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獐子岛”巨亏之谜:天灾还是人祸?

2015-01-19江玲

金融理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獐子冷水苗种

江玲

一场匪夷所思的冷水团灾害,稀里糊涂地让獐子岛8亿元的虾夷扇贝化为乌有,獐子岛也因此登上了资本市场的头条,一时间媒体的报道蜂拥而至。

活要见贝,死要见壳

10月31日,獐子岛关于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的公告称,本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异动。所谓北黄海冷水团,是指与周缘水体相比,以温度低、盐差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的盘踞在黄海中央的一个水体。

长期以来,股市中的农林牧渔上市公司,一直受困于靠天吃饭的窘境。但就獐子岛方面给出的冷水团原因,市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声。

面对外界的质疑,獐子岛在31日的公告中对外解释,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底播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近绝产。

獐子岛事件出来以后,媒体和投资机构立马赶赴獐子岛“寻贝”。根据媒体报道,冷水团一词部分当地养殖户表示从没听过此类事件,部分管理部门也不知道相关的灾害。

出席人员在10月31日召开的灾情说明会上曾介绍,当地遭受影响的除了獐子岛外,长海县渔业全遭遇了这个问题。而在紧随其后的调查中却发现,与獐子岛同处同一海域维度主营业务相同的的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洋岛公司)和同处渤海湾的烟台上市公司东方海洋公司都没有受到冷水团侵袭。

冷水团事件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为何又“独宠”獐子岛呢?即使遭遇冷水团,贝也不是马上就死亡的,公司完全可以提前采捕,减少损失。为何公司迟迟没有采取行动?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獐子岛事件的不解之谜。

冷水团事件之后,投资者难免提出“活要见贝,死要见壳”的要求,然而公司董秘孙福君却以“大部分死亡的贝苗要么被冲走,要么被掩埋在海底。如果死壳都能大量捞回来的话,海底不早被刮坏了吗?”作为回应。而一家位于大连地区的海洋资产调查鉴定评估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则称,“獐子岛海域属于比较好的养殖海域,海底基本以粗砂和岩礁为主。”獐子岛遭遇自然灾害的养殖区域水深是在50米左右,如真的像獐子岛所称的6月份遭遇冷水团死亡的话,其贝壳肯定是完好保留的,肯定会捞出死壳,绝对不可能出现“死不见尸”的情况。

另外,獐子岛在2013年向股民融资的时候,也曾信誓旦旦地说:“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而近日针对媒体的提问,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则表示,一些如洋流、冷水团等渔业的风险没法识别。

公司治理疏漏浮出海面

如此前后矛盾,破绽百出的“谎言”似乎有意将问题推到“人祸”上。在越来越大的质疑声中,公司管理方面的疏漏慢慢显现出来。

据一位獐子岛公司的船员表示,遭遇“冷水团”的海域,曾在2009年到2011年间底播苗种时被大量掺杂沙子和瓦块,而且虚报苗种数量,1000只苗种实际只有一两百只。

当时主抓育苗工作的是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的弟弟吴厚记。据了解,獐子岛在当地就像一个家族企业,掌管公司主要业务的正是吴氏三兄弟,除吴厚记以外,董事长吴厚刚的哥哥吴厚敬负责鲍鱼业务。另外据在船上做了很多年,并且参与2011年播苗的工作人员称,2011年的那批苗特别少。至于所谓的“掺沙说”,有员工仅表示“从外面的收购的苗种缺斤短两”。

据证实,2012年有一位负责育苗基地苗种收购的员工因为收受贿赂被内部举报,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另一位负有管理责任的管理员工,也受到内部处理,并且已经离开公司。而这位高管正是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的弟弟吴厚记。

但獐子岛公司对于“掺沙”说法不屑一顾,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上的疏漏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从公司近年来的高管离职潮和公司主要岗位频繁换人便可看出。

早在2010年公司有3位高管离职,2011年4位高管离职,2012年更有多达6位高管离职。2013年9月,獐子岛发布公告,公司执行总裁蔡建军先生因个人原因,于2013年9月4日向公司董事会递交了辞职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系列离职潮当中,吴厚刚的哥哥、弟弟的职务先后出现了变动。

据了解,主要负责收购扇贝苗的弟弟吴厚记从公司离职后,其之前负责的收购扇贝苗业务部门,经过重新调整后并入海洋牧场业务群,由公司执行总裁梁峻管理。而吴厚刚的哥哥吴厚敬转任“虚职”为高级工程师,免去其鲍鱼事业部总经理一职。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虽然獐子岛事件,不乏天灾的可能,但是业内人士更倾向于整个事件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师认为,尽管獐子岛事件是个体事件,但计提资产减值导致业绩大变脸的事件在农业板块并不罕见,农林牧渔企业的生物资产占比较大,评估较难,因此在市场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中,出现该类企业的比重较高,银广夏、蓝田股份、丰乐种业等都曾发生过震动市场的造假事件。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也为此类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例如曾有上市公司以禽流感为借口虚构养殖户赔款等。

“关于灾害的官方信息和新闻报道一点都没有,人们只是从上市公司的报告中才知道的,这很反常。要知道自然灾害又不是针对獐子岛一家公司发生的,如果真的很严重,肯定会对周边其他生物和人群造成影响,而在公司公告发出之前,市场上并没有关于此次灾害的任何消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表示,獐子岛事件在逻辑上有问题。

“或许獐子岛最初的规划是好的,但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风险又没有及时披露,只是不断拖延,到最后纸包不住火了才一次性爆发,破罐子破摔,从这个角度上判断,很可能是公司管理层蓄谋已久、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这就不单是信息披露的问题了,而是在欺诈。”这位教授表示,生物、农业类的企业资产认定很难,资产评估业绩核算都有难度,企业管理层很容易利用这些难度来掩盖一些风险和不利消息,到最后才公布,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但是不罕见。

獐子岛事件已经发生,社会呼求真相。如果是突发事件,大家都很难回避;但若存在造假,很大责任在于内外部审计环节,投资者本身通过调查和研究是很难识破的。一家曾想过参与獐子岛定增的合资险企的投资总监表示,证监会介入会加速事件的透明化。相信不久的未来,獐子岛谜团的事实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獐子岛历史:

在1958年,獐子岛是一个人民公社,过着“吃大锅饭”时代的集体经济生活。

2001年开始,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才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

2002年6月3日,担任獐子岛镇党委书记并兼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吴厚刚卸去了行政职务,成为一名全职的职业经理人。

2006年9月28日登陆A股市场,也就是现在的獐子岛,注册地为长海县獐子岛镇沙包村,一夜之间,全镇居民都成为獐子岛的股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獐子冷水苗种
獐子岛“易主”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冷水泡面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獐子岛公司存货管理分析
兴衰獐子岛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