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认识“双心医学”

2015-01-21西安630医院陕西西安710089

关键词:双心心理疾病心血管

张 欢(西安630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中西医结合认识“双心医学”

张 欢
(西安630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作为一门心脏病学与心理医学交叉的综合学科,在强调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双心医学的研究与讨论持续不断,双心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谈对双心医学的认识,并针对其优缺点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

双心医学;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不健康饮食、活动锻炼少、社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心绞痛发病症状(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慌等)的患者经过一系列系统诊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loter)、心脏超声甚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只有轻微冠脉病变,但在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或增多。也有患者在植入支架或起搏器前后判若两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1-2]。这些患者均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这些患者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等,由于普通医生不具备心理方面的知识、对本专业以外的疾病了解不足,导致大量患者误诊、漏诊。另外患者也不知道患上了心理疾病,不会去看心理门诊,因此久而久之患者心理负担增大,抑郁、焦虑更重,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爆发医患矛盾。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在2004年4月~2005年2月进行的一项名为《中国城市非精神科患者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表明:心血管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率高,分别为22.8%和70.9%,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心血管医生对抑郁/焦虑患者诊断率低,分别为3.7%和2.4%。对抑郁、焦虑患者治疗率更低,均为2.4%[3]。为了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的患者,近年来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亚专科——心理心脏病学(双心医学),又称为精神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双心医学提倡双心同治,在治疗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疾病。临床上遇到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治疗,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以下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谈对双心医学的认识,讨论中西医结合对双心疾病的治疗。

1 西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

早在十九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家Heinroth提出心身疾病的概念,此后现代医学对心身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到了现代,随着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面对心血管患者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的事实,双心医学概念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增多。1989年国外医学专家提出双心医学概念。199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胡大一教授开始开展“双心”服务。2005年,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概念。2006年,胡大一教授举办双心医学培训班。2013年,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双心”专项基金暨卫计委“健康——从心脏到心理”项目在北京启动。2014年,广州南方心血管会议提出双心医学必将发展成为正规的一个临床亚专科。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双心门诊,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识到了双心疾病的存在。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的情绪与疾病密切相关。消极情绪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失衡,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导致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对人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心理障碍患者处于精神应激状态,其交感神经兴奋性高,体内皮质醇激素和儿茶酚胺增多并伴有血小板激活以及内皮功能紊乱,这些变化将大大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理障碍,目前研究最多的抑郁、焦虑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存在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断主要采用国外开发的自评焦虑抑郁筛查量表,如BECK焦虑抑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问卷(GAD-7)等,国内尚未出现专门针对国人的诊断标准。但其仅是筛查,并不能明确诊断,明确诊断需会同精神科医生一起作出。在治疗上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指: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及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多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①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赛乐特等)。②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新等)。上述药物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明确改善,但与心血管病的多种药物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冠心病患者的使用是有争议的[4]。

2 中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

中医的文献论著中并没有“双心病”的概念,但在论及“胸痹”、“心悸”等心脏病的章节,均提及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此为与“郁证”相交叉之处。而中医对人的精神心理变化与躯体疾病关系的论述,更是历史久远,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论著《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根本,心藏神,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通过神调控各脏腑功能及精神活动已达到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目的。《灵枢·邪客》中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亦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口问》又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类经·疾病类》中有云:“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以上这些经典中医论著证明心理、情绪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存在显著影响,疾病的发生为心神受损进而导致五脏功能紊乱所致。现代中医理论对双心疾病的研究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通过七情来表达,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悲、喜则伤心,过于强烈的大悲、大喜均会扰乱气血和脏腑功能活动,导致阴阳失调,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袁卓等[5]认为冠心病合并抑郁是由于心络受损,因虚而滞所致,主要病机为络气郁滞、痰浊闭阻、瘀血组络、络虚不荣,故可导致清窍蒙蔽,脑髓失养,神机失用,表现出精神及情志的失常。中医治疗上,双心疾病的治疗总则为养心安神,根据证型给予辩证施治,其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气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6]。但现阶段对于双心医学的研究以西医为主,中医中药治疗虽历史悠久,疗效可靠,但其治疗手段以及疗效评价标准尚不规范,各医家治疗经验不同,各成体系,无各家公认方剂,这无疑限制了中医治疗上的前景。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

华佗《青囊秘录》指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新模式的转变,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单使用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在诊治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尤其在当前社会,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只有这样,在治疗中才能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不管中西医哪一方面,均认为人的精神心理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对其相关发生机制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针对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患者,单纯行西医治疗,一方面患者服药较多,药物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影响,尤其是抗精神病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另一方面患者服药疗程、症状改善程度、何时停药,单独心内科医师或心理科医师无法决定,相互配合难度较大,而全部由心内科医师完成目前还存在争议[7]。中医以特有的辩证论治及整体观念,在双心疾病的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笔者认为对于患有双心疾病的患者,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中医师和心内科医师共同诊治,先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单服中药治疗,或在西药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以达到取长补短、突出各自优势的目的。由此避免了西医治疗上的诸多难点及争议,又可开阔中医治疗的前景方向,促进祖国医学发展。

[1] 吴 屹,刘继宁.帕罗西汀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5):108-109.

[2] 谭 利,彭贵海,陈玲玲,等.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血脂水平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3,29(22): 3054-3056.

[3] 梅铭惠.医学中的哲学:临床思维[J].医学与哲学:I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12):3-5.

[4] Pizzi C,Rutjes AW,Costa GM,et al. Meta-analysis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2011,107(7):972-979.

[5] 袁 卓,张军平.冠心病抑郁与络损神伤[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31-32.

[6] 焦晓民,阮 琳.浅谈中医辨证论治双心疾病[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721-723.

[7] 刘梅颜.双心医学的发展与争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3, 28(1):7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

A

ISSN.2095-6681.2015.15.193.02

猜你喜欢

双心心理疾病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