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提高建筑用钢量

2015-01-20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建筑

专题:共话建筑用钢

钢铁产能过剩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但浪费了资源,也打击了钢铁行业,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面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或许可以换一个解决思路,便是以“消费”来化解。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拥有着诸多优点,推行钢结构建筑可以极大的化解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没有市场将寸步难行。在铁路、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用项目,住宅项目,国际建筑市场方面提高建筑用钢量具有可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结构住宅推广应用所占比例较低。而就钢结构住宅来说,目前的标准化程度低;标准、规范不完全;“三板”体系研发不足;建造成本偏高;政府、社会的支持、认同度偏低等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推进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战略措施,同时也是突破行业困境、改善行业目前状况的有效途径。

——编者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建筑钢结构分会接连举办了几个会议,其中是在杭州召开了2014年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会议,涉及钢结构设计、制造、施工的各方面专家在一起研讨钢结构发展大计。今天我们召开的是建筑钢结构分会的会长工作会议。以前建筑钢结构是我们协会的一个专业委员会,去年6月份,顺应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还有各界的呼声,把建筑钢结构专业委员会升格为建筑钢结构分会,原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现为分会的正副会长。在座的各位都是会长、副会长或会长单位的代表,代表着广大的企业,责任重大。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全力提高建筑用钢量”。建筑用钢是一件大事,从我们国家来说,以前钢产量甚少。改革开放后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钢产量最高的国家,但又产生的新问题,钢企叫苦,冶金行业叫苦,主要原因是钢材用不出去,产大于求。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讲“钢铁产能过剩”,类似的文章我看过不少,但他们都没有回答根本问题,我认为,把建筑用钢量提上去就不过剩,甚至不够用。今天参会的郝际平同志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政协委员的身份,连续几年向全国政协提议案,建议国家提高建筑用钢量、推广钢结构住宅,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收效不大,还是没有引起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今天我再次呼吁,全力提高建筑用钢量。

2011年8月18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增加钢结构工程比例、推进建筑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到“十二五”末,逐步实现年建筑钢结构用钢占全国钢材总量的10%左右。

现在面临“十二五”收官,近几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3000-4000万吨/年,仅占全国钢材产量的4%左右,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实现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建设部当总工,在广州召开的钢结构会议上,我就提出:中国二十一世纪建筑结构是钢结构的世纪。现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建筑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从茅草房结构、砖瓦房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生产力再发展就到了钢结构阶段,钢筋混凝土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建筑垃圾,钢结构建筑则给子孙后代做了钢的储存,留下的是财富。

今天我讲“全力提高建筑用钢量”,还是要有必要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其中“必要性”要讲为什么要提高建筑用钢量;“可行性”要讲能不能提高建筑用钢量;“前瞻性”讲一下我们钢结构企业当前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做好钢结构未来大发展的准备。

一、提高建筑用钢量的必要性

1.减灾抗灾的需要

我们中国是一个多灾难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我们国家这样多的自然灾害,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观点,就是 “生命第一”是建筑的最高准则,地震灾害对人类损害除灾害本身外最大的威胁就是建筑,建得好能保护人的生命,建得不好就会成为坟墓。

在汶川大地震后,我们钢结构委员会在四川的汶川专门召开会议,阐述发展钢结构建筑在地震灾区的必要性。当时我讲过,周围的建筑都倒下了,只有钢结构建筑-----九州体育馆纹丝不动,成了灾民的避难所,成了抗震救灾的指挥部;一座小学因为建筑没有圈梁,三百多个学生罹难,二者形成多么大的反差啊。

不久前云南昭通发生6.5级地震,震级不算大,但损失很大,死亡600多人。房屋没有承重结构、抗震性能差,倒塌是导致震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多,但生命价值无限。

