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2015-01-18杜建荣

电脑与电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能力

杜建荣

(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杜建荣

(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为全面了解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本文通过多种形式及方法,获得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而针对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提出几项建设性意见和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建议

1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1.1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现状调研基本情况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同样式培养具有较强教学技能教师核心和前提。为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实地考察、电话采访等方法,以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凉州区,金昌市金川区,张掖市辖区的甘州区和临泽县,酒泉市金塔县,定西市临洮县等地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分别于2014年7月5日-7月15日、2015年1月5日-1月15日,2015年7月5日-7月15日三个时间段,对上述学校的学科教师做了调查和访谈,同时结合网络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列表等信息技术手段在诸多中小学教师教研交流群、已毕业学生群等教师群体中发布网络调查问卷。调查主要侧重于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认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高途径、方法与策略,试图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提供现实依据。

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涉及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是被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如年龄、职称、性别、任教学科等信息;第二部分主要是被调查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关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被调查教师所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能力体现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发放纸质问卷279份、回收264份;网络媒介问卷142份,回收14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3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调查收集得到的数据用SPSS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采用定量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2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现状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调查记录、电话录音以及文件、报告、总结、经验汇编、领导讲话等材料,将调查结果分类整理与分析如下: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如下。其中,女教师183人,男教师21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6.6%和53.4% (见图1);教龄为l-5年的为56人,6-10年的为123人,11-15年的为111人,15-20年的为83人,20年以上的为2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2%、31.2%、28.2%、21.1%、5.3%,见图2所示;学历为中师的43人,专科的为102人,本科的为213人,研究生学历以上为3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0.9%、25.9%、54.1%和8.9%,见图3所示;教师的任教学科分布于中小学所能涉及的大多数学科,其人数及所占比例数据见表1,分布情况见图4。

表1 调查对象学科分布比例

图1 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图2 调查对象的教龄分布

图3 调查对象学历分布情况

图4 调查对象任教学科分布情况

(2)调查对象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认识调查分析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了解情况调查发现,其中非常了解的占6.4%、了解的占33%、有一些了解的占38.7%、听过,但不知道具体内容的占17.5%、没听过的占4.4%,如图5所示。

为了进一步侧面调查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情况,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情况做了调查,其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情况

图5 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了解情况调查

针对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思想转变及本质理解的调查,其结果数据如图6、7所示。

图6 调查对象教学思想转变情况调查

调查数据及图示所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实践应用、观念转变、本质理解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了解程度低、应用情况不乐观、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本质理解不深刻。这些都能说明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尤其不能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导致对其理解不深刻,从而影响教学观念的改变,进而影响教学过程、教学质量。

(3)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问卷中我们分别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应用环节和教师对自我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判断两个角度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做了调查。

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环节调查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应用实际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具体情况是将其选择项a、B、C、D对应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来做分析,如图8、9所示。

图8 调查对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环节情况调查

图9 调查对象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遇到困难情况分布

问卷中也从教师的主观角度出发对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各项技能做了对比,如图10所示。

图10 调查对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对照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发现,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中各具体技能差异性比较显著,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出学习对象分析能力、教学目标分析能力、学习资源设计能力较好,但比较欠缺的是任务/问题设计能力、学习策略设计能力、作品范例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4)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途径及方法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途径及方法单一,主要是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教研活动途径获知相关知识并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这样的现状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如表3所示。

表3 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统计结果

根据问卷中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断的教学反思;学科性较强的集中面授案例式培训;多设计,多实践;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均可有效的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2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2.1 思想观念更新慢,应积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行为和最终的教学结果。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首要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思想的转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引导和调整,一是要转变教师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观念,二是从单纯“凭经验”的教学设计转变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做到了这两点才可以让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转变,才能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22]。

2.2 能力培养目标和原则不明确,应以系统、主体、探究性原则为宗旨

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方面的培训普遍存在着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大而全、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方式传统化等诸多问题[23],根本解决不了目标不明确,无原则实质性问题,为此,应确立明确的系统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不再是知识的主要传递者,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使学生学会学习,知道“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涉及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资源、学习任务等诸多因素,为了保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正常实施和效果,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统筹安排,使它们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作为设计和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体—中小学教师来说,在其培养过程中就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以系统方法为基础,从整个教学系统着眼,注重让教师知道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各因素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其如何进行合理的把握和改造,以适应教学实际需要,从而从源头出发解决问题。.

(2)主体性原则

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让教师在探究、体验活动中得以体会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中小学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景或内容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进而保证整个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机会。

(3)探究性原则

让教师亲历任务探究、情景创设、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通过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才能理解其本质。培养过程中只有贯穿探究性原则才可以使教师得到最好的锻炼,更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要让教师去体验探究才能理解探究。才能设计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实施探究。

2.3 能力提高和培养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学科针对性发展教师弱项技能

首先,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在任务/问题设计、学习策略设计、作品范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相比起其他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来说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这些技能都是要在一定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的。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不能忽略实践这个环节,应将抽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让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能力。

其次,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发展教师的弱项技能。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培养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成为主要手段之一,但从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来说,存在培训内容涉及广、技能培养泛、培训方式过于理论化、培训项目多而全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小学教师已经掌握的技能继续在培训,没有掌握的也找不到合适的提高途径等现象。

再者,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不同学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选择培养技能,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中掌握较好的基本技能做巩固性培训,还要通过丰富的资源,培养不同学科教师相对较弱的技能,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技能,从而达到实际的培养效果。

因此,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和提高方面应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实际出发、弱项出发、找准突破口、让教师在较短时间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的精髓,尝试应用到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教学实践的好处,以激发中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学习兴趣,进而刺激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自身设计能力。

2.4 培养方法单一化,应多渠道多途径相结合

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甚至于培训者都受到传统教学设计思想的影响,采用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传统的讲授式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需求。应在现有的培训基础上做好调整,选在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和方式,如学科性较强的集中面授案例式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等,努力实现中小学教师传统教学设计培养向信息化教学设计培养转变,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借助与网络途径,采取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协作、集体研讨、案例研读、专家讲座等多种培养途径方式的结合,让中小学教师在真实的案例中、真实的场景中、任务的驱动下、亲身参与下、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世界中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感受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应用过程、参与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全过程、感受信息化教学设计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所学所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2.5 培养机制不合理,应调整趋于系统化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机制不合理。在被调查的中小学中,衡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否提高,大多都以简单的培训考试、某个作品的完成或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的质量最为主要的评价依据,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不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考核体系,保障和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促使其能力被应用于学科教学中,从而达到学生能力提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同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应将其纳入到教师的整个过程性考核中,而不是一次、两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才能使其得到延续,应用于教学实际中。

[1]姜春霄.“教学设计”培训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2]何家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途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3]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4]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姜春霄.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情报参考,2007(6).

[7]周晓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9).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Instructional Design School Teachers Ability Status

Du Jianrong
(Hexi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dia,Zhangye 734000,Gansu)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y,this paper through various forms and methods to get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d data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ies,and then bring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views and methods to futher the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capabi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instructional Design,capability,status,recommended

G434

A

1008-6609(2015)12-0019-04

杜建荣,男,甘肃临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电视节目制作理论与实践应用。

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09B-02;河西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N201012。

猜你喜欢

信息化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