直身體力行的去履行自己奉獻和回饋澳門社會的諾言。當記者為馬校長拍攝採訪照片時候,不僅僅被她美麗的臉龐所吸引,更是被她眼神裡閃爍的仁慈所觸動。是的,沒有什麼比心靈美更重要,馬校長的仁愛功績勛章,當之無愧。

猜你喜欢

幼兒記者人員
祝贺与勉励
小记者齐聚焦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作品》
幼儿作品
跟踪导练(四)
记者
不要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