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并重组模型视角下的山西煤炭资源重组分析

2015-01-17王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改革

作者简介:王俊(1989.8-),女,汉,山西晋中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危机管理。

摘 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山西省煤炭工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在论述山西省煤炭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山西煤炭改革进程及影响,同时以山西凯嘉能源集团为例,使用兼并重组分析模型,即利用效能、外部合法性、内部合法性三个维度对其兼并重组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炭资源;兼并重组;凯嘉集团;改革

“十二五”時期,“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被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扭转“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制定并实施了煤炭资源重组战略。

1.背景

1.1山西煤炭资源现状。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西部、黄土高原东翼,全省15.63平方公里。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工化基地,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煤乡”之称,其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品种全、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大同、西山、宁武、河东、沁水、霍西这六大煤田和浑源、五台、繁峙、垣曲、平陆这五个主要煤产地。

1.2山西凯嘉能源集团。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山西煤炭企业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09年,是基于山西义棠煤业有限公司现有规模上发展并改制而成的,它由晋中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介休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义矿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者等四方股东出资组建而成,现已发展为集煤炭、旅游、陶瓷、房地产、金融、医疗、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型集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概述

2.1山西省煤炭改革进展

2.1.1改革第一阶段。改革初期先在临汾矿权进行试点,立意“有恒产者有恒心”。2004年,临汾市启动矿权改革,规定私人矿权拥有者可以一次性买断矿权,自行制定开采政策,“一直挖到没有”。然而,与政府预期相反,私人煤矿依旧问题重重,尤其是安全问题,依旧十分严峻,亟需早日解决。

2.1.2改革第二阶段。国企资源整合试点,“国进民退”现象显露。2005年,山西推出《关于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的意见(试行)》和《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等政策,政府改革决心比较强烈,但在当时煤炭处于“卖方市场”,煤价一路看涨的背景下,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而步履维艰。

2.1.2改革第三阶段。全省强制推进资源整合,外界称之为“消灭煤老板”行动。2009年始,《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强力推出。山西省政府授令省内七大国有煤炭企业主导整合工作,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山西煤炭经济实现巨大转型。

2.2山西煤炭改革影响

2.2.1优点。2010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基本结束,山西五大煤炭集团综合生产能力高达70%以上,煤炭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通过提升生产规模,各企业推动了信息、技术、设备、原料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率,使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同时也更好地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2.2.2问题。此次煤炭资源整合大大提高了山西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整合过程中及整合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取代市场配置功能导致低效率,重组融资也面临困难。另外,还需要考虑跨代配置煤炭资源等问题,而这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山西煤炭资源重组分析

3.1凯嘉集团资源整合状况

目前,山西凯嘉能源集团资源整合工作已经结束,集团现有义棠、安益、青云、倡源、城峰、瑞东等6家煤矿企业和张壁古堡生态旅游公司、和实房地产开发公司、同盛小额贷款公司、煤层气发电公司、介休第二人民医院等11个成员单位,原煤生产能力660万吨/年,洗煤能力120万吨/年。

3.2分析理论模型

本文借鉴学者宋华提出的兼并重组分析模型,即根据效能、外部合法性、内部合法性这三个维度对山西凯嘉能源集团的煤炭资源兼并重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

3.3现状分析

3.3.1效能

3.3.1.1客户价值。改善煤炭供求关系。此次兼并工作开展之前,现有可利用矿井的规模偏小,义棠煤矿只能增加购买其他中小煤矿的原煤,再进行交易,这样就提高了原煤成本。开展煤炭资源兼并重组工作后,凯嘉集团集中优质资源,提高生产规模,实现技术升级,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3.1.2经济利益。增加企业利润。整合之前,由于安全及环保投入较少,一些安全条件较差、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煤矿比其他现代化作业的大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大,“劣币驱除良币”的尴尬现象增多。通过兼并重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使用充分提升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企业利润。

3.3.1.3资源和能力升级。煤炭资源得到更好利用。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兼并整合,凯嘉集团利用更安全、集约的方式开采资源,使不可再生的稀缺得到更绿色、环保、高效的利用。如2005年集团并购的金山坡煤矿,在两年后引进开滦集团的先进开采技术,成功完成了90万吨/年的升级改造。

3.3.2外部合法性

3.3.2.1行业方向。煤炭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生产技术,尤其是安全条件有着特殊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出了重点大矿的16.8倍,整合中小煤矿,发展大型煤炭企业,是保证安全生产、推动煤炭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3.3.2.1政府认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扶持。2001年至今,山西省紧跟国家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因地制宜,陆续出台了有山西特色的一揽子计划,开展并引导煤炭资源兼并整合工作有效进行。

3.3.2.3社区认证。处理好整合主体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对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煤矿采取特殊的开采方法,恢复改善矿区环境质量。同时加强社会公益方面的工作,协助解决村里的吃水、养老问题,与矿区群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3.3内部合法性

3.3.3.1功能协调方面。慎重对待非相关产业。在整合工作逐步推进的这几年中,凯嘉集团对非煤产业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及优化,制定并实施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通过国有控股、参股、分离核算、退出等形式对辅业单位进行改制。

3.3.3.2内部利害相关人。人力资源问题值得关注。凯嘉集团建立并发展了面向全体职工的教育培训机制:把煤矿主要负责人和特有工种纳入强制培训体系,全面提高煤矿员工队伍,尤其是煤炭开采人员的安全技能,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煤矿劳动用工和培训管理模式。

3.3.3.3企业文化。凯嘉集团在推进资源整合的同时,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思想,以“以人为本、依章治企、文化兴企”的管理理念,推进自身向煤炭主业规模化、产业多元化、管理现代化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静怡.从企业兼并重组角度看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以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12).

[2] 胡乾坤.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争论与辨析——政府、市场与产权的视角[J].资源与产业,2010(S1).

[3] 胡乾坤.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新西部,2010(3).

[4] 徐克茹.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商务培训.DB(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0c96f0102e5q3.html.

[5] 路斗恒.资源整合促升级.多元发展助转型[J].山西经济日报,2011(5).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改革
改革之路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改革创新(二)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