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

2015-01-17任璇炫

2015年21期
关键词:系统分析第三方物流信息化

通信作者:任璇炫,女,江苏淮安人,讲师职称,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系统。

摘 要:第三方物流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广西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如何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重点分析了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系统分析

1.引言

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企业不直接拥有商品,而是由供应商将物流产品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再供应给所需客户,其间是互惠合作关系,双方互相利用所需资源,以降低成本和追求最大效率为目标。

现代物流已经不同于传统物流多数使用人工管理的单一系统运作模式,而是更加注重信息的优化、资源的整合以及物流过程的高效率。

2.广西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2.1地理位置提供发展动力

广西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中心省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联广香澳这些经济高速发展特区,西接云贵川等内陆地带,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平台下,以沿江、沿边、沿海的交通优势与东盟十国紧密相连,具备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十分有利的条件。广西最大的出海通道防城港,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商通航关系,以超亿吨的吞吐量被称为中国西部第一大港。

2.2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建立东盟自贸区以来,广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分别在南宁、柳州等主要城市建立物流园区,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如防城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形成了各类物流企业竞争的格局。一是一批仓储型物流企业如广西外运、广西物资集团等加快发展;二是一批运输型物流企业如广西超大、广西运德等不断壮大;三是综合型物流企业初现,如玉柴物流、防港物流、邮政物流等企业;四是商业连锁配送发展加快,如沃尔玛、北京华联、利客隆、南城百货等连锁配送业务发展较快[3]。但广西物流企业虽然数量多,规模却普遍较小,缺乏实施信息化的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不普遍[4]。一些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管理不规范,导致整个物流业务的运作效率都受到影响,服务意识不受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薄弱,无法建立一个公共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2.3物流技术标准化程度低,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国际上的物流活动都是建立在制定和实行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和完成的,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企业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他们之间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得行业内部、企业和客户之间沟通不便,或者由于系统各不兼容无法共享平台数据信息。由于我国信息化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信息采集交换、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运行等缺乏规范的技术规则或标准,导致物流企业很难实现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1]。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合乎现有企业实际的信息系统软件,多数企业只能利用一些大型软件的其中几个模块,但实际使用过程极为不便。

3.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系统研究

3.1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现代物流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效率,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经营者提高决策效率最根本目的。信息化也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物流进行优化整合,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最终达到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目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了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流沟通,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使得企业客户更愿意将物流配送业务进行外包,有效的提升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以条形码、无线射频技术对需运送货品进行扫描,利用POS系统和EDI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快速准确自动化管理功能。在运输配送环节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实现货物及运输车辆的实时定位跟踪,有效的解决了车辆调度和路线选择的决策管理问题。

3.2物流系统一体化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区别于传统物流对订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独立的进行处理,现代物流应该采用集成化、一体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物流管理一体化,将实现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物流管理将面向全球客户,建立起全球供应链售后服务体系、需求信息网络、合作关系网等等[2]。

3.3物流系统开发与设计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覆盖了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各环节业务,应该是包含了订单管理、仓储、配送运输、财务统计、决策分析和客户服务于一身的庞大的系统体系,这些模块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能进行数据交换,并能实现在网络化信息平台下的多方共享数据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模式。

一个合理的物流信息系統应具备以下要素:

(1)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与技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客户基本信息库与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客户更易于查询与管理相关物流信息,从而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与服务水平。

(2)在基于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下,要采用模块化方式开发。使各系统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各子系统模块设计在能完成数据共享交换的前提下,还要能单独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

(3)物流管理系统应具备一体化设计的集成性。各子系统应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统一接口与数据库设计,使各模块之间相互集成,才能保障快速准确的数据交换和所有业务环节的高效率运作。

(4)物流管理系统应提供友好且易于操作的个性化系统界面,使客户和管理人员都能简单方便的使用。

(5)物流系统的开发应具备不断改善的长期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不断发展,物流系统应能满足新的需求,需要不断的维护和升级。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可以采用模块化管理的方法,利用系统结构图进行总体设计,再依据各功能模块划分出几个子系统。例如,以广西某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可划分成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和财务管理子系统六大模块。基本信息子系统中记录着客户和商品信息等基础数据,与其它子系统紧密相连,是所有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原始基础;订单管理子系统利用EDI和RFID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从运单录入开始,贯穿着商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货品扫描入库出库、产生配送计划,经过车辆运输,最终把商品交到客户手上并进行签收的整个物流配送过程都在系统中产生详细的记录;配送子系统可对运输车辆的数量、配载量、运输路线等进行管理,辅助GPS和GIS技术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调度,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并能做到针对突发性问题及时更改配送计划,更好的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各种信息可通过网络系统平台进行发布,方便客户快速的了解所需信息,经营者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做出统一规划,大大提高了的决策分析的效率和準确度。

4.结语

广西物流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全球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必是大势所趋。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度,扩大在国际上的物流活动空间,应该好好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减少因标准差异带来的浪费,建立和健全一个更加完善的物流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媛媛,罗立宁.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06(1):82-84.

[2] 陈冈,石双元.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情报技术,2005(7):80-82.

[3] 傅远佳.关于广西北部湾公路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3):100-105.

[4] 王东红,廖宏.广西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14-17.

[5] 路程,张祖涛,于威.现代物流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01-202.

[6] 姚宇倩.广西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系统分析第三方物流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生物原料高效转化机制与调控规律课题年度报告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信息系统中的规划研究
WebApp阅读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