日本神户大地震后,有人发现在混凝土建筑物中发现有易拉罐,把承包商绳之以法,台湾的集集大地震,因为混凝土基础钢筋的弯度不够,也把承包商抓捕。

我们的邻国日本光抗震减灾的法规就有150多个,分抗震机构、减震机构、隔振机构三类。我国是个多震灾的国家,每次要出动很多救灾的人员、部队官兵。救灾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优越性,但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这是一个大问题。对于震区,要做到减灾抗灾,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除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普及钢结构建筑。

2.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需要

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提出: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消化钢铁、水泥、铝型材等部分过剩产能。具体可以表述为:

(1)提高建设领域钢结构使用比例;

(2)在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项目中提高钢结构的比重;

(3)在地震高发地区推广使用轻钢结构集成房屋。该意见把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体系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但重在落实。

所谓的产能过剩是因为需求少了,需求大了就不会过剩了。不同的产品产能过剩,解决方法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国建筑用钢量不足钢材产量的5%,如果把建筑用钢量再提高5%,我们的钢材就不够用。当然我国的钢材品种还不够全,个别品种还依赖进口,这方面我国还需要做工作。

提高建筑用钢量是解决钢材产能过剩的唯一有效途径,我们要落实好国务院精神,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建筑用钢量上来,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逐步实现钢结构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

3.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增加钢结构工程的比例,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安装、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与混凝土等其他建筑结构体系比较,钢结构建筑便于工厂化、模块化生产,现场施工周期短,劳动生产效率高,现场机械化装配率高,从而更易于建筑工业化。例如:广州西塔最快可达到两天一个结构层的速度。

4.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优越性的需要

现在全世界都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实现低碳发展。去年的1月1日,国家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倡导生态、低碳。《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区域发展规划》要求,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绿色建筑产业,加快形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工业化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钢结构建筑符合“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利好的一面,但也要认识到绿色建筑对钢结构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提高建筑用钢量的可行性

要在哪些方面提高建筑用钢量?

1.铁路、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筑市场

工业项目建设,包括铁路、交通、水利等广泛采用了钢结构。水利可以借鉴韩国推行钢板桩在水坝中的应用;能源建设还会加快,火力电厂的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会增加,包括核电厂厂房用钢、风力发电用钢等,电力系统估计每年耗钢量300万吨,通信铁塔估计每年耗钢100万吨;交通工程中的桥梁会有所增加,跨江、跨海、铁路桥均采用钢梁,近几年来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桥梁钢结构工程年需求量将达到400万吨,市场的成长空间巨大。例如:珠港澳大桥预计用钢量超过100万吨。

2.市政公用项目建筑市场

现在我国的市政项目大多是钢结构,包括大剧院、文化宫、火车站、飞机场、博物馆等,很少用钢筋混凝土,要把这些市场保持住,今后还会有大的发展。以后市政建设中钢结构用量会增加,地铁和轻轨工程、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及临时房屋等均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

3.住宅项目建筑市场

这个市场的开发还远远不够,我们钢结构企业要成立钢结构住宅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莱钢、宝钢、赛博思、杭萧等钢构企业和钢结构设计、科研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经验和成果,对发展、推广钢结构住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浙江杭萧钢构股份公司为代表的高层、超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以河南天丰、上海巴特勒、新疆德坤等为代表的低层、多层住宅体系,并在保障性住宅、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中显现钢结构的优势,赢得较好的市场口碑。北京的金宸公寓、杭州的钱江世纪城人才公寓、河南许昌空港新城、上海的中福城二期、溧阳的天目湖工业集中区公租房、包头万郡大都城住宅小区等项目成为钢结构住宅的代表,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在四川都江堰搞的住宅小区也不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结构住宅推广应用所占比例较低。现在我国每年平均每人竣工的钢结构住宅面积仅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5左右。从目前情况看,标准化程度低;标准、规范不完全;“三板”体系研发不足;建造成本偏高;政府、社会的支持、认同度偏低等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推进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战略措施,同时也是突破行业困境、改善行业目前状况的有效途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下达科研课题《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今年要交卷,这个课题要向国务院报告,这个报告要从国际国内的现状分析、从钢结构技术方面的分析、从钢结构产业政策的分析来向中央提出我们的建议,解决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问题。

