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2015-01-21吉林省辽源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吉林辽源136200

关键词:髋部下肢血栓

王 选(吉林省辽源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王 选
(吉林省辽源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配合骨折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6%,平均住院时间(50.6±4.7)天;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44%,平均住院时间(79.3±5.6)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干预,对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升高,且逐渐老龄化,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均逐渐下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骨质疏松明显,故易发生各种骨折[1],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以下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骨质疏松、静脉曲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故可在髋骨骨折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形成[2],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骨科临床中十分常见,若未及时发现并给予合理治疗,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例,在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实施预防及护理措施,对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5±3.7)岁;合并症情况:合并糖尿病者11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5例,合并高血压病者13例,合并肥胖症者4例;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例,AO空心钉内固定术1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8±3.4)岁;合并症情况:合并糖尿病者12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6例,合并高血压病者11例,合并肥胖症者3例;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例,AO空心钉内固定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情况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扩冠、改善心肌供血、吸氧等,同时参照骨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并在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预防性护理。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讲解有关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医学知识,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能够做好各项配合工作;指导患者掌握术前锻炼及术后活动的方法,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术前应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个人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有关理化检查等情况,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制定工作[3]。

1.2.2 心理护理。当老年人突然发生髋骨骨折后,由于缺乏心理准备,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加之症状重、并发症多,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等,易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故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4]。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多给予心理疏导和劝慰,告知其不必过分担心手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各项护理配合工作和术后锻炼,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其关心、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消除各种不良心理。

1.2.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碳水化合物、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而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饮水,有利于维持血管壁弹性[5];注意忌烟忌酒,亦不可被动吸烟而导致血管痉挛。

1.2.4 术后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后,应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平卧位为主,将小腿抬高20~30 cm,并将膝部屈曲5°~10°,有利于预防静脉受压及远端静脉回流。做好病情观察工作,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等,以确定患者是否出现血栓,若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注意应以患者的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锻炼强度则应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准、循序渐进[6]。先锻炼健侧下肢,再锻炼患侧下肢,锻炼次数、锻炼强度逐渐增加,在锻炼的同时,配合局部按摩、热敷等方法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56%,住院时间45~60天,平均住院时间(50.6±4.7)天;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9.44%,住院时间71~90天,平均住院时间(79.3±5.6)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语

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研究显示,给予综合措施包括术前预防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后护理等,可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1] 温雅楠.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1):3274-3275.

[2] 岳云霞,康介馨,秦卓君.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123-1125.

[3] 王华颖.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187-188.

[4] 狄亚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18-119.

[5] 邹国请.8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和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3):5090-5091.

[6] 陈小平.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2):1169-1170.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26.144.02

王选(1979-),汉族,女,吉林省辽源市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髋部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