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晋文化对促进山西经济增长的研究

2015-01-17张豪愚

2015年21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

张豪愚

摘 要:区域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主要透过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从三晋文化特征对这四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山西经济发展中的缺陷,由此提出了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文化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文化;三晋文化;山西经济

一、问题提出

透过山西省和发达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我们发现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山西生产总值为920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48元,2012年为121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2元;我们以发达地区浙江省为例,其2010年生产总值为27722.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9元,2012年为34665.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对比数据发现,浙江省生产总值是山西省的约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倍,两省的差距很大。

在对外开放政策各地趋于相同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时代背景下,是什么原因使山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可以从区域文化视角分析山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源泉中的“索洛剩余”涵盖了复杂的内容,文化要素一定位居其中。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的行为,他从文化对经济主体行为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哈耶克和道格拉斯·诺思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构成的传统规则,这种规则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化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从而影响经济绩效的个人选择。因此,某地区经济增长不仅受自然环境、劳动力、资本、技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因素主要是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概况起来,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就是:文化——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各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一)文化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首先,文化会对社会分工行为的认可度产生影响;其次,文化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认可度的影响;最后文化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结构会产生作用。在一个重视商业交换、认可市场经济的区域其经济结构一定是会转向利润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主要以第一产业为发展对象。

(二)文化影响区域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均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要靠优秀的文化环境来支持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是通过创新来架起的桥梁。文化通过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创新活动。优秀的区域文化有助于创新和创业,如温州人的冒险、团队协作、重视商业交换的精神。优秀的区域文化能激励着本地区一代又一代人们进行创业创新活动,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反之,一个重义轻利、墨守成规、封闭保守的区域文化会阻碍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三)文化影响区域企业家资本的形成

正如生产函数中所言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企业家才能。所以企业家是一个区域经济中重要的人力资本。文化是经过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对生活在特定地区的人们会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群,其生成企业家的几率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经济增长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先进的地区文化能使得区域内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水平较高,企业家数量也较多,而落后闭塞的文化将限制区域内人力资本自身各种知识技能的提高,相应地企业家数量也会较少。同时,先进优秀的区域文化具有包容、吸收的特点,可以引进大量的优秀企业家

(四)文化影响区域对外经济的发展

通常,开放的、有竞争意识的、敢于冒险的、包容的区域文化,能够提高区域经济的对外贸易额,并在与国际接轨竞争中不断提高贸易水平;而陈腐的、封闭的文化则会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恶性循环。

三、三晋文化特质

某个地区的人们的共同特性,受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而地理环境是区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三晋大地根植于黄土高原,西面有母亲河——黄河的哺育,东有太行山,形成了三晋特色文化。结合三晋地理环境形成的三晋文化概括起来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自然山西资源比较丰富,重大地质灾害较少发生,人们相对容易生存(俗话说富不了,饿不死),加上长期同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的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融合的文化特色,进而形成睿智、中庸、宽容、忍耐、善于经商理财、适应性强的文化特征。同时山西属于黄土地,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俗称靠天吃饭),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节俭的风气,直到现在各家各户的门联上仍以勤俭持家为题。到明清时期三晋商人达到了集大成,汇通天下,一度把山西人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山西人在感情上属于细腻型,在性格上属于豪放型,这在许多三晋名人,如徐向前、华国锋等人身上均有体现。山西人推崇的是“关公文化”——以诚信仁义著称,诚实守信、以利并举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山西地理环境封闭,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少,人们流动性小,形成了闭塞、安土重居、土气、抠门的特征。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及各种宏微观环境条件的变化,三晋文化也正发生着变化。我们要发扬善于经商理财的优势,确立开放、竞争的观念,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发扬三晋文化,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三晋文化对山西经济影响的分析