我们要大力宣传在钢结构住宅方面有建树的公司,“中国钢结构金奖”要对钢结构住宅项目有所倾斜。

这里,我要宣传一下我们的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政协杭州市委员会下发了《报送〈关于抢抓机遇争创全国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的建议〉的函》,这个文件很好,当时我把这份文件转给住建部齐骥、王宁两位副部长。文件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要健全专门领导机构,树立并实现争创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的目标;二是把握阶段性规律,推动钢结构住宅产业集群式发展;三是积极发挥政府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合理落实钢结构住宅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四是大力改进钢结构住宅使用性能,努力提高社会认可程度,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促进钢结构人才培育。杭州市怎么做的,建议大家学习一下。

4.国际建筑市场

我国拥有4500万建筑产业大军,可谓世界第一建筑强国。现在世界上著名的钢结构建筑都有中国参加,如阿联酋迪拜塔、俄罗斯的联邦大厦等。要进军世界建筑市场,要靠钢结构,通过进军世界钢结构建筑市场,把我国的钢材也带出去,也能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钢材价格比国际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钢结构制作质量优良,在国际工程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目前,我国钢结构行业涌现出一批在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2012年会员企业海外市场完成20多万吨产能,60多亿产值。2013年会员企业海外市场完成25万吨产能,73亿产值,预计2015年会员企业海外市场将完成30多万吨产能,全国将超过百万吨。

中建钢构一直致力于国际市场,在南亚、中东、北非有钢结构工程;浙江精工在东南亚、南美;杭萧在东欧;东南网架在南美有较多的钢结构工程项目。浙江有一家叫江南钢结构的企业,他们制作的钢结构100%销向国外。

建筑钢结构发展的可行性关键是市场,立项是我们的动力。建筑业的发展,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钢结构企业、专家的成长,是项目在驱动,若没有项目什么都无从谈起。项目在市场,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努力拓展这个市场。

这方面,此次会议的承办方----湖南金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做得就不错,他们的项目涉及五大市场:民用建筑钢结构、大跨度及空间扭曲钢结构建筑、工业建筑钢结构、特殊非标钢结构建筑、盒式结构体系的研发等。

三、应对提高建筑用钢量的前瞻性

1.企业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体现

企业永远是推进行业发展的主体。关于建筑用钢量,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差距,更是潜力。我们目前的建筑用钢量跟世界发达国家有差距,这种差距更是我们发展的潜力,我们要努力消除这个差距,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句话:是需求,更是市场。提高建筑用钢量是钢企的需求,是建筑的需求,是社会的需求,对我们企业来讲,更是一个市场,是我们要寻求的、拓展的的市场,没有市场,我们就没有作为。第三句话:是机遇,更是挑战。提高建筑用钢量政策也有了,领导也重视了,这对企业来讲是大好的机遇,但能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也是个挑战。现在,实事求是讲,我们的钢结构住宅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技术攻关,比如说配套的问题,搞钢结构住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钢结构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能表现企业家责任感的方式很多,核心就是要宣传、保护、发展我们的钢结构产业。现在社会对我们的钢结构产业认识、重视程度不足。我们在发展钢结构的同时,要通过宣传不断提高钢结构行业的价值,只有通过宣传,才能推广到位,业主和市场各方面在规划、建设时才会更多地考虑钢结构,钢结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通过宣传,要让社会认识到钢结构行业所具备的绿色、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提升钢结构行业在消费者、广大客户心中的价值,共同推进行业走向优质运行的轨道。

2.企业创新的力量

对于建筑业我们有十大新技术推广,这十大新技术里面就有一项是钢结构技术,现在我们钢结构的专家又提出了钢结构方面的十大新技术,我强调十大新技术中提高建筑用钢量的技术。如何推广好十大新技术,诸如山东华兴的波浪腹板,保证强度的同时,有效节省钢材30%;巴特勒在西安的新厂房利用了导光管等新技术,用好这些先进技术是关键。

