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2015-01-21王永红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结扎术精索疝囊

王永红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037000)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常发生在一岁内患儿,约为0.8% ~4.4%[1]。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而近年来随着腹腔镜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也得到了临床上认可[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治疗的效果,为今后该技术的的推广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人自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外地三甲医院学习交流期间所接触的小儿腹股沟疝病例资料,共计160例,腹腔镜组共82例,男74例,女8例,平均年龄(3.8 ±0.9)岁,疝囊直径(2.1 ±0.5)cm,单侧腹股沟斜疝7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6例,复发疝1例;传统手术组共78例,男76例,女 2例,平均年龄(3.4±0.7)岁,疝囊直径(2.2±0.7)cm,单侧腹股沟斜疝68例,双侧腹股沟斜疝8例,复发疝2例。两组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疝囊直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两组患儿均行术前常规护理,术前禁食8h。腹腔镜组:麻采取头低脚高健侧斜15~20°,脐周5mm纵切口,闭合式造气腹,腹压维持在8~12mmHg,插入5mmtrocar,进镜观察,明确诊断,并观察是否存在隐形疝,于腹腔镜下患侧内环相应的体表投影点(一般在腹横纹肌处)切开1.5mm皮肤,并采用蚊氏钳分离切口组织达腹膜外层,送线针刺入腹股沟管内环口12点处,在腹膜外沿内环口一侧穿向精索前方,后跨精索前方穿向对侧,手术中要避免损伤精索或卵巢血管,穿出腹膜,将线送入腹腔内后将其抽出。钩线器由此处刺入,同法采用腹膜外潜行穿刺至另侧,腹壁外将线夹处,于皮下打结后行高位缝扎,切口用创可贴或皮肤粘合剂贴合皮肤。如有双侧疝,对侧与此法相同。

1.2.2 传统手术组 麻醉方式同腹腔镜组,仰卧,取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以腹股沟韧带为中点做一平行斜切口(长约6~7cm),逐层切开至腹外斜肌腱膜后切开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找到并打开疝囊,还纳疝内容物后剥离精索,再高位结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

1.2.3 分析两组的术中与术后情况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如尿潴留、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情况。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术后资料比较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单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血量都低较低,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单侧手术时间(m i n)术后住院时间(d) 出血量(m l)2 1.1 ±4.2 2.1 ±1.0 1.6 7 ±0.4传统手术组 3 2.2 ±3.2 3.5 ±0.7 4.2 3 ±0.5 t 1 3.2 7 5 7.3 3 2 1 4.2 1 7腹腔镜组<0.0 5 <0.0 5 <0.0 5 P

2.2 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及术后复发率都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小儿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小儿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 ~4%,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一般没有局部肌肉薄弱的改变,因腹股沟管受腹肌压力小,多数半岁以下患儿有自愈的可能性,但大于1岁者需手术处理[1,3]。患儿性别上以男性为主,女性腹股沟内为子宫圆韧,发病率低,男女比例为约15:1,因小儿在发育中腹肌可逐渐强壮可使腹壁得到加强,所以,常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便可治疗,无需疝囊修补术[3]。

3.2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势上世纪传统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1,4]。但该方法需要解剖疝囊外的各层组织,手术时间长,且术后恢复时间久,且术后约有近10%的患儿发生阴囊血肿,术中输精管或附睾损伤约0.5% ~1%,且患儿术后可能出现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对患儿成人后生育能力产生了影响。而腹腔镜治疗无需解剖小儿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且可避开腹股沟管,所以精索神经、血管及提睾肌不会损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快捷,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一些儿童疾病诊疗中心已把该技术作为常规方法。本次研究与文献报道一致,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这些特点都可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5]。且传统手术组各种并发症也高于腹腔镜组,其中在操作过程中疝囊处理不当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且于术后早期多发生,传统手术组疝囊处理不当常见原因有单纯高位结扎不牢固、疝环口大、腹膜缝合时有遗漏等。而腹腔镜组也出现2例术后复发病例,分析原因为可能为技术操作不熟练,缝合跳跃式、年龄小且腹腔环境不足容易缝合遗漏或疝囊大单纯行高位结扎不牢靠等原因。所以,在小儿行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时注意:气腹压力应维持在8-10mmHg;在对内环口腹膜缝合时,要避开精索血管、输精管及腹壁的下血管;术前一定要注意排空患儿膀胱,以免影响术中操作;3针均缝合好后放可打结,且要拉紧打结。对于预防手术中出现的切口感染及阴囊水肿,可在手术过程中内环口缝合完毕后,应先挤压疝囊,待囊内气体排空后打结;也有报道可采用碘伏破坏远端疝囊,借此来防止术后远端疝囊发生积液[4]。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该技术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

[1]陈映薇,张龙秋,凌丽娟.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环结扎术的手术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125-127.

[2]陈建华.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分[J].现代预防医学,2007,12(9):2396-2397.

[3]徐守森,高建军,李国涛,等.腹腔镜与开放性小儿疝手术的效果比较[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28(2)131-133.

[4]王劲,邓顺钢,叶亮,等.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扎术的改良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5):403-405.

[5]杨德忠.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临床价值探讨[J].重庆医学,2007,36(4):339-340.

猜你喜欢

结扎术精索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