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

2015-01-18王辉

人间 2015年3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教太极

王辉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

王辉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揭示了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并指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改革导向,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健身手段,为提高人们生命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养生思想;和谐社会;价值取向

21世纪是人类社会步入关心自身生命和生态环境的新世纪。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类对生命和生存环境的关系更加关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大大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却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以中华养生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天人合一”体育思想,对促进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探索养生的价值,揭示人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促进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为人类保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贡献。

一、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与道家养生思想。

道教是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宗教,道教为追求长寿之法,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道教养生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和自然,道教认为,任何自然天地息息相通,窍目相应,人的精神受之于天,人的形骨受之于大地,在天地之间,认识沟通天地的至灵至宝。“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吸收自然、宇宙万物之气。“天人合一”养生思想还强调按季节和气候进行修炼,强调了疾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有些疫性的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道教认为,人的寿命与自然相应,若想长寿就必须遵行自然法则,人体生病即是与自然不协调的结果。《太平经》指出:“人命在天地,天地常悦喜,乃理致太平,寿为后,是以吾居天地之间,常骇忿天地,故勉勉也。天地不和,不得吾年。”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如果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就不能竟其天年,所以人必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老子被道教崇奉为“元始天尊”之称,老子在养生方面主要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即涤除外物对心境的干扰,保持心态的虚静状态,这就是老子提倡的主静说,他对调谐人们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是万物中之一物,本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要生存就不能脱离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破坏自然环境。老子强调和谐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说万物皆是阴阳和谐的产物。即古人所说的“和实生物”的意思,没有和谐也就不能有万物的存在。因此在当前竞争剧烈的时代,我们不能只要竞争而不要社会的和谐,我们提倡公平竞争,以竞争求得和谐协调发展。

道教养生思想在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延缓生命的衰败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保健强身医疗治病的重要框架,成为东方保健体育的瑰宝,值得人类探索和研究。

(二)太极拳的产生与特征。

太极拳源于古老的道教,太极拳以包容着中国道家、儒家和理学家思想和伦理的“太极学说”立论,依太极之理规范拳技体系,依太极之理解释拳械技法,借太极立名而称之为“太极拳”,是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太极拳运动以动作、呼吸和意识的统一为原则,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身心俱健。太极拳以阴阳合一方为太极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强调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阴阳合则万物生”,太极拳充满了众多的“矛盾”或者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直接地体验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实践方式。中国太极拳的主旨就是在发展中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矛盾”的解决,从而完成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太极拳以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养练结合。养生上讲究精、气、神的内修,以顺畅遂、和为原则。技击上主张以柔克刚,主要技术有“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

哲学家们认为,运动是太极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太极本身就是蕴含着运动的潜能,动静互为其根,互相依存,不杂不离。对于动静张岱年先生说:“太极之动,非谓移动。太极乃无外之体,不能有由彼至此的移动。所谓太极之动,可以说是内在的动。太极动,便有阳分出;动极而静,便有阴分出。所谓阳,实即是太极之动;所谓阴,实即是太极之静。虽云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与动静,其实并非二事。动极则静,静极则动,一动一静互根,一阴一阳相继。”张先生在这里所论的太极之动“是内在动”的思想,何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以及阴阳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认识太极拳是至为重要的。

二、“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一)弘扬中国养生文化,提高生命质量。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注入了理论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由生物、人和物理环境组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系统,但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和对空气的严重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身心的健康。而太极拳运动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完善自身,追求自然最为理想的健身手段。他的动作要求舒展圆活、轻灵沉着、速度均匀、连绵不断,并且结合“气宜鼓荡”、“以身行气”、“以气运身”的意识活动与呼吸运动,把肌肉和呼吸以及意念的调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机能以及对防治某些疾病,防衰老都有显著效果。因此,保护环境、弘扬中国养生文化必将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对现在的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和太极拳对疾病的防治、康复保健有积极的作用,太极拳对红细胞SOD的含量及活性影响有好的促进作用,据美国有关部门研究老年人联系太极拳对提高平衡能力,防止摔倒有显著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来激烈,内心的压力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自杀现象,“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以及太极拳对调节心理健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养生文化必将受到广泛的传播。

(二)太极拳在和谐社会中的开展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幕式上太极拳第一次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这将引起世界各国对太极拳的关注,太极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太极拳运动在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每届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年会都吸引了大批的海外学人前来参加,成为太极拳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太极拳必将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对完善太极拳套路和规则的制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在赛后表彰大会上发表讲演中说到“我国将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而太极拳必将成为推动大众健身的重要的健身手段。越来越多的太极拳协会成立,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人在小区,公园随处可见。这将大大的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三、“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以中华养生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五个统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006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七项具体工作,第七项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道教“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正是阐释了人与自然必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一)“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它对于日益高涨的人类对生命文化的关注,以及当代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提高生命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三)促进太极拳向国际化发展, 为太极拳进入奥运会而做好准备。

(四)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开展,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丰富社区体育文化发展, 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打好基础。

[1]肖焕禹,李长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J].上海体育科研,2003:43.

[2]任修瑾.道教养生之道[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8.

[3]叶至明.道教与人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352.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61.

[5]温立.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9.

[6]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无数分会.武术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116.310.

[7]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72.

[8]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

[9]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构建和谐社会与体育改革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12.

G803

:A

:1671-864X(2015)11-0025-02

王辉,内蒙古呼伦贝尔,在读硕士,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道教太极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道家道教研究
太极马扎(三)
太极Ⅱ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