浙江省在全国钢结构方面是大省、强省;云南省也在请协会协助共同来做推广钢结构建筑的课题;厦门把保障房拿出10-20%来交给十八重工来做钢结构住宅,抓住这些机会,用好有限的平台,把每一个项目当成提高自己的试验田,充分展示出钢结构的优势,将对我们的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协会对技术创新非常重视,我们明年要举办全国钢结构科技大会,要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的副会长单位、主要的钢结构企业都要把这次大会作为企业本身发展的动力,这个大会既是表彰,又是展示我们钢结构技术成果的平台,把全世界的钢结构技术与国内的钢结构技术进行对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动,提高钢结构的技术含量,用创新来推进我们中国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新闻单位、企业、地方协会就要着手宣传,你们要对全国的钢结构技术大会能做出什么贡献,如何用全国的钢结构科技大会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本地区行业的发展。在这里,我要提出,这次大会一定要开好,开得隆重、开得有影响、有震撼力,与我们钢结构大国的身份相符。

3.企业的合作问题

(1)企业与专家的合作

企业一定要和专家紧密合作,把专家的智慧变成企业家的行动,专家的智慧不能只体现在论文、成果上,要通过企业生产出产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2)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企业间合作

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包括统一采购和调剂钢材等以降低钢材采购成本。开展信息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沟通行业信息、管理经验、市场预测、国外发展趋势等。特别强调企业的诚信、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文化。

(3)跨行业成立建筑钢结构战略发展联盟

联盟是创新的载体,我们要支持联盟、发展联盟。联盟不是协会,协会是行业的协会,比如钢结构分会是钢结构行业的协会。钢结构联盟是跨行业的,它可以房地产、建筑材料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的整体。建筑钢结构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抓住机遇寻求上下游企业、多板块领域的合作共赢。

全世界的国家元首都在搞联盟,我们的总书记、总理也在参与联盟的活动。我们与港、澳、台也可以成立联盟。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人类社会、在全世界要起到一个大国的作用,应该承担起责任来,挑个头,成立钢结构的联盟,发展人类社会所需要的钢结构,推进人类低碳社会、低碳文明的发展,这是很有必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新常态”的概念在我看来,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像以前那样总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现在我们要把经济增长从速度转到质量上来。特别是我们制造业,大家往往会说“中国速度、德国质量”,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转换过来,叫响“中国质量”。“新常态”就是强调生态、质量、效益。

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新常态充满了辩证性,既有“缓慢而痛苦”,也有“加速和希望”。

李克强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讲话时强调: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住建部也召开全国工程质量会议,提出了新的观点——“五方责任主体对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并专门下发相关文件。“五方”包括:勘察、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由此我想起一件事情,前几年,涉及上海的一座桥梁,相关部门收到英国某设计院一封信,信上说,桥是我们设计院设计的,设计使用寿命是一百年,现在此桥已使用一百年,我方设计院今后将不对此桥的质量负责,希望贵方抓紧修缮。对此我很受感动,由此看出国外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

我们行业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在不断发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国经济质量攻坚战,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坚持标准引领、法制先行,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

无论是经济新常态的分析判断,还是提高质量这个关键都需要加速转型升级,靠全球眼光制定发展战略,靠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驱动,靠绿色建筑行动赢得先机和未来。作为企业来讲,要看到危机,危中有机,危中之机,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勇于担当、干到实处,就能化挑战为机遇。

今天,各位作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的会长、副会长,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让我们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去奔走呼吁,去开拓创新、转型升级。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对钢结构行业的挑战,为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3362 (2015) 01-0024-04

猜你喜欢

钢结构住宅建筑
石家庄:农村自建钢结构住房可享补贴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
国家两部门召开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32作座谈会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