(一)三晋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山西北边是蒙古游牧民族,自古就是农牧两大经济区的交接边缘,商业活动繁荣。尤其在明清时期,三晋商人很多成功者都是“闯口外”起家的,如祁县乔家、太谷王家等。逐渐在三晋大地上形成了山西商人特有的观念和风气:“良田万顷,不抵日进分文”,“买賣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换”。这种浓浓的商业情结影响着现代山西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以来,三晋文化深入新一代山西人中,因此第三产业呈现出了逐年上升趋势,但比重还是不够大,有待进一步发展。三晋文化正在影响着山西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但要重塑三晋商人曾经北走蒙藏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贯穿蒙古戈壁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深入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进而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业格局,还需要我们新时代山西商人结合现代科技信息通信来实现山西商业的重整。同时,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第一产业相对发展滞后。

(二)三晋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正如林毅夫认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中)。而创新意识又是科学技术发明的灵魂,好奇、兴趣、质疑和探索是开拓创新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山西大地上虽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佛家、道家、法家兼容发展,形成了三晋文化的兼容并发、宽容接纳的处事风格,以及中庸、忍耐、豪放的文化特征都有助于不同区域的人才流动到山西,形成聚集效应,相互学习,这种宽松的文化环境有利于驱动创新。另外,山西人具有尚实黜华、刻苦坚韧的民风,而科技进步既需要灵感又需要专心研究精神和刻苦的精神。这样的民风有助于科技的创新。我国历年受理专利申请2011年1633347件、2010年1222000件、2009年976686件,山西受理的专利申请2011年12774件、2010年7927件、2009年6822件,山西在全国范围内由专利申请数量折射出的创新能力排在全国中下水平,没有体现出三晋文化对创新独特魅力。

(三)三晋文化对企业家资本的影响

三晋文化自古就有重商轻士思想。但是经过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现在山西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严重不足,由下图2009年到2012年数据表明私营独资企业较少,也就是说非私有制企业多,也就是山西的企业家资本从数量上讲是缺乏的。这不符合三晋文化特征,山西本来是个重视商业,商业观念根深蒂固的地方,然而由于山西人墨守成规、安土重迁、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少,失去了老一辈晋商那种敢于冒险、不怕艰难的精神了。这种缺乏企业家资本的地区,经济发展是受到严重阻碍的。

图1 2009-2012年山西私营独资企业法人数与企业法人总数比较

(四)三晋文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尽管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农牧经济互惠互利的地方,很早就形成了贸易交换经济。直到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使善于经营山西商人们达到了巅峰。他们踏遍祖国大地,一路挺进欧洲腹地,开辟了以山西为中心,贯穿蒙古大沙漠,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的明清茶商道路。因此,理论上三晋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的,从山西今年来的对外贸易量看,2010年贸易额1257839万美元、2011年是1475981万美元的对外贸易额、2012年贸易额是1504325万美元,虽然总量是在不断提高,但是同发达的东部地区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对外贸易不够高,对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贡献不高。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三晋文化特色的汇总以及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山西经济发展现状,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山西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找到了一些制约山西经济增长的因素。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起步晚,相对落后有一些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否认文化因素对三晋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产生的经济行为。在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三晋人民应该抓住机遇深掘“三晋”优秀文化,大胆变革,努力创造新晋商品牌,促进山西经济大力发展。具体而言:

第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尽管第三产业在山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但还是同沿海东部地区有差距,要利用煤炭资源的技术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把煤炭企业通过技术优势走出去。深度挖掘三晋大地上的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促进服务业发展。

第二,创新是灵魂。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依靠大数据、云数据、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山西,这是时代赋予晋商的历史使命,也是晋商实现超越的振兴之路。我们必须对传统三晋文化中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进行变革,引入开放、创新、竞争、自强等文化元素,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山西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要大力培育企业家资本,开拓对外贸易。通过对晋商中涌现出的古今优秀企業家事迹的宣传如电视剧乔家大院。这有利于山西人继承晋商企业家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商业精神。同时,如今山西观念保守,要克服封闭保守的观念,向广东、浙江等民营企业强大的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文化,进而培育新一代的晋商人才,积累企业家资本,以推动山西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
浅议壁画修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论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区域文化认同视角的本土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区域文化认同视角的本土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区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对跨区域